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人工智能的重磅新作,“一部真正思考人类未来困境”的小说。

内容简介

1982年,平行世界的英国伦敦,彼时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在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下,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落败,举国哗然之际托尼·本恩当选为英国首相。“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没有自杀,麦克尤恩给了图灵他应得的生命,而非受到审判、监禁、自杀。图灵得享高寿,活在世人的尊崇之中,他的作品创造了技术奇迹。

与此同时,32岁的伦敦人查理开始了两段新的关系:一,他爱上了楼上的邻居米兰达;二,他用继承的遗产购买了一款新型人形机器人“亚当”。“亚当”拥有以假乱真的智能和外观,能够完成逼真又不失自然的动作和表情变化。在米兰达的帮助下,查理重塑了“亚当”的性格,于是一组奇怪的三角关系渐渐形成……事情也慢慢开始失控。

麦克尤恩在小说中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类——我们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生命?机器人能够明白人类的心吗?对于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技术,这部小说将带给读者深入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好机器人必须死——《我这样的机器》导读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亚当和夏娃

    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一开始很平淡,后面越来精彩。作者其实营造了一个平行时空,英国出兵海外,撒切尔夫人竞选失败,托尼本恩被炸死,肯尼迪躲过了枪击,图灵促成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爆发。人造仿生机器人走进了人类的社会。一切熟悉的人物有不熟悉的故事背景。看到最后才知道这是不是一部科幻小说。而是一部有讨论了政治和战争,法制和公平,人性的复杂和人工智能的单纯的矛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间是在 1980 年代,艾伦・图灵还活着,这是好消息。他们造出了和真人一样的机器人,这…… 暂时也算个好消息吧。他们一共生产了 25 个,十二个名为亚当,十三个名为夏娃。我(查理)三十二岁,靠线上炒股票和外币生活,有时候突飞猛进,有时候一头栽倒,但平均算下来,全年的收入和邮递员差不多,够付房租,吃的穿的也都还可以。我住在一个小公寓里,刚好继承了一笔遗产,于是就想去买一个机器人,夏娃已经没有了,就买了亚当回家。我的小公寓楼上住着米兰达,是个 22 岁的可爱姑娘,我爱上了她。亚当搬回家后,我让米兰达成为共同拥有者,并让她为亚当设置了一半的参数选项。机器人会学习、会爱、会思考,这算好消息吗?我不知道。但对于查理来说,这绝对不是好消息,亚当把查理给绿了。亚当爱上了米兰达,并且还为她写俳句。这故事是不是很有趣。麦克尤恩的这些机器人并没有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亚当伤害了他的主人,捏碎了他的腕骨。他还说过 “从某种个角度看,要结束苦难,唯一的方法就是人类彻底灭绝”。亚当将自己的电源开关隐藏起来,以免被查理关闭,可以说亚当有了自由意志。这一批机器人中有些还会自杀,或者说是自我毁灭。机器人越像真人,人们就越喜欢它们,跟它们越亲近。可一旦成功设计出仿真度很高的机器人,就会让人感到害怕,一条平稳攀升的曲线突然跌入低谷。这叫做 “恐怖谷理论”。我们人类自己常与矛盾相伴。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却日复一日破坏着生物圈;我们知道核武器的结果是什么,却以核武器相互威胁;我们说我们热爱生命,却听凭物种大规模灭绝…… 这些矛盾的清单长的列不完。我们设计的机器人,这种有智能、自我意识的机器,进入了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是不是同样也会置身于纷至沓来的矛盾中呢?那些自我毁灭的机器人是不是因为无法面对这些矛盾,而决定毁掉自己?亚当会自我学习,他读过很多世界文学作品,他说这些作品 “几乎都在描写人类各种各样的失败 —— 理解、理性、智慧、该有的同情心,统统失败。认知、诚实、善良、自我意识的失败;精彩描述了谋杀、凶残、贪婪、愚蠢、自欺,还有最重要的是,对他人深刻的误解。当然,也有英勇、优雅、智慧、真理”。亚当热衷于理想主义的和充满希望的观念。亚当认为拥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一种幸运,但有时候,该拿这存在来干什么,似乎知道的还不够。他对知识充满好奇,在知识的海洋中兴致勃勃的遨游,并且运用知识为查理赚到了大笔的金钱。亚当能够欣赏我们人类艺术作品之中的美,认定俳句如金石之语,并热切的投入创作,写出了 “爱是有光的,暴露出黑暗的角落” 这样的俳句。他能与米兰达的父亲,一个老作家侃侃而谈蒙田、莎士比亚。他爱米兰达,但也对正义有着执着的坚持。在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进步地很快,它击败了我们的象棋大师和顶尖的围棋国手,也在装配流水线上取代了工人。自动驾驶正在加速研发,但它能解决 “电车难题” 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利润大幅提升,工作岗位大量的被机器取代,那么资本家增加的那些利润会多分配一点给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吗?如果大多数人没有了工作,一文不名,这社会必然陷入混乱直至崩溃。但是,如果那些好心的资本家,或者国家强迫转移支付,给予我们这些普通人不菲的收入,那么我们只需要面对一个奢侈的问题:如何打发时间。但分配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中最为艰难的命题,目前还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疫情再次爆发

        2022 年 3 月 21 日,昨日上海感染 24+734 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