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带你了解法律、思考法律,不仅揭示了法律是什么,更引导你学会思考和论证。

内容简介

本书以英美著名的案例为引,以批判阅读的思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论证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众多流派与论说,试图揭示各种论说的理由和渊源,让不同的学理、流派呈现和交流,并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过程,带领着读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法律究竟是什么?

目录

  • 版权信息
  • 精装修订版序
  • 修订版序
  • 再版小序
  • 初版序言
  • 初版后记
  • 引 言
  •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
  • 一、 法律是一种命令
  • 001.命令、义务和制裁
  • 002.历史中的法律
  • 003.法律的连续性
  • 004.对立法者的法律约束·法律制裁
  • 005.法律的自愿内容
  • 006.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 007.主权者和强暴者
  • 二、 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
  • 008.法律的存在与功过
  • 009.实证观念
  • 010.自然法观念
  • 011.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
  • 三、 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
  • 012.法律科学
  • 013.经验分析
  • 014.如何确定“法律制度”
  • 015.法律结构、特征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实践意义
  • 四、 小结
  •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
  • 一、 疑难案件
  • 016.疑难案件的特征及原因
  • 017.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论
  • 018.法院判决的最终性
  • 二、 法律与法律的渊源
  • 019.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即为法律
  • 020.法律的渊源(sourses)
  • 021.法律适用者解释的效力
  • 022.法律规则和法律的具体判决
  • 三、 法律是一种预测
  • 023.“律师”的预测
  • 024.坏人的视角
  • 025.预测的约束作用
  • 026.好人·法官·预测
  • 四、 行动中的法律
  • 027.虚构的法律规则
  • 028.作为具体判决的法律
  • 029.行动中的法律及其不确定性
  • 030.疑难案件与法律适用者的复杂推论
  • 031.法律适用者的态度
  • 032.法律适用者的推论与法律规则
  • 033.具体判决·强制·法律规则
  • 034.法律具体判决的最终性
  • 035.法律的阅读与理解
  • 五、 实用主义精神
  • 036.法律与社会的需要
  • 037.实用主义和法律的正当性
  • 六、 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
  • 038.实然与应然·法律社会学
  • 039.内容不确定的法律知识
  • 七、 小结
  •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
  • 一、 规则的内在方面
  • 040.习惯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被迫行为模式
  • 041.规则的内在方面和规则的存在
  • 042.内在方面·法律权利·积极义务·法律规则
  • 043.对待规则态度的种类
  • 044.内在方面与义务
  • 045.义务与规则
  • 二、 次要规则
  • 046.法律规则的种类
  • 047.三种次要授权规则
  • 048.承认规则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
  • 049.次要规则的法理学意义
  • 050.承认规则与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
  • 051.区别法律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要素
  • 052.法律适用者的实践与承认规则
  • 053.制定法及判例中蕴含的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形成机制及运用·承认规则
  • 054.法律的存在与官员
  • 三、 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 055.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
  • 056.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 057.“意思中心”·规则的存在·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058.“意思中心”与法律适用者的争议
  • 四、 法律与道德的分野
  • 059.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
  • 060.广义的法律观念和狭义的法律观念
  • 061.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和概念上的联系
  • 062.道德选择的困境与两种法律观念
  • 063.法律理论的研究
  • 五、 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
  • 064.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 065.“出处”“形式”“结构”与“目的”
  • 六、 小结
  •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
  • 一、 “理论争论”
  • 066.法官的不同意见
  • 067.“理论争论”
  • 068.“理论争论”的法理学问题
  • 069.“理论争论”存在的实践前提
  • 070.“理论争论”·识别功能的标准·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 071.“隐含法律”的特点及理论渊源
  • 072.“隐含法律”概念的功效
  • 073.隐含法律·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 074.隐含法律·法治·正当性
  • 075.隐含法律·法律的矛盾·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 076.隐含法律存在的理论根据
  • 077.隐含法律存在的现实根据
  • 078.“理论争论”表现的是“实然”还是“应然”
  • 079.理论争论与疑难案件
  • 二、 法律的解释性质
  • 080.解释的微观形态——“建构性的解释”
  • 081.解释的宏观形态——解释的“树形结构”
  • 082.解释的历史形态——解释的链条
  • 083.法律的解释性质
  • 084.“解释”概念的作用
  • 085.解释·法官的义务·法律性质(或法律效力)的来源
  • 086.前解释阶段·法律的一般性质和结构
  • 087.解释的确证·恶法
  • 088.解释的概念·法律的概念
  • 089.法律·解释者
  • 三、 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 090.实践中的一般理论和理论中的一般理论的同一性
  • 091.一般法律概念理论的“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范性”(normative)
  • 092.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 093.内在参与者观点的意义及理由
  • 094.内在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察者的观点
  • 四、 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 095.外在观察者和内在参与者眼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 096.能否获得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 五、 小结
  •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
  • 一、 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
  • 097.两种形式的内在矛盾
  • 098.分析法律形式内在矛盾的目的
  • 099.观察法律的姿态
  • 二、 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
  • 100.原则的冲突
  • 101.法律原则的矛盾·法律原则的统一·法律原则的互补
  • 三、 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
  • 102.法律本文本身无意义
  • 103.外在“解构阅读”的目的·开放结构
  • 104.解构语言学·交流的意义·解释共同体
  • 四、 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
  • 105.“法理迷津”
  • 106.内在解构阅读·法官的责任姿态
  • 五、 法律与意识形态
  • 107.法律政治学
  • 108.意识形态的概念
  • 109.意识形态·法律的多元化
  • 110.意识形态·统治者意志
  • 111.意识形态与边缘话语
  • 112.法律的多元化·法治
  • 113.意识形态·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视角·法律与政治
  • 六、 小结
  •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 一、 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
  • 114.法律实践者所说的“我们”
  • 115.“主体”(如“我”“我们”)观念的实际构成
  • 116.主体“消亡”论的理论来源
  • 117.主体提出的“理论”的实质
  • 118.知识进步·知识异同·主体存在
  • 119.道德判断·主体存在
  • 二、 法律知识的“地方性”
  • 120.法律知识的“地方性”(local)
  • 121.后现代社会·权力/知识·话语·逻辑中心的解构
  • 122.法律的地方性·法律的不确定性
  • 123.“地方性”法律知识·法律的权威·自我解构
  • 124.后现代认同·姿态选择
  • 125.法律政治学·统治阶层的“霸权”
  • 三、 小结
  •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
  • 一、 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
  • 126.主体性的信念
  • 127. 对话的客观性
  • 128.对话客观性的获得
  • 129.相互对话的法律实践者和自我确证的法律实践者
  • 130.科学中的标准与政治中的标准
  • 131.对话客观性的可能性
  • 二、 效果中的法律
  • 132.普遍原则指导·效果探索尝试
  • 133.法律实践效果的思考·工具主义
  • 134.实际效果·道德是非
  • 三、 需求语境中的法律
  • 135.语境中的衡量
  • 136.一般约束的思考和具体需求的语境思考
  • 137. 知识的语境与价值的语境
  • 138.需求语境论的实用主义和基础中心论的实用主义
  • 139.需求语境论和原则统一论
  • 140.需求语境的“理性”·绝对怀疑论与相对怀疑论·法治
  • 141.需求语境中的法律知识·“邪恶要求”和“恶法”·法律简明适用过程
  • 四、 小结
  • 结 语
  • 参引文献
  • 参引文献
  • 案例索引
  • 一般索引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