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晚清官员的书信日记中,看他们如何收藏古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大澂与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这一整体研究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吴大澂及其周围的官僚群体为中心,探讨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收藏活动的社会机制。晚清官员收藏活动得以展开,涉及多种社会因素,包括藏品买卖的信息传递、交通运输和支付方式,以及晚清官员的收入和支出、官场各种礼金往来的规俗等。作者利用大量未曾刊布的稿本、信札等材料,细致还原了整个收藏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与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若干理论进行对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方向,更是值得研究者引起重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上篇 文物市场与收藏
  • 一、导言:收藏史研究的文献问题
  • 二、青铜器收藏
  • 三、书法与绘画
  • 四、拓片市场
  • 五、何谓收藏?
  • 中篇 信息、票号、运输:收藏活动的网络因素
  • 一、信息
  • 二、票号
  • 三、运输
  • 四、余论
  • 下篇 吴大澂的收支与收藏
  • 一、吴大澂的收入
  • 二、吴大澂的主要支出
  • 三、收支与收藏
  • 余论: 吴大澂的古器物研究与近代学术转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