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对“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考察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本书解释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期间“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不仅对主要海派作家的“现代主义”诉求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而且对主要京派作家的“现代主义”努力也作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分析。

在有关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的交叉之处,并且从多重殖民方式和文化相遇中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路线图,进而解构了比较文化研究中所习惯预设的“中心/边缘”“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

在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特点,认为后者是一套不同于正式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与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中国现代主义的全球性视角和地区性视角
  • 第一部分 渴望现代:“五四”的西方主义和日本主义
  • 第一章 时间、现代主义和文化权力:地区性的结构
  • 第二章 进化论与实验主义:鲁迅和陶晶孙
  •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与世界主义:郭沫若的作品
  • 第四章 利比多与民族国家:郁达夫、滕固等的道德颓废
  • 第五章 他恋(loving the other):全球语境下的“五四”西方主义
  • 第二部分 重思现代:京派
  • 第六章 未曾断裂的现代性:对新全球文化的建议
  • 第七章 用毛笔书写英文:废名的著作
  • 第八章 地区语境下的性别协商:林徽因与凌叔华
  • 第三部分 炫耀现代:上海新感觉主义
  • 第九章 现代主义与大都会上海
  • 第十章 性别、种族和半殖民地性:刘呐鸥的上海大都会风景
  • 第十一章 表演半殖民的主体性:穆时英的著作
  •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与内在性:施蛰存的“色情-怪诞”小说
  • 结论 半殖民地性与文化
  • 附 后来的现代主义——战争岁月及其后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90 年秋季,我拜访了已经 85 岁高龄的施蛰存先生。在 30 年代的现代主义者中,他是唯一健在的一位。他的寓所位于上海市中心一座民国时代修建的老房子内,而在房子坐落的那条狭窄的林荫道上,还拥挤地排列着许多类似的建筑。这套公寓有三个房间。在主要的房间里,我看到了一些老上海的遗迹:天花板边缘的线脚、壁炉,还有带有铁护栏的小阳台。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被马克思主义式的民族主义和禁欲主义意识形态所控制,这个国家到处充斥着实用主义风格的建筑,因而,施老寓所中的这些老上海遗迹在其中也就显得格外地引人注目。若是壁炉仍然可以使用,或是阳台上摆满了盆栽植物,人们或许还会以为,时光被凝固在了上世纪的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彼时,欧化的生活方式在上海的世界主义文化精英那里构成了一股流行潮流。但是如今,壁炉是空的,也没有必要的工具。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