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将美食梳理成一种日常生活,其所践行的是美食的艺术和多元状态下,味觉所呈现出的一种思想。

内容简介

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写作,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本书集钟叔河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千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橘洲》二十四则(原刊《长沙晚报》)
  • 一、树倒猢狲散
  • 二、死不当宰相
  • 三、狗比主人凶
  • 四、黄庭坚之死
  • 五、拿出来看看
  • 六、明白人难做
  • 七、欧阳修教子
  • 八、赵夫人嫁女
  • 九、凤凰不如我
  • 十、习字的乐趣
  • 十一、峨眉的雪水
  • 十二、小人的特征
  • 十三、树若有情时
  • 十四、只求早点死
  • 十五、庄子化蝴蝶
  • 十六、蚂蚁治害虫
  • 十七、譬如煎小鱼
  • 十八、最早的模型
  • 十九、做官和做贼
  • 二十、跟不跟着走
  • 二十一、会哭又会笑
  • 二十二、大家与名家
  • 二十三、石燕能飞吗
  • 二十四、孟尝门下士
  • 《笔会》十五则(原刊《文汇报》)
  • 一、郢人
  • 二、竹轩
  • 三、改字
  • 四、蜡屐
  • 五、青灯
  • 六、雪景
  • 七、地震
  • 八、君王
  • 九、献赋
  • 十、神龟
  • 十一、力作
  • 十二、英公
  • 十三、求乞
  • 十四、洗马
  • 十五、听音
  • 《茶话》九则(原刊《文汇读书周报》)
  • 一、读渊明诗
  • 二、考试官文
  • 三、难得干净
  • 四、不怕鬼打
  • 五、只信运气
  • 六、四句两句
  • 七、王籍的诗
  • 八、雪里芭蕉
  • 九、给提个醒
  • 《广场》十四则(原刊《深圳商报》)
  • 一、纪晓岚谈鬼
  • 二、只能等鬼来
  • 三、不识太行山
  • 四、故都炒栗子
  • 五、作墓志加字
  • 六、吃人肉馄饨
  • 七、伟大的戏子
  • 八、嘲县尉下乡
  • 九、文明的接班
  • 十、顺其自然好
  • 十一、很好的寓言
  • 十二、潘鸿教子书
  • 十三、笑囊萤映雪
  • 十四、吃瓦片的人
  • 《书友》五十三则(原刊《新京报》)
  • 一、笔记中的警句
  • 二、做官与做好人
  • 三、旧文人与妓女
  • 四、与济公不相干
  • 五、又是另一回事
  • 六、军阀也有温情
  • 七、生离死别之痛
  • 八、夫妻又是文友
  • 九、宋朝的黑社会
  • 十、虎坊桥南旧事
  • 十一、崇文门的税收
  • 十二、十分愉快的事
  • 十三、十分可憎的事
  • 十四、北京城门取名
  • 十五、子不及父远矣
  • 十六、一蟹不如一蟹
  • 十七、张裔不失自我
  • 十八、《论语》质疑一则
  • 十九、黄宅谢客启事
  • 二十、土地公公婆婆
  • 二十一、洞庭山消夏湾
  • 二十二、七月初七乞巧
  • 二十三、苏州的小摆设
  • 二十四、太监的干儿子
  • 二十五、皇上肯定了的
  • 二十六、白发染青故事
  • 二十七、画圣像的难处
  • 二十八、是谁心中有妓
  • 二十九、特大的袍袖子
  • 三十、又一求死新法
  • 三十一、那两年我靠谁
  • 三十二、灶神菩萨上天
  • 三十三、说说人尽可夫
  • 三十四、那就更快活了
  • 三十五、棒打都打不开
  • 三十六、两位学者应召
  • 三十七、还是结发夫妻
  • 三十八、倪云林的洁癖
  • 三十九、用人不疑行吗
  • 四十、男子取女人名
  • 四十一、刻书匠人工价
  • 四十二、康有为刁半夜
  • 四十三、题匾宜用成语
  • 四十四、佟国舅讲文艺
  • 四十五、该死的张凤阳
  • 四十六、清初的流行色
  • 四十七、朱瓣香写声音
  • 四十八、苏州五人之墓
  • 四十九、最老的老童生
  • 五十、关于阳春白雪
  • 五十一、不在不通之列
  • 五十二、也谈《四库全书》
  • 五十三、是外夷夸诞吗
  • 《书香》十四则(原刊《深圳特区报》)
  • 一、读《冷庐杂识》
  • 二、读《啸亭杂录》
  • 三、读《红兰逸乘》
  • 四、读《檀几丛书》
  • 五、读《苌楚斋随笔》
  • 六、最早的照相
  • 七、笔记大小便
  • 八、晚清一警官
  • 九、升官与发财
  • 十、晚清一书吏
  • 十一、不要鸡心式
  • 十二、自来水之初
  • 十三、谈集句为联
  • 十四、助哭和代哭
  • 《大家》十四则(原刊《南方都市报》)
  • 一、学宫卧碑的碑文
  • 二、杨钧谈字画作假
  • 三、角先生与肉苁蓉
  • 四、那些话不要讲了
  • 五、聊以为引睡之媒
  • 六、汉字与中国文化
  • 七、为武侠小说说话
  • 八、衙门口的戒贪碑
  • 九、要当清官不容易
  • 十、神鬼也分官大小
  • 十一、古往今来说神童
  • 十二、谈谈职业和业余
  • 十三、古来早就有书话
  • 十四、周绍良赠聂绀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