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6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约请了赵珩、陈徒手、胡文辉、严锋、谭伯牛等近二十位当代知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考订周详,见解通达,道人之所未言,成此《掌故》之书。
从内容材料上而言,这些掌故或亲闻亲历,或考订有据,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
如发生在1965年的《兰亭》论辩,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朱铭先生的《天下一高吾许汝——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作》,便是通过往还书札、诗笺等资料,来考察章士钊与高二适二人的交往和他们在《兰亭》论辩中的进退出处。
又如读书界皆知钱锺书先生曾戏赠黄裳先生一联“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此“甜姐儿”当指著名电影演员黄宗英,即黄裳先生同窗好友黄宗江先生的小妹。这一段青年男女的往事,乃经励俊先生《江南遗梦似风烟——记黄裳与黄宗英》一文拈出,细细索隐,跃然纸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天下一高吾许汝——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作
- 会看高亭出一头
- 天下一高吾许汝
- 兰亭不见见高亭
- 惟望书家噪一高
- 从溥雪斋到启功:松风画会旧事
- 一
- 二
- 江南遗梦似风烟——记黄裳与黄宗英
- 一
- 二
- 三
- 不够知己:温源宁与胡适交恶内幕
- 忆侯官严不党先生
- 一
- 二
- 三
- 金克木与沈仲章:难忘的影子(一)
- 《忘了的名人》中的非名人沈仲章
- 学外语小史
- “新疆话”夜班
- 三个小问题
- 到底哪种语言?
- 陈寅恪第一次出国考——陈寅恪诗补笺之一节
- 和鲁迅一起赴日
- 留日同学哪几个
- 同学徐某和刘某可能一度被冒名顶替
- 谁可能冒名顶替呢?
- 在日本一个月,“东游”还是“留学”
- 陈诗余笺
- 梁鸿志的刺蒋诗及其他
- 一
- 二
- 三
- 翁一鹤的几种纪事诗
- 一
- 二
- 三
- 《石语》中人曾履川
- 一
- 二
- 三
- 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
- 我的爷爷严春阳
- 一
- 二
- 三
- 无处可寻的《铁窗百日记》——张季鸾首次系狱考
- 铁窗百日之由来
- 未见《雅言》有刊载
- 当事之人如是说
- 七十二天怎么算
- 祸起北京戒严令
- 北京《民立报》之厄
- 季鸾下狱及其他
- “文革”期间北京出题考教授小记
- 一
- 二
- 三
- 四
- 穆彰阿写真(一)
- 家世与早年
- 城西文社
- 高罗佩的迷宫图,丁月湖的印香炉
- 一
- 二
- 三
- 四
- 木犀轩藏书两次夭折的售卖
- 一
- 二
- 三
- 艺林烟火录
- 史家重今学
- 白话妙处
- 沙孟海文章手笔
- 钱锺书擅书札
- 张伯驹题耿莹画
- 上海文管会委员思想记录
- 董桥自制稿纸
- 安思远藏画
- 李一氓亲力亲为
- 叶恭绰驳郑振铎
- “此公字很值钱”
- 朱季海答柳曾符书
- 俞平伯作易字联
- 葛鸿桢爱茶如命
- 张昕若“艺苑之光”
- 方介堪不可须臾无香烟
- 名家品题魏氏印泥
- 京沪艺术家往来之密
- “北京近震况如何”
- 陈、谢交恶缘由
- “掌故”漫话
- 一
- 二
- 三
- 编后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