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量实地调查展现当前中国农村真实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编:上篇为基本概念,包括《论村庄社会关联》等;中篇为分析方法,包括《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等;下篇为实证研究,包括《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等。

在这密密联结成网的21篇文章中,作者探讨了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问题,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试图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的真实图景以及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站在中国农村本位的立场来观察和理解农村,从乡村治理社会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农村及农村政策和制度,从而为乡村治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增订本自序
  • 序言
  • 上篇 基本概念
  • 论村庄社会关联
  • 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
  • 论半熟人社会
  • 半熟人社会与直接选举
  • 乡村选举中的派系与派性
  • 派性、选举与村集体经济
  • 论村级权力结构的模化
  •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 中篇 分析方法
  • 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
  • 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
  • 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
  • 面子、利益与村庄的性质
  • 从个案调查到分类研究
  •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
  • 村庄选举研究的两种进路
  • 下篇 实证研究
  • 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
  • 村庄选举的社会基础
  • 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与政策后果
  • 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
  • 民主化村级治理的形态
  • 村级治理中的村民代表
  • 人口流动对村级治理的影响
  • 结语 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提纲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排除政治运动的影响,为什么在香港、台湾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时,反而未出现中国大陆一样剧烈的传统的失落?如香港人为何比内地人更加迷信运气,更愿意供奉关公?台湾的传统道德和信仰为何较祖国大陆今天的农村更为普遍?我想可以从资源限制的角度来讲:第一,在 20 世纪下半叶(或东南沿海与江浙地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大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裕的经济资源,这种情况下,传统关系同样可以得到回报,因此,高速增长的经济和高额的经济回报,强固了传统人际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村级治理,特别是《村组法》规定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其根本问题是村庄秩序能否达成。达成村庄秩序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如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国家行政力量直达农户的强控制型的治理制度,这时的村庄秩序依赖于外来的力量;二是主要依赖于村庄内生力量的制度安排,如村民自治制度所设定的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的目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懂农业爱农村

        #学习心得 #贺教授的书和文章读过不少,也很爱读,因为他的研究总是 “很接地气”,是真正下沉到农村里去做田野调查,去亲身感受。比那些读了几本西方政治理论就夸夸其他 “开药方” 的人要实在的多。书里对 “半熟人社会”,村庄权力结构的研究都很有新意。没给五星是因为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比较早了,有些内容与现在的现实还是有所出入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三联·生活书店

        2013年7月,由三联书店主管主办的全资独立出版社生活书店正式恢复运营。作为中国出版界的“老字号”,1932年7月,生活书店在上海诞生。1948年10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生活书店和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尽管经历了六十五年之久的“停顿”,但在众多读者和作者心中,生活书店仍然是极具号召力的品牌。七年来,生活书店推出了众多高品质图书,如《孩子:挑战》《恰如其分的自尊》《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谢觉哉家书》《西行三万里》《直面大转型时代》《行走的人生》等,丛书有“知心书”“知育书”“知味书”“作家与故乡”“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独立日”等。拥有包括谢觉哉、吴敬琏、马识途、费孝通、王蒙、冯骥才、邵燕祥、毕淑敏、铁凝、刘梦溪等实力强劲的作者群。 目前公司出版范围为人文社科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大众文化读物、实用生活类图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