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国学典藏》丛书之一,元代杂剧的经典代表,问世即“天下夺魁”。

内容简介

金圣叹称《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其批点“无有不切中关键、开豁心胸、发人慧性”,人所不着意者,“一经道破,煞有关情”。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珙,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于互相吟诗而产生爱慕。叛将孙飞虎带手下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莺莺的母亲老夫人郑氏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

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是赠金并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在悲恸之下患病,莺莺也大为伤痛,后来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并最终成功幽会。最后私情被老夫人发现,欲责罚二人,但由于红娘据理力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如能蟾宫折桂便真的把莺莺许配与他,于是张生进京赴试,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题圣叹批点西厢序
  • 序一曰 恸哭古人
  • 序二曰 留赠后人
  • 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
  • 卷一
  • 圣叹外书
  • 一之一 惊艳
  • 一之二 借厢
  • 一之三 酬韵
  • 一之四 闹斋
  • 卷二
  • 圣叹外书
  • 二之一 寺警
  • 二之二 请宴
  • 二之三 赖婚
  • 二之四 琴心
  • 卷三
  • 圣叹外书
  • 三之一 前候
  • 三之二 闹简
  • 三之三 赖简
  • 三之四 后候
  • 卷四
  • 圣叹外书
  • 四之一 酬简
  • 四之二 拷艳
  • 四之三 哭宴
  • 四之四 惊梦
  • 卷五
  • 圣叹外书
  • 续之一 泥金捷报
  • 续之二 锦字减愁
  • 续之三 郑恒求配
  • 续之四 衣锦荣归
  • 附录
  • 会真记
  • 会真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戏曲的高峰之作

    一直以来,《西厢记》和《红楼梦》都被称为是 “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在《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西厢记》,甚至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的作用。可以说,《西厢记》是中国戏曲历史上的高峰。《西厢记》的故事不复杂,原型来源于唐朝的《莺莺传》,讲的是落魄书生张生爱上贵族小姐崔莺莺的故事,只可惜最后是个悲剧,功成名就的张生背弃了崔莺莺。而在王实甫改编的《西厢记》里,女主角崔莺莺刚刚十九岁,她的父亲是曾经的相国,不久前刚刚去世,莺莺与母亲一起护送父亲的灵柩回老家安葬。路过普救寺,在寺院的西厢暂时住下了。男主角张生也是官宦之后,只是家道中落,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赶考途中,无意中遇见了一生挚爱,崔莺莺小姐。而这时,有个贼寇孙飞虎,听说了崔莺莺花容月貌,就带人去抢亲。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张生想出了计谋,击退了孙飞虎,成了大英雄。但是老夫人却不履行承诺,拒绝把莺莺许配给张生。莺莺的丫鬟红娘想出各种计谋,成功撮合了这两人。在当时的社会,男女间的爱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而《西厢记》石破天惊地讲了一出 “自由恋爱” 的故事。作者借红娘的嘴,讲出了这部戏曲的核心主旨,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文学巨著

      这是部屡屡被翻成各种戏剧剧本的词本。  这是本文学价值能和史记,离骚,水浒等著名小说并列的巨著。  这是本给曹雪芹带来感动,并成就了宝玉、黛玉共读场景的浪漫爱情。  其写离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其写相约: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扶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所举文句精妙之处不足文中十分之一,所谓千言万语不胜一观,诚邀大家一同参与,解锁这一本才子之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乃好书 奇书 妙书 好奇妙书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