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内容简介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目录

  • 版权信息
  • 解题 一个虚构的微电影脚本
  • 楔子 “史前”大镜
  • 上编 物件与映像
  • 第一章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东西方联合创造穿衣镜
  • 壁镜的时代
  • 清帝的镜屏
  • 《对镜仕女图》
  • 第二章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文学和视觉想象中的镜屏
  • 曹雪芹的镜屏想象
  • 乾隆的镜像幻想
  • 下编 媒材与主体
  • 第三章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的流通
  • 克莱门蒂娜夫人的女儿们
  • 新奥尔良的白奴女孩
  • 暹罗国王的妃子
  • 中国:传教士写作到影楼实践
  • 第四章 从程式到主体:在镜像中发现自我
  • 辛亥剪辫纪念照
  • 莫里索的《赛姬》
  • 尾声 大镜的失落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穿衣镜没那么简单

    全球简史的写作方法,落实在全世界历史上,对于穿衣镜的表述,这是一个非常神奇且小众的分类题材。特别是中西穿插的内容,中国历史部分还不仅仅只是清朝,欧洲也追随到文艺复兴之前,是很好的专题书,刷书时刷到这推荐,也算免费开了眼外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着穿衣镜穿梭时空

      这是一本有趣的小书,书本的主角是穿衣镜,作者串联起物、画、影带着读者在全球历史进程中自如地穿越时空。每到达一个目的地,各式人、物等着被好奇探索和相遇:庞贝古城壁画中形如大镜的盾牌、海昏侯刘贺的 “衣镜”、凡尔赛宫的镜厅、红楼梦中怡红院里的大玻璃镜、清朝皇宫里的镜子、暹罗国王妃子的摄影作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轻松 有趣

        对莫里索的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题材上看,它代表了一位女性艺术家对 “对镜女子” 流行图像程式的颠覆:画中女子虽然流光溢彩,但拒绝被男性观者拥有。她避开观者的目光,转向面前的镜子,但镜子并未映现她的面容,而是以空虚的朦胧拒绝了 “对镜女子” 图像的传统许诺(见图 4.8,4.11)。由面容缺失造成的内容模糊进而把绘画风格推至前台,成为展示画家个性的最主要渠道。也正是在这里,莫里索充分显示出她作为艺术家的功力和才能,以灵活潇洒的画笔描绘出一个银灰色调的女性空间,流动的笔触和色彩隐含了画中女性出席舞会前的兴奋心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