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分析“外围资本主义”的作品。

内容简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心和外围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从本质上说,两者的关系不应为对立,而应当是共赢。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不能解决外围的发展问题,外围应当有自己的发展理论。本书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前言
  • 序言
  • 谢忱
  • 本书内容分布
  • 引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改造外围资本主义
  • 第二节 对本书论点的异议
  • 第三节 我的发展思想的演变
  • 第四节 一种总体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政治周期与改造
  •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中的拉丁美洲外围
  • 第一节 中心的动力
  • 第二节 外围资本主义的内部动力
  • 第三节 探索一种改造理论
  • 第二部分 社会结构及其变动,收入分配
  • 第一章 吸收劳动力与就业结构
  • 第一节 结构性剩余
  • 第二节 资本积累和吸收劳动力
  • 第三节 生产率和效益
  • 附录 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的俭朴精神的按语
  • 第二章 权力结构
  • 第一节 结构差别
  • 第二节 经济权力
  • 第三节 社会权力
  • 第四节 工会权力
  • 第五节 国家与政治权力构成
  • 第六节 政治权力与传播媒介
  • 第七节 个人差别与社会可动性
  • 第三章 分配差别及其扩散
  • 第一节 不平等的扩散
  • 第二节 功能差别
  • 第三节 国家过分膨胀的含义
  • 第四节 体系与腐败
  • 第三部分 占有,再分配和体系的危机
  • 第一章 剩余的扣留、增长与流动
  • 第一节 生产过程
  • 第二节 生产过程所固有的货币扩张
  • 第三节 限制竞争
  • 附录1 剩余的命题和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实现
  • 附录2 图解
  • 附录3 关于周期和剩余的按语
  • 第二章 对生产率成果的分享和体系的临界限度
  • 第一节 本章的意义
  • 第二节 剩余及其临界限度
  • 第三节 国家的直接分享
  • 第四节 正统派的辩护
  • 第五节 与再分配压力无关的物价上涨
  • 第三章 剩余的恢复和独裁制度下的通货膨胀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和局势危机
  • 第二节 剩余的恢复与通货膨胀
  • 第三节 独裁制度下的信贷紧缩
  • 第四节 反通货膨胀斗争的偏差
  • 附录 经济复兴政策的含义
  • 第四章 探求一种新的货币正统派
  • 第一节 正统派过去的作用
  • 第二节 改造与正统派
  • 第五章 当事人和体系的危机
  • 第一节 不同的当事人的作用
  • 第二节 当事人与通货膨胀
  • 第三节 当事人有意识的行动
  • 第四节 体系及其构成成分
  • 第五节 技术官僚与规划
  • 第六节 民众主义的当事人
  • 第七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当事人
  • 第四部分 中心与外围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 第一章 中心与外围关系的性质
  • 第一节 先进国家发展的向心性
  • 第二节 外围工业化及中心的交换
  •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工业化
  • 第四节 外围的保护主义和相互性
  • 第五节 外围的脆弱性
  • 第二章 中心的霸权和外围的依附
  • 第一节 霸权的性质
  • 第二节 不发达和依附
  • 第三章 外围资本主义的特性
  • 第一节 模仿性资本主义
  • 第二节 技术与消费
  • 第三节 生产结构的差异性
  • 第四节 发展程度与民主化
  • 第五节 土地占有
  • 第六节 剩余的无痛消失
  • 第七节 人口增长的特性
  • 第八节 贫困与生产结构
  • 第九节 特性与改造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在其主要动力中心的危机
  • 第一节 初步看法
  • 第二节 以损害生物圈为代价的高生产率
  • 第三节 与产值增长不相容的要求
  • 第四节 生产率的有机下降
  • 第五节 剩余和生产率下降
  • 第六节 危机的要求,积累与分配制度
  • 第七节 关于美元实力的思考
  • 第五章 中心的危机对外围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围与中心的联系
  • 第二节 外部瓶颈趋势
  • 第三节 中心国家的开放主义
  • 第四节 外围内部的相互交换
  • 第五节 一项应急计划
  • 第五部分 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理论
  • 第一章 新古典理论和国内发展
  • 第一节 新古典派的失望
  • 第二节 体系及其一般均衡
  • 第三节 新古典理论和剩余
  • 第四节 动态平衡的可能性
  • 第五节 分配和权力关系
  • 第六节 资本积累和利率
  • 第七节 市场的调节作用
  • 第二章 新古典理论在国际范围的意义
  • 第一节 总的考虑
  • 第二节 外部瓶颈趋势和自发纠正
  • 第三节 贬值和保护
  • 第四节 外围情况的多样性
  • 第五节 中心的意识形态霸权
  •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矛盾
  •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概念
  •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篡改
  • 第三节 中心和外围的民主自由主义
  • 第六部分 探求一种改造理论
  • 第一章 新古典派与正统社会主义
  • 第二章 国家经营的政治含义
  • 第三章 改造的轮廓
  • 第一节 综合的含义
  • 第二节 积累速度、就业和分配
  • 第三节 企业的积累和资本的社会扩散
  • 第四节 经济刺激
  • 第五节 改造中的市场
  • 第六节 剩余的社会使用和发展程度
  • 第四章 对剩余的规划
  • 第一节 计划的性质
  • 第二节 计划的偏斜
  • 最后的考虑 资本主义的危机、道德和合理性
  • 第一节 常规理论的危机
  • 第二节 常规理论与社会结构
  • 第三节 经济理论与利益
  • 第四节 改造与说服
  • 第五节 中心与改造
  • 第六节 特权、道德准则和预见
  • 第七节 道德与合理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