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社会性动物》作者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 第1章 问题出在哪?
  • 第2章 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
  • 第3章 内群体的组成
  • 第4章 对外群体的排斥
  • 第5章 偏见的样式和广度
  • 第二部分 群体间差异
  • 第6章 关于群体之间差异的科学研究
  • 第7章 人种和民族差异
  • 第8章 可识别度和疏离感
  • 第9章 由受害而造成的特质
  • 第三部分 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和思考
  • 第10章 认知过程
  • 第11章 语言因素
  • 第12章 我们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 第13章 偏见的理论
  •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 第14章 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
  • 第15章 替罪羊的选择
  • 第16章 接触所带来的影响
  • 第五部分 偏见的习得
  • 第17章 顺应
  • 第18章 幼童
  • 第19章 后续学习
  • 第20章 内在冲突
  •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态
  • 第21章 挫败感
  • 第22章 侵略和仇恨
  • 第23章 焦虑、性、内疚
  • 第24章 投射
  • 第七部分 性格结构
  • 第25章 偏见人格
  • 第26章 煽动
  • 第27章 宽容人格
  • 第28章 宗教与偏见
  • 第八部分 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
  • 第29章 是否必须制定法律?
  • 第30章 方案评估
  • 第31章 局限与展望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所有人的原始导向都指向信任与爱

    每日一书:《偏见的本质》。美国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的经典之作。所有人际交往都是相互的:每一个侵犯者都对应着一个受害者;每一个傲慢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憎恶他的人;而对于每一个压迫者来说,都有一个时刻准备着反抗的人。偏见(prejudice),来自拉丁语名词 praejudicium,和大多数词语一样,自古典时代以来,其意义已经经历了很大转变。该转变有三个阶段。(1)对于古代人来说,praejudicium 意味着先例(precedent)—— 基于之前的决定和经验做出的判断。(2)后来,该词语在英语里获得了新的含义,即在尚未仔细审查并考虑事实时就仓促做出的不成熟的判断。(3)最后,该词语又获得了今天我们使用它时所附带的感情色彩,即伴随这样一个无根据的预先判断而出现的,“喜爱” 或 “厌恶” 的感情。也许在对偏见的所有定义之中,最简明的是 “没有足够的依据,就把别人往坏处想”。这一清晰扼要的措辞包含了所有定义都包含的两个基本成分 —— 毫无依据的判断和由此而来的情绪基调。如果一个人能够根据新的证据修正他自己之前错误的判断,他就是个没有偏见的人。只有在面对新知识时依旧不改变原先的想法的情况下,这种预先判断才算得上偏见。就像这样,人们的信念系统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把戏,去配合和维持更为永久性的偏见态度。这个过程被称作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修改信念并使得它与态度相适应。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陷入族裔偏见?因为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偏见的两大基本要素 —— 错误的泛化(erroneous generalization)和敌意(hostility)—— 都是人类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我们可以说,分类的过程具有五个重要特征。(1)它会将事物分成不同的大类,以指导我们适应日常生活。(2)分类的过程会尽可能多地将事物归入某个集群。(3)分类使我们能够快速识别相关的对象。(4)类别会给被归类到其中的事物浸染上相同的概念意义和感情色彩。(5)某些分类比另一些分类更理性。自我防御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侵略性的、外向型的,是对造成迫害的群体的攻击。第二种机制则是更为内向型的。在第一种机制中,受害者所谴责的是阻碍他的外部原因;而在第二种机制中,他倾向于向内寻找解释,即使他不那么自责,他也感觉自己至少有责任去适应当下的情况。我们可以称采取第一种机制的个体(根据罗森茨威格,Rosenzweig)为外罚型人格(extropunitive),而采取第二种机制的个体为内罚型人格(intropunitive)。最少努力原则的最终体现是在两极化的(two-valued)判断之中。四到十岁之间的小男孩大概都会有一个习惯,他每天都会问他的父亲很多问题。比如说当广播或电视里报道了一条新闻,他就会问 “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由于缺少自己的判断标准,他希望父母能够就每一件事情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标签是任何垄断类别的核心。因此,要使一个人摆脱对种族或政治的偏见,就有必要同时将他从字义崇拜中解放出来。这是普通的语义学学生所熟知的,他们告诉人们,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言语现实主义和标识恐惧症所导致的。因此,任何减轻偏见的方案中都必须包括大量的语义治疗。刻板印象都是一种与类别相关联的、夸大的信念。其作用是为我们处理该类别下的对象时的行为做出解释(合理化)。如果我将历史背景从社会文化的方法中删去,我们得到的就会是情境强调(situational emphasis)。也就是说,相较于过去的模式,该理论更强调当下的力量。许多偏见理论都是如此。例如,气氛(atmosphere)理论。一个孩子在即时影响中成长,不久后这些影响就会完全反映在他的身上。在《梦想杀手》(Killers of the Dream)中,莉莲・史密斯(Lillian Smith)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南方的孩子显然不了解历史事件、剥削或都市价值观。孩子所知道的是,他必须遵守自己受到的复杂的、不连续的教育。因此,他的偏见仅仅是对他所见所闻的反射。人们总体而言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冲动的。就心理层面来说,似乎有四种模式。我们可以将其命名如下:(1)压制(否定);(2)防御(合理化);(3)妥协(部分解决);(4)整合(真正解决)。很少有人了解自身对少数群体的仇恨背后的真正原因。他们所创造的原因只是合理化借口。这是有关偏见的所有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核心论断。替罪羊理论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认为,偏见背后是严重的自卑;或者偏见赋予人们安全感;或者偏见与压抑的性欲相联结;或偏见有助于减轻个人的内疚 —— 这都是属于精神动力学范畴的讨论。在所有的这些情况中,持有偏见者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偏见实际上在生活中具有心理层面的功能意义。刺 - 梁木机制可以被定义为夸大他人和我们共同拥有的品质的过程,尽管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拥有这些品质。人类本质中的非理性冲动。它们代表了精神生活中无意识的婴儿期的、压抑的、防御性的、侵略性的、投射性的部分。一名拥有显著的此类性格特征的个体几乎无法成为一个可以在成熟的社会关系中按需求做出调整的成年人。一些关于爱与恨的现代理论,都坚持认为所有人的原始导向都指向信任与爱。这种天性会在母亲与孩子之间、地球与生物之间自然而然地生长形成。爱是所有幸福的源头。生活中的仇恨与敌对可能只是对这种自然生长的爱的扭曲。对挫折与剥夺的错误处理才会滋生仇恨,它是自我核心所不能整合的部分。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民主人格和向成熟的人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内心的安全感之上的。只有当生活中不再有狭隘的威胁时,或者个体能够通过自身内心的力量化解这些威胁时,人们才能够与所有类型、处于所有状况的他人彼此和平共处。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29

      偏见的本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认知本身就是偏见构成的,并非全知全能,所以我们误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所有。而因为偏见带来了我们有区分你我的需求,而这个区分的过程和持续又导致了偏见的养成性和习得性。想要破除偏见,更多的是要了解偏见本身,而不是着急下手。而事实上,对付一切偏见的神兵利器叫做认知升维,也就是说很多人尊奉为真理的教育,当然认知升维的方法有很多,并不仅仅有教育那么简单。不过从这本书里,我也读到了一个以前自己不曾理解的东西,那就是当你的认知财富和地位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其实就已经从原本的种族群体里离开了,成为了一种叫做精英的新种族……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

        内在的光与外界的光相遇。—— 柏拉图正如我们所说过的那样,群体差异是一回事;我们如何感知并思考它们则是另一回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检视了刺激对象本身,即外群体的自身特征。现在,我们转而关注我们与刺激对象相遇时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过程所导致的结果。没有任何东西,是我们一看到或听到它的时候,就能直接明白其意义的。我们总是在选择和解释自己对周边世界的印象。一些信息是由 “外界的光”(light without)为我们照亮的,但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 “内在的光”(light within)加上去的。当我向窗外望出去时,看到一片野樱花丛在微风中摇摆。叶片的背面露出来了。其中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我的感官传达的,花丛反射出的光波触发了这些感官。但是我自己会说 “今晚可能要下雨”,因为我以前在某个地方听说过,当树丛或树叶以这种方式在风里摇摆,并露出叶片的背面时,这就说明要下雨了。我所感受的、感知的、认为的一切都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单一的认知行为。当我遇到一个黑人时,感官将他的肤色传达给我。不过其他一系列事实,如:他是一个男人,属于某一种族,也相应地拥有该群组所有的其他特性(我认为我了解的那些特性),以上这些信息都是由我过往的知识和经验加上去的,这整个复杂的过程构成了一项信息丰富的认知行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