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内容翔实具体、实用性强。任何希望提高能力、强化关系并且突破惯有思维的读者都将受益匪浅。

内容简介

本书开篇就指出咨询顾问需要具备的3种技能: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咨询技巧。专业技能就是与咨询的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管理咨询来说,就是有关管理的专门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营销等。人际交往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据理反驳能力等。咨询技巧则是指咨询全程涉及的各种专门技巧。

作为一个咨询顾问,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咨询技能。咨询顾问的工作不是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而是利用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技巧来帮助客户。每一个想要从事咨询工作和正在从事咨询工作的人,都非常需要阅读本书,从而系统性地了解和掌握咨询技能,成为一个咨询专家。

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他们的作用界定为咨询型或推动型的。管理者从命令、控制的角色转变为更加富于指导性的角色。在向更为扁平、更加灵活的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控制型老板已经变得行动缓慢、成本高昂。本书提供的系统方法和技能同样适用于一般公司的管理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图书梗概
  • 赞誉
  • 前言
  • 致谢
  • 第1章 咨询顾问的各种其他称谓
  • 一些定义与差异
  • 咨询技巧预览
  • “完美咨询”能为你带来什么
  • 第2章 仅有技术是不够的
  • 超越基本层次
  • 咨询顾问的假设
  • 咨询顾问的目标
  • 培养客户承诺:每个咨询活动的第二个目标
  • 咨询顾问的角色选择
  • 助手角色
  • 合作者角色
  • 合作与“握手”的恐惧
  • 筹划客户参与—循序渐进
  • 第3章 完美咨询
  • 要诚实可信
  • 完成各个阶段的要求
  • 成果
  • 职责
  • 失败的权利
  • 第4章 合约概述
  • 合约:概念和技巧
  • 合约要素
  • 客户支持和参与
  • 保密性
  • 签约的基本原则
  • 第5章 签约会议
  • 谁是客户
  • 签约会议的商谈
  •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
  • 向客户说“不”
  • 签约检查点
  • 推销你的服务:良好的推销=顺利签约
  • 推销是排除与客户间的障碍,而不是煽风点火
  • 将会议作为工作模板
  • 结束签约会议
  • 签约会议之后
  • 第6章 签约的烦恼
  • 应对动机低落的情形
  • 无止境的协商:你的角色转换
  • 其他苦恼
  • 虚拟世界
  • 第7章 内部咨询顾问
  • 内外部咨询顾问之间的重要差别
  • 三方合约与四方合约
  • 第8章 认识客户抵触
  • 抵触的表现形式
  • 客户到底在抵触什么
  • 潜在顾虑
  • 并非都是抵触
  • 恐惧与希望
  • 魔鬼和天使
  • 英雄主义
  • 第9章 应对抵触
  • 应对抵触情绪的3个步骤
  • 不要以个人的方式讨论问题
  • 善意的反应
  • 向顽固客户提供咨询
  • 第10章 从诊断到调研
  • 人际关系依然是永恒的主题
  • 采取行动
  • 此问题非彼问题
  • 如何应对管理问题
  • 完美调研
  • 第11章 整体系统调研
  • 第三方咨询
  • 采用整体系统方法
  • 如何选择
  • 将整体系统调研应用于工作
  • 收益
  • 第12章 发掘组织的天赋、能力与可能性
  • 当所有方式都行不通时
  • 正向偏差法的力量
  • 正向偏差法对于咨询的意义
  • 实例
  • 成功所带来的挑战
  • 第13章 获取概念
  • 获取概念的步骤
  • 关于偏见
  • 评估形势如何得到管理
  • 咨询面谈
  • 分析的层次
  • 你的经验也是一种资料
  • 第14章 准备反馈会议
  • 清晰的图景就足够了
  • 浓缩数据信息
  • 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 反馈信息时的原则
  • 反馈会议预演:用法庭上的角色来说明
  • 支持与质询
  • 第15章 管理反馈会议
  • 如何演示反馈信息
  • 安排会议结构
  • 反馈会议:循序渐进
  • 简要回顾
  • 反馈会议中的抵触
  • 当群体成员水平参差不齐时
  • 以会议为榜样
  • 第16章 实施
  • 参与而非部署
  • 不开展此项工作的决定
  • 部署局限
  • 重视参与
  • 第17章 参与途径
  • 会议即信息
  • 促进参与的8大途径
  • 重点
  • 第18章 扮演咨询顾问角色的老师
  • 沃德的故事
  • 学生激励的假设
  • 现实
  • 站在咨询顾问的角度上
  • 华盛顿特区之旅
  • 选择的重要性
  • 第19章 问题的核心
  • 选择学习内容比如何教学更为重要
  • 作为社会冒险的学习
  • 努力钻研即解决方案
  • 问题比答案重要
  • 超越“怎么做”
  • 洞察力源于片刻的紧张气氛
  • 关注已有能力比关注不足更有意义
  • 我们要对彼此的学习负责
  • 实现文化变革的关键时刻
  • 如果变革如此美妙,那为什么你不先来呢
  • 最终的问题在于信念
  • 在线附录 你可以使用的方便清单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完美咨询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47 本(320)#《完美咨询》🚢环境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个人生活与工作环境。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咨询的视角看待问题。而咨询这一视角的重要性就在于:人们总是想对自己无法直接控制的事物施加影响。所要应对这一挑战的可不仅仅是咨询顾问,所有对具体事物负责的人都将面对同样的挑战:公司老板、教师、传道者、医生、军官、市长,当然还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扮演的角色 — 父母,所有这些角色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咨询顾问是指身处这样位置的人:他们对某个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组织拥有一定影响力,但是没有直接做出改变或实施项目的权力。管理者则是指对某事的执行负有直接责任的人,也就是说当你在对某事直接负责的时候,你就是在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组织中,接受辅助性人员所提供咨询服务的客户被称为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无论愿意接受与否,都要在辅助性人员的建议下工作。但根据之前的定义,任何辅助性部门除了对自己的时间、自己内部的人员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负责以外,没有任何直接控制权。拥有直接控制权的部门经理(或客户)与没有直接控制权的辅助性人员(或咨询顾问)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本书要探讨的主题之一。🚢任何形式的咨询工作的目标或最终产品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程度的改变。改变可分为两种:一种改变是通过咨询实现直线组织在结构、政策或程序上的变化,如新的薪酬机制、报告流程或安全项目;另一种改变的最终结果是直线组织中的成员能学会一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员工会议中的具体规范,也可能是低水平的人员如何在重要岗位进行决策,或是如何直接与他人一起设定共同目标,甚至是如何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估。🚢咨询顾问必须要充分了解具体问题及客户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了解这些情况是咨询的最根本工作。同时,咨询顾问还必须要有能力将其掌握的情况告知客户。在这一阶段所要注意的重点是:在发现问题与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应当向谁获取信息?应当采用什么方法?应当收集哪些数据?这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对具体问题的发掘是由咨询顾问来做还是由客户自己来做?🚢咨询顾问的重要职责就是尽量向客户呈现精简的数据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咨询顾问还需要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决定客户所扮演的角色。通常在向组织型客户反馈信息时,客户内部总会存在对数据质疑的声音(如果数据涉及重要问题),咨询顾问必须设法打消这些质疑,这样客户才能做出适当的决定,并将咨询工作向前推进。很多人将这一阶段称为计划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为项目设定最终目标选择最优的实施步骤或进行改变。🚢在很多情况下,具体计划会在整个直线组织中自上而下地得到实施。为了实现更大的变革,咨询顾问必须深入组织内部。某些项目的实施是从项目培训开始的。这可能是一系列的会议,介绍组织将要做出哪些改变;也可能是一次集合组织中各部门的会议,以集中讨论解决具体问题;或者举办一段时间的内部培训。在这些情况下,咨询顾问通常会参与非常复杂的培训设计工作,并负责主办会议与开展培训。🚢作为一个咨询顾问,你通常在两个层面上开展工作。一个层面是基本层次,即你和客户之间讨论的认知部分。客户提出某些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善员工技巧而提出的培训需求,组织如何制定决策,或是关于系统设计或财务控制方面的问题。基本层次是分析、推理或明确有争议的问题的部分,我称这个环节为技术或业务问题。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上,无论你感受到的是什么,赞同或抵触、高调或消沉,或者支持与抵抗,你和客户所做的都是交流并体会彼此的感受。因此,咨询活动的每个阶段、咨询顾问与客户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层面,这与第一层面一样至关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有点上个时代的产物

      其实是带着期待的心情去读的,但发现内容略微有些上个时代的影子。或者里面的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目前的优秀的咨询工作了,感觉就是对于咨询小白也不是很实用。因为里面的内容不足以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有点失望,看了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将心理咨询中对关系的重视、理念和方法完美应用于企业管理咨询。确实,这是所有咨询的共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