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厕所,还能写成书,还有文明史?我们眼中藏污纳垢的厕所,这本书却带给你新的视野和角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厕所的文化史,讲述了厕所的历史以及与之相连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作者甚至认为人类的文明并非从文字开始,而是从厕所开始的,因为只有有了厕所,人类才不必为了躲避自己的排泄物而东奔西走,从而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当然这是一种有趣的解释。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手纸的历史,以及与厕所有关的委婉语,有趣的奇闻轶事,比如,早期欧洲人直接把夜壶倒向窗外;伦敦桥最初是公共厕所,污物直接落入下面的泰晤士河;路易十四有坐在马桶上接待客人的癖好;启蒙时代的欧洲城市还是污秽连天,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文笔幽默轻松,令人捧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1.文明的发端
  • 美索不达米亚
  • 印度河流域
  • 克里特岛
  • 特洛伊
  • 埃及人
  • 希伯来人
  • 古希腊人
  • 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
  • 罗马人
  • 野蛮部族
  • 日耳曼人
  • (北欧)海盗
  • 2.中世纪:兰斯洛特爵士的便桶
  • 生活环境
  • 肮脏的地牢
  • 僧侣们的轻闲生活
  • 粪便处理
  • 夜壶、烟囱及宝座(王位)
  • 应加以注意的忠言
  • 厕所事宜
  • 3.现代之前的欧洲:邋遢的起床号(1500—1700年)
  • 君主行为
  • 迷信与忠言
  • 早年美洲
  • 4.启蒙时代:公共厕所(1700—1800年)
  • 便壶
  • 封闭式马桶
  • 乡间茅房
  • 引人注目的坐浴盆
  • 抽水马桶:面向未来
  • 18世纪臭气难挡的瞬间
  • 5.维多利亚时代:体面而正经的便壶(1800—1920年)
  • 神经质的肮脏
  • 时代英豪
  • 法国下水道
  • 皇室的尾巴
  • 清洁,美国作风
  • 为茅坑欢呼
  • 6.20世纪:千姿百态的便器(1920年至今)
  • 各种茅厕
  • 向茅厕致敬
  • 专利的耐心
  • 环保马桶
  • 马桶轶事
  • 7.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卫生习俗
  • 印度人
  • 疑窦丛生的风俗习惯
  • 尿液的作用
  • 人尿的诸多用途
  • 为粪便寻觅用武之地
  • 关于卫生、清洁与健康的几点思考
  • 8.讳称与别名
  • 上厕所的隐讳说法
  • 中国人
  • 9.关于手纸
  • 手纸的秘密
  • 最初
  • 光荣的家族、短暂的历史
  • 手纸的用途
  • 10.东方及其他地域的厕所揭秘
  • 近代中国
  • 现代中国的马桶
  • 日本人
  • 现代日本
  • 亚洲其他地区
  • 印度
  • 东南亚
  • 世界其他地区的出恭之举
  • 非洲
  • 俄罗斯
  • 南美
  • 11.战地厕所
  • 美国南北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抗战前线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现代军队
  • 陆军
  • 海军
  • 空军
  • 太空
  • 12.最后的乐章:厕所轶事
  • 恐惧
  • 财富
  • 黑色幽默
  • 犯罪
  • 特殊效应
  • 商业主义
  • 英格兰
  • 中欧
  • 庞培,公元79年
  • 纽约市
  • 日本
  • 扭曲心理学
  • 性别之争
  • 罗曼史
  • 乡下厕所故事及其他
  • 参考书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厕神》

    第一,在人类文化中,粪便既代表着肮脏与污秽,也代表着低贱。这既有单纯的生物原因,也有社会性的原因。对于上层阶级来说,粪便无用,只是身体产生的垃圾,所以会带来羞耻和尴尬,他们会更加追求干净、清洁。第二,卫生和清洁成为普遍的观念,进而影响大众的行为,跟现代化的进程有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加速,大自然已经不能消化城市的垃圾,人们必须想出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公共权力,建设下水道系统。第三,粪便,因为肮脏污臭,也因为它不可避免,所以在文化中带有一种反抗的色彩。屎尿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消解的力量往往成为文学和艺术的创作素材。清洁和肮脏的对立统一,也象征着文明的前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