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元修《辽史》的各部分文本来源、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和史料价值,呈现出《辽史》本身的生命历程。

内容简介

元修《辽史》是研治辽代历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献,独自铸成了当今学界有关契丹王朝历史的主体认知框架,但是学界对元修《辽史》的史料来源和编纂过程的探讨却颇为薄弱。

为了彻底厘清元修《辽史》的史源问题,本书首先对《辽史》各部分的文本来源做总体性探讨,其次分专门章节分别考证《辽史》中元代史官编纂因素较多的部分,包括《天祚皇帝纪》《营卫志》《兵卫志》《地理志》《礼志》《乐志》《仪卫志》《食货志》和“西辽事迹”。

本书通过系统地研究元修《辽史》的各部分的文本来源、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和史料价值,呈现出《辽史》本身的生命历程,并将元朝史官编纂建构的叙述框架加以离析。

同时,本书将《辽史》放置在整个中国古代正史文本生成、流变的大背景下,凸显其普遍性与特殊性意义,对传统的史源学研究作出方法论层面的反思,探索历史学视野下文本批判的可能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緒言
  • 第一章 遼金兩朝的遼史編纂與流傳
  • 第一節 遼朝歷史撰述的衍變過程與自身特點
  • 第二節 金修《遼史》考辨
  • 第三節 元末所據遼金舊史之來歷
  • 第二章 元修《遼史》史源通論
  • 第一節 紀
  • 第二節 志
  • 第三節 表
  • 第四節 傳
  • 第三章 《天祚皇帝紀》
  • 第一節 取資《契丹國志》説質疑
  • 第二節 採摭金朝實録考實
  • 第三節 遼《皇朝實録》所記天祚朝史事鈎沉
  • 第四章 《營衛志》
  • 第一節 宫衛門:斡魯朵制度文本來源蠡測
  • 第二節 行營門:契丹捺鉢研究基礎文獻重審
  • 第三節 部族門:《遼史》部族敘述框架的衍生
  • 第五章 《兵衛志》
  • 第一節 序文剖析
  • 第二節 兵制門所見南北文獻系統之雜糅
  • 第三節 巧立名目:卷中、卷下的生成過程
  • 第六章 《地理志》
  • 第一節 從《遼史》内證看《地理志》主體部分之史源
  • 第二節 陳大任《遼史》與元人所記遼朝地理知識的文本渊源
  • 第三節 《地理志》所見元末史官之增纂
  • 第七章 《禮》《樂》《儀衛》三志
  • 第一節 從遼金舊籍到今本《禮志》
  • 第二節 樂制延續抑或文本抄襲:遼樂研究基礎再檢討
  • 第三節 抄撮充湊的另類儀典:《儀衛志》批判
  • 第八章 《食貨志》
  • 第一節 史源分梳
  • 第二節 錯謬例析
  • 第三節 文獻價值
  • 第九章 “西遼事迹”
  • 第一節 問題緣起:作爲史料抑或文本的“西遼事迹”
  • 第二節 “西遼事迹”的文本結構與叙述邏輯
  • 第三節 跨越文明邊界的信息流通:西遼史事如何進入元修《遼史》
  • 餘論: 漢字書寫的中亞史——“西遼事迹”文本特質的生成
  • 結語
  • 附録一: 有關《裔夷謀夏録》諸問題的新考索
  • 附録二: 遼代帝王簡謚鈎沉——以王士點《禁扁》爲中心
  • 附録三: 《説郛》本王易《燕北録》名實問題發覆
  • 附: 武珪《燕北雜録》佚文輯校
  • 附録四: 《遼史補注》與史注傳統
  • 參考文獻
  • 後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寻宝电子书|找回一段“遗忘的记忆”

    少不更事的时候我也曾愚昧地以为 “宋朝以后无中国”,随着对唐末五代的历史了解越来越多,才知道原来无知得可怕。这本书写到的辽,确切来说应该是 “辽朝” 而不是 “辽国”,而北宋尽管一直作为正统王朝、作为唐朝的继承人,却始终改变不了北宋只是 “一半” 中国的事实,因为 “中国” 是一个文化体系,而辽作为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迟在北宋仁宗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君臣的默认。对于北宋来说,辽朝和北宋,大致如同南北朝的关系。进一步地,如过稍微多了解一点中国古代各王朝的 “德”,就更容易理解为何元朝要编纂《辽史》。蒙古人认为自己继承的皇权来自于女真完颜金朝,而完颜金朝皇权继承自辽朝。无论从唐朝遗产继承角度来看,还是从孙子致敬角度来看,辽朝都是唐宋之间不能够遗忘甚至忽略的一段过往。辽朝的重要,就像人的恋情分手或离婚一样,分手都还会要死要活性情大变,何况国家?了解《辽史》编纂的过程,会发现唐末五代辽宋夏金贯穿的四百年,信奉儒教思想的人们活得多拧巴。一方面,自古作为华夏古九州的幽云十六州迟迟不能 “收复”,一方面,打不过的敌人扶持了新的敌人,一方面,澶渊之盟是实在打不过人家、无法保护胜利果实的结果,一方面,不得不用道教、神圣来维护安宁,一方面,接受了与辽和西夏的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在国内用民族自尊心来激励新生力量,同时还要用儒教官僚体系打压能对北边打胜仗的将领、导致更弱的处境…… 长期拧巴的恶果就是终于连周秦汉唐最重要的古都长安都拱手让给了完颜金朝。如果拒不承认辽朝是唐末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又怎么解释南宋作为华夏正统,却在百年之内连汉唐长安都失去了?因此,在两宋的史料中,其实先是默认了辽朝作为北朝的存在,后是接受了西夏的事实,然后有了接受金朝作为辽朝继承王朝的现实。两宋接受所有这些现实并不等于否定和怀疑自身,反而是通过接受现实来反衬两宋的文明和文化优越性 —— 本来唐朝时天下一统、海内文明,现在只有我宋还保持文明。这样的逻辑在欧阳修那里其实很突出。本书大幅度梳理了元朝初年,在五代两宋夏金文献里记载的辽朝历史碎片。尽管这些碎片可能很稀碎了,但是它们仍然拼贴出一个比较完整而罕为人知的另一半华夏,难能可贵。

      1
      1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