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0千字
字数
2019-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录张西平先生二十余年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张西平先生二十余年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西学东渐研究、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近代中国语言史研究、西方汉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领域中,读书问学、以文会友的文字,分作五个篇章:碧海丝路,中西汇通;他乡有夫子,东西流水终相逢;黄鹂春风鸣,五洲汉字风;天地南北双飞客,一桥横渡化古今;十年甘苦心,得失寸心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碧海丝路 中西汇通
- 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元点上
- 中西初识 惊鸿一瞥
- 在历史的深处触摸中西初识的岁月——读《青石存史》
- 利玛窦研究的新进展
- 以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为基础
- 中西文化交流之探
- 论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 应系统整理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史历史文献
-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 中国与欧洲——一部交错的文化史
- 康熙和法国传教士白晋的一次文化对话
-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欧洲“中国形象”的塑造者
- 莱布尼茨与中国:读《中国近事》
- “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 澳门史研究的新进展——读《澳门编年史》
- 在历史中探中西会通 在神圣中究天人之际
- 认识西方文化的艰难步伐——读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
- 展现清代生活的画卷
- 清代江南天主教史的一幅真实画卷——读《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
- 康熙帝身边的洋教士
- 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读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
- 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另一面——读《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 传教士汉学研究的新进展——读《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
- 文化的摆渡人
- 全球化史视野下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出版
- 在世界范围内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
- 他乡有夫子 东西流水终相逢
- 汉学的故乡:《国际汉学》发刊词
- 海外汉学研究方法论初探
- 树立文化自觉 推进国际汉学研究
- 欧美汉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 民国时期海外汉学研究一瞥
- 意大利:马可波罗的故乡,汉学的国度——读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马西尼新作《意大利与中国》
- 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写在《奇异的国度:耶稣会适应政策及汉学的起源》出版之际
- 交错的文化史 互动的中西方
- 中西文化的伟大相遇
- 西文之中国文献学初议
- 跨文化视阈中的德国汉学
- 从德国汉学看中国学术界的海外汉学研究——“德国汉学史国际研讨会”大会总结
- 俄罗斯汉学鸟瞰——读《沟通中俄文化的桥梁:俄罗斯汉学史上的院士汉学家》
- 比丘林——俄罗斯汉学的一座高峰
- 萨义德的《东方学》与西方汉学——读《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
- 西方早期汉学的“千古不朽之作”——读《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 简议传教士汉学
- 关注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性”与“变异性”
- 汉学研究二题
- 如何展开海外中国学研究
- 黄鹂春风鸣 五洲汉字风
- 进入中西语言交流之门
- 《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发刊词
- 开拓中国语言史研究的新领域
- 近代西方汉语研究刍议
- 探讨中西语言接触的历史
- 研究国外语言推广政策 做好汉语的对外传播
- 简论中国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
- 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天地南北双飞客 一桥横渡化古今
-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汉学研究
- 在比较中开拓文化视野
- 问学于中西之间
- “他者”眼里的中国
- 在交流中展开中法教育合作的历史
- 亚洲——我们的家园
- 光从东方来
- 东方的希望——读《中国人看泰戈尔》
- 东亚文明的历史与理想
- 汉学作为思想和方法论
- 与西方哲学交错影响中的中国哲学
- 对亚洲命运的再思考——读《殖民统治时期的斯里兰卡》
- 十年甘苦心 得失寸心知
- 追寻世界近代思想的起源
- 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文化研究——一代学术宗师任继愈先生与海外汉学研究
- 当代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悼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
- 为自己的生命而写作
- 声尘寂寞系恒常——记徐梵澄先生
- 东西流水 终解两相逢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 尊德性道问学
- 十年老尽少年心
- 站在学术发展的新起点上——写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之际
- 文章千古事 篇篇文人心
- 在世界范围内梳理中国文化外传的历程——与大象出版社十五年合作记
- 我们这一代人的学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