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不仅镌刻了曾经风靡中国的红色文化,更定格了一个著译合一的黄金时代,重塑疗救社会病痛、改造民族灵魂之文学。

内容简介

主人公罗亭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接受过高等教育,又曾到德国游历,善于思索,满怀理想,热爱自由。但他缺乏必要的实践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可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纯洁勇敢的姑娘爱上他时,他顾虑重重,临阵脱逃;他也曾创办多种事业,追求诸多幸福,但终究一事无成。之后,他一直过着漂泊潦倒的生活。

小说结尾写道:“愿上帝帮助所有的无家可归的流落的人!”1860年作者又给《罗亭》添上了一笔:后来他在1848年的巴黎巷战中阵亡,临死时手里还握着一面红旗。

目录

  • 版权信息
  • 英译本序
  • 本书人物表
  •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总序
  •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出版说明
  • “俄苏文学经典译著·长篇小说”书目
  • 十一
  • 十二
  • 尾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英雄到妄人,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是我变了🤣

    三十年前我曾读过这篇小说,是以赛亚伯林对屠格涅夫的推崇让我重读。故事再次展开,那些遗失的记忆逐渐回到脑海。然而今天我眼中的罗亭已和三十年前大不一样。他不再是自由、浪漫、阴郁的化身,也不能唤起我对爱情的坚守,他已变成空有理想疏于行动的妄人,甚至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    我也曾如娜泰娅单纯。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更能感受她母亲达尔雅的担忧。要不是有达莉娅的阻止,娜泰娅必将走向悲惨的未来。一个满脑子大道理却没有任何社会生存经验的男人,怎能给娜泰娅幸福?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娜泰娅真与罗亭结婚,很可能变成《伤逝》中的子君。与罗亭这样的人在一起,再美好的爱情与生命都会迅速凋零。好在,如今的年轻人现实多了,这既是家庭的幸运,也是社会的遗憾。    每个时代都需要充满激情的青年推进变革。青年,尤其是大学生,需要罗亭这样的热血导师来启发,告诉他们理想社会应该的模样。当他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就像冲向礁石的后浪。理想虽然会被现实击得粉碎,但依然会在海滩上留下些许沙子。这些沙子,就是推动力社会进步的力量。虽然渺小,但一点点累积,就形成了沙滩、三角洲,甚至变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孕育万物生长。而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烈兹尧夫,有正义感并了解社会,教导青年如何与社会共存。现实中罗亭将把青年引向毁灭,但烈兹尧夫则会守护他们,不让他们走向迷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