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塑我们对传统西方哲学的看法。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开拓性著作,《肉身哲学》可能改变我们对传统西方哲学的看法。人类意指何物?知识何以获取?道德源于何处?向来为西方哲学之中心论题。以往哲学家的一些共识——通过内省而了解其心智、理性具有离身性和普遍性、对世界的思考大多为非隐喻义,如今却遭遇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质疑。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成为本书的主题。一方面,对心智、真实、时间、原因、自我、道德等概念逐一检讨;一方面,揭示以往哲学其思维模式背后的隐喻结构。本书的旨趣,就在于建构肉身哲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审订者简介
  • 第一册
  • 译序 永恒的灵肉:亲身离身集于一身
  • 致谢
  • 第一部分 亲身心智如何向西方哲学传统挑战
  • 第一章 引论:我们是谁
  • 一、认知科学如何重启哲学核心问题
  • 二、提出哲学问题需要运用人类理性
  • 三、何为打算提出以及回答哲学问题
  • 第二章 认知无意识
  • 一、认知无意识
  • 二、为什么“认知”无意识?
  • 三、形成有意识思维的隐形之手
  • 四、作为隐喻的自然本元学
  • 五、基于实证的可靠哲学:超越自然化认识论
  • 第三章 亲身性心智
  • 一、身体和大脑如何塑造理性
  • 二、神经生物应会事物分类
  • 三、范畴、概念和经验的不可分离性
  • 四、实在主义、推理与亲身化
  • 五、三种亲身性概念
  • 六、空间与肌动概念的神经建模
  • 七、心智中的身体
  • 第四章 基本隐喻与主观经验
  • 一、基本隐喻的整体原理
  • 二、基本隐喻的亲身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复杂隐喻剖析
  • 一、复杂隐喻的构建
  • 二、常用于推理的隐喻
  • 三、新颖的隐喻
  • 四、隐喻习语与心智意象
  • 五、隐喻的多元性:单个概念的多重隐喻
  • 六、隐喻的合适性
  • 七、小结
  • 第六章 亲身实在主义:认知科学对峙先验哲学
  • 一、认知科学的两代构想
  • 二、认知科学的哲学承诺
  • 三、概念隐喻的会聚证据
  • 四、对后现代批评科学的回应
  • 五、亲身的科学实在主义
  • 第七章 实在主义与真实
  • 一、直接的、表征的、亲身的实在主义
  • 二、实在主义与真实
  • 三、亲身与真实
  • 四、现象学、功能主义、物质主义:唯一平面上的本元优先问题
  • 五、非取消主义的亲身心智
  • 六、非取消式的物理主义
  • 七、亲身实在主义的介入
  • 八、认知无意识的有效性
  • 第八章 隐喻与真实
  • 一、传统隐喻理论
  • 二、对语言与真实的常识理论
  • 三、传统隐喻理论为何式微
  • 四、隐喻思维的哲学蕴涵
  • 第二部分 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观念
  • 第九章 认知科学的哲学观念
  • 一、哲学探索的基本概念
  • 二、什么是哲学的探究
  • 第十章 时间
  • 一、事件和时间隐喻化
  • 二、运动时间隐喻
  • 三、时间的隐喻和转喻
  • 四、时间的哲学与常识
  • 五、时间与资源和金钱
  • 六、时间与心智
  • 第十一章 事件与原因
  • 一、关于因果的两个谜
  • 二、从思维和语言的实证研究开始
  • 三、基本事件结构隐喻
  • 四、物体事件结构隐喻
  • 五、词语“原因”与致使结构
  • 六、事物变化与因果概念复杂性
  • 七、自然因果关系及其本质
  • 八、目的论:为何把世界视为理性
  • 九、总体的哲学成果
  • 第十二章 心智
  • 一、心智如身体系统
  • 二、心智隐喻与哲学在语言上的转向
  • 三、心智隐喻与当代心智哲学
  • 四、隐喻的心智
  • 第十三章 自我
  • 一、主体与自我
  • 二、物质客体的自我
  • 三、不同的自我
  • 四、结论及其所引发质疑
  • 第十四章 道德
  • 一、道德隐喻系统的经验基础
  • 二、道德的具体隐喻
  • 三、家庭道德
  • 四、各种伦理观
  • 五、道德的隐喻及其理解
  • 六、传统道德观
  • 第二册
  • 第三部分 哲学的认知科学
  • 第十五章 哲学理论和民俗说法
  • 一、何为哲学的认知科学
  • 二、认知科学能为哲学提供什么
  • 第十六章 前苏格拉底:古希腊本元学中的认知科学
  • 一、本元学为何处于险境
  • 二、西方哲学的肇始
  • 三、米利都自然哲学学派
  • 四、为何关注前苏格拉底本元学
  • 五、前苏格拉底隐喻式的本元学
  •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理性知识
  • 一、本质即观念的隐喻
  • 二、本质即理想的隐喻
  • 三、柏拉图的“善良”观
  • 第十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本质
  • 一、范畴体系
  • 二、因果关系
  • 三、关于定义的经典理论
  • 四、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 五、字面意和隐喻义
  • 六、与众不同的“存在”
  • 第十九章 笛卡尔与启蒙运动心智
  • 一、笛卡尔的心智视觉
  • 二、笛卡尔的知识隐喻逻辑
  • 三、笛卡尔的演绎逻辑
  • 四、笛卡尔的离身心智
  • 五、形式体系、表征和天赋
  • 六、笛卡尔的哲学遗产
  • 第二十章 康德的道德哲学
  • 一、康德的严父道德
  • 二、康德的道德观念
  • 三、康德的绝对命令
  • 四、康德的道德哲学意味着什么
  • 第二十一章 解析哲学
  • 一、解析哲学的剖析
  • 二、解析哲学通说
  • 三、形式主义哲学学派
  • 四、日常语言哲学学派
  • 五、奎因哲学的意义整体论
  • 六、解析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之误
  • 七、语言和后结构主义哲学
  • 八、语言的亲身哲学
  • 第二十二章 乔姆斯基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 一、乔姆斯基语言学
  • 二、关于语言学的讨论
  • 三、乔姆斯基语言学援引哲学之失
  • 四、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果
  • 五、语言能力与语言学上的普遍性
  • 六、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蕴涵
  • 第二十三章 理性行为理论
  • 一、理性行为理论
  • 二、数学与数学隐喻化
  • 三、数学隐喻与解释性映射
  • 四、“合理”现实的构建
  • 第二十四章 哲学理论如何运作
  • 一、哲学依靠共享的概念隐喻
  • 二、哲学是如何变化的
  • 第四部分 亲身哲学
  • 第二十五章 肉身中的哲学
  • 一、经验与哲学
  • 二、人类与本性
  • 三、进化与自利
  • 四、心智和精神
  • 附录 语言神经理论范式
  • 文献目录说明
  • 参考文献
  • 术语对译表
  • 人名对译表
  • 译后
  • 李葆嘉译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讨论的话题非常重要

    真正贯通需要知行合一要推荐这本书,就要先说一本得到上没有搜录的电子书《女人、火与危险事物》“20 世纪 50 年代,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先验哲学世界观。1975 年,莱考夫提出心智的亲身性,开始创立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一致的认知语言学,由此形成基于实证立场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本书根据人类的范畴化以及认知模式研究,阐述了新的 “经验主义”。第一册 “超越机器的心智”,包括范畴与认知模式、哲学的启示两大部分;第二册 “实例研究” 论证了采用经验主义方法可以做些什么。基于多学科成果,作者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思维和理性的经典观念,即 “客观主义” 展开批判,对心智和语言哲学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述评,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不过这本书在得到的听书和课程里都有提到就不添笔墨了。这三本书都是需要花点耐心,并且要跟着作者去思考这些用词的书。其实也可以结合《非平面》看看,非平面里提到的语言束缚。可以提供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中宣部直属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公司定位于专业出版与专业教育出版,以科技书语言学原版影印、心理学、影视文化、外语学习、动漫绘本、人文社科为主要图书产品线。 成立以来,世图北京已累计从欧、美、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图书10000余种,专业期刊近2000种,与国际各大出版公司数十年的合作经验,使世图北京在国内出版社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版权优势。 世图北京与全国各类书店、学校、图书馆等机构有着深厚的联系,良好的发行和营销渠道为读者提供着优质且便利的服务,图书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年轻能干的编辑团队,扩大“世图”品牌影响力,凝聚了各领域最权威的作者力量。 世图北京将继续秉承“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出版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专注于出版精细化,为国际先进的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