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他们说我是痴人说梦、浪费生命,我是为了不愧自己而不顾一切,就让那热情与梦想的熊熊烈火,烧掉所有道德与社会的原则羁绊,烧亮我穷尽一生的追寻。

内容简介

你我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平凡上班族,人届中年,已婚,育有一子,脚踏实地赚钱糊口。说不定,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生活中不知不觉迈入中年。《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查尔斯正是如此,只不过,有一天他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留下一张字条,说:晚餐准备好了。就此离经叛道舍弃一切离家出走,一 意追寻他对画画的热爱,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贫病交迫也不再回头。妻子说:梦想?他这种年纪不会持久的,毕竟他都四十岁了,很快他就会回到我身边。朋友问他:你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责任义务吗?你到底要什么?查尔斯胆敢成为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冷酷无情的负心汉,很多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浪费生命,甚至不负责任,而只有他知道内心的热情和追求的理想,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月亮与六便士》可以说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讲的是一个叫做思特里克兰德的男人,他原来在伦敦做证券交易人,40 岁的时候,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有一儿一女,可以说生活很优渥,也很稳定了。但是这么一个人,有一天他突然给他的妻子留了一封简单的信,里面说了四点,一是我们分手吧,二是我去巴黎了,三是我不会回来了,四是所有这些事我决定好了,不会改了。他去巴黎干什么了呢?思特里克兰德的太太认为他一定是跟某个女人私奔了,她就托了一个交往较多的文学青年去巴黎劝思特里克兰德回家。文学青年去了巴黎,发现思特里克兰德住在一个非常破烂的地方,里面都是霉味,而且他穿的和吃的都很糟糕,他并不是和某个女人私奔了,他是在这里学画画,想要追求他的绘画理想。文学青年劝说,你的妻子不会计较,你只要回去就行。但思特里克兰德很坚定,说绝不回去。后来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越来越惨,也生病了,几乎都要死了,但他还是不愿意回到他往日的生活中去,后来他实在没法在巴黎活下去了,误打误撞去了南太平洋一个叫作塔希提的小岛,他在这里靠卖椰子树换颜料,最终画了很多的画。作者毛姆在书中说他在这里度过一生中最幸福的三年,三年之后,他得了麻风病,在病痛中又熬了三年,然后就去世了。临死前他在屋子的墙壁上画了一幅壁画,但他留下遗言说,要把这些全部烧掉,烧到一根木头都没有了。这差不多就是整个故事了。很多人读《月亮与六便士》,第一印象都会觉得说这本书在讲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就像这本书的书名,我们常常想要追求月亮,但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面对 “六便士”,也就是钱这一类世俗生活的问题,这两者不可兼得。于是很多人会称赞思特里克兰德,觉得他是一个勇士,他敢抛下一切,去追求诗和远方,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少之又少。但杜素娟提出说,这样的解读其实不太准确。如果是这样子,那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如此不爱惜他的画,他不断在说,一幅画我画完了,就没有意义了,他最后甚至要把他付出这么大代价追求来的东西一把火全部烧掉。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杜素娟在这本书中分析称,思特里克兰德让我们重新思考 “理想”。理想是什么呢?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他追求的其实不是画画,而更多是画画过程中的状态或者感受,或者说是围绕画画的那种生活。杜素娟说,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理想并不是画出一幅怎样的佳作,“而是我要过上我想过的那种生活,得到我想要的那种自我的状态。” 只有理解到这个层面,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会说,一幅画画完了,实际就没有意义了。毛姆在这本小说中,穿插了很多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到这一点。比如他还讲到一位医生,这位医生简直是一个简略版的思特里克兰德。他的医术很好,医院准备提拔他,让他做领导,但就在升职之前,这位医生准备去埃及旅游一下。他到了埃及以后,站在甲板上看这座城市,突然感觉自己得到了某种启示,他觉得这才是他真正的家,这才是他想要的归宿,于是之后他写了一封辞职信,留在了埃及,在亚历山大港做了一个很低微的检疫员。他娶了一个当地的老婆,生了一些孩子。在其他人看来,他把他的大好人生已经糟蹋完了,他的理想已经彻底破灭了。但对于医生本人来说,他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实现了理想。我们常常认为理想应该超越于生活之上,或者说理想就一定和我们的生活是对立的,但思特里克兰德和这位医生所展示的是,理想和生活就是一个概念,你想要的生活就是你的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思特里克兰德确实是一位勇士,但他的勇敢不在于他努力、绝不放弃地成为一名大画家,也不在于他抛下所有的物质和名利,去追求诗和远方,他的勇敢在于,他敢于去追求他想要的生活。他抛弃证券经纪人的生活,不等于说这就是一种庸俗的生活,这只是一种他不想要的生活。史秀雄在书中更是直接说,如果我们对调一下,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是艺术家,后来想去做证券,这样这个故事还成立吗?其实它依然成立,职业不是关键,我们不要用某一个职业或者某一份工作这些外在的东西去界定理想是什么。史秀雄说,如果今天回到小学时候去写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不会写说要成为宇航员、科学家,或其他什么的,“也许更合理的写法是,我的理想是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很期待今天要做的事情,或者说,我的生活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我还是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很喜欢我所做的事情,哪怕是日复一日,哪怕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哪怕是周围人都不理解,但是我真的很喜欢”,理想可能更像是这样一种更主观、更状态的东西。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到了 40 岁才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说他真正想过的生活是怎样的,于是他经历了一个生活断崖,这也是这个故事带有悲剧色彩的原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思特里克兰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不要急着把生活和理想对立起来,不要觉得说我要谋生,我就不能有理想,我要有理想就很难谋生。今天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我先考虑生计的问题,等生计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再来考虑理想。这个想法听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思特里克兰德在 40 岁那一年所经历的生活断崖,可能也正源于这个想法。杜素娟在书中是这样分析的,她说,如果你的谋生和你的兴趣刚好重合,那当然很好,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谋生和我们的兴趣确实不太重合,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从中择其一,我们可以选一份谋生的工作,但同时保留一份兴趣,“平常你可以小小地经营这个爱好,留着这个小火种,它也许能变成一团火,也许只是小火种,但是你要留着它,不要做二选一,让这团火一直燃在那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要考虑的,那就是,也有可能你一直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甚至找不到你的兴趣所在,那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史秀雄在书中提到一个方法:我们说理想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状态,我们从一份职业和兴趣描述中是看不到生活和状态的,我们只有从具体的人身上才能直接看到生活和状态,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可以尝试去看看自己欣赏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人会让你感觉很仰慕、很羡慕、很想成为他”。史秀雄说:“现实生活中,我很多时候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判断的,有时候我也不确定,但是我遇到一些人,觉得他们做的事情特别有意思,我也想做,甚至想变成他们,然后我就会发现,这可能就是我想追求的那种很理想的状态了。” 杜素娟也在书中说,其实这也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最激励人的地方。它让你看到了一个叫做思特里克兰德的人,它让你看到存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它有很大的力量,甚至会让你不在意生老病死,不在意贫穷,不在意孤独。可能很多人都还没体验过这样的一种状态,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让我们相信这是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有可能找到和体验到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找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