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者葛剑雄倾力呈现全面而真实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带你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

内容简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那么,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呢?她和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孕育出辉煌的文明,她的独特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呢?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撰写《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历史地理领域的一流专家,他师承谭其骧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河流文化领域。本书开首之“引言”部分,即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

书中八章内容,首先梳理黄河地理全貌,随后从黄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各方面娓娓道来,梳理黄河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展现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既有翔实数据,又有理论高度,并有专业地理绘图和多幅壮丽航拍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河流与人类文明
  • 一、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 二、人类与河流的互动
  • 1.偶然性或偶然事件
  • 2.自然环境的变迁
  • 3.杰出人物的作用
  • 4.生产方式的选择
  • 5.制度的选择
  • 6.外部因素
  • 第一章 大河上下
  • 一、源在天上:黄河上游
  • 二、中流砥柱:黄河中游
  • 三、奔流向海:黄河下游
  • 第二章 黄河——中国的母亲
  • 一、无可争辩的地位:本土古人类的发祥地
  • 二、农业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的起源
  • 三、中国的来历
  • 四、天下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第三章 黄河儿女
  • 一、商周时期:华夏的扩展
  • 晋国
  • 赵国
  • 韩国
  • 魏国
  • 燕国
  • 秦国
  • 齐国
  • 卫国
  • 郑国
  • 华夏的扩张和戎狄的退缩
  • 二、秦汉的开拓与移民
  • 三、南迁的序幕
  • 四、永嘉南渡
  • 第一阶段:永嘉乱后(307—324)
  • 第二阶段:东晋太宁三年至永和五年(325—349)
  • 第三阶段:东晋永和六年至咸安二年(350—372)
  • 第四阶段:东晋宁康元年至南朝宋永初二年(373—421)
  • 第五阶段:宋永初三年至泰始五年(422—468)
  • 五、向西北和东北的迁移
  • 六、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 安史之乱后的南迁
  • 藩镇割据期间的南迁
  • 唐末至五代期间的南迁
  • 汉人的北迁
  • 七、靖康之乱后的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
  •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
  •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1208)
  •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1224)
  •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1234)
  •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
  • 第七阶段:德祐二年至宋亡(1276—1279)
  • 八、开发边疆
  • 闯关东
  • 走西口
  • 对西北边疆移民
  • 九、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 十、黄河儿女的贡献
  • 第四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探寻河源
  • 一、导河积石
  • 二、重源伏流
  • 三、亲历河源
  • 四、探寻河源
  • 五、测定正源
  • 第五章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 一、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 二、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 1.筑堤前的泛滥漫流
  • 2.战国筑堤,首次改道
  • 3.二次改道,长期稳定
  • 4.三次改道,北流入海
  • 5.四次改道,夺泗入淮
  • 6.五次改道,夺颍入淮
  • 7.六次改道,复归渤海
  • 三、分流湖沼何处觅
  • 1.鸿沟开凿与定陶兴衰
  • 2.汴河淤塞
  • 3.大泽陈迹
  • 4.消失的湖泊
  • 5.巨野和大陆的迁移
  • 6.从无到有的南四湖和洪泽湖
  • 第六章 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及其来源
  • 二、下游悬河:惊人的泥沙堆积
  • 三、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 四、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 五、沟壑的发育和塬的缩小
  • 六、从统万城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 七、平原飞沙何处来
  • 八、森林的消失
  • 九、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 第七章 大禹的事业——历代治黄
  • 一、大禹治水
  • 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 三、瓠子堵口
  •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 五、王景治河
  • 六、高超合龙
  • 七、贾鲁河的来历
  • 八、潘季驯“束水攻沙”
  • 九、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 十、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 第八章 黄河万古流
  • 一、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 二、悬河会落地吗?
  • 三、黄河能变清吗?
  • 四、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 五、中华民族复兴,黄河文明永葆青春
  •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要被豆瓣7.4分误导

    豆瓣评分 7.4,不太喜欢豆瓣的环境氛围,几乎不看上面的书评影评,为了这本书专门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评论,很多人其实读不懂这本书,我们口口声声说黄河是母亲河,可我估计身边百分之八十的人答不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这本书大约十五万字,属于 “小部头”,体量不大,却详尽的描述了黄河的历史与现在,对黄河感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黄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要读懂这本书首先要有比较完备的地理知识,如果连黄河流经的省份都说不出来看的肯定一头雾水。另:给一本看不懂的书打低分是一种很轻佻的行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绝佳融合,大师之作,对黄河流域的自然与人的关系做了大历史观的解读,对现今的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非常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就河流的长度而言,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黄河、鄂毕 — 额尔齐斯河、澜沧江 — 湄公河、刚果河、勒拿河、黑龙江之中,与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几种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尼罗河、长江、黄河,而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印度文明的恒河都不在其内,更不用说罗马文明发源地的台伯河,希腊半岛和西西里岛上那些更小的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