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8千字
字数
2019-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及绿色化学和化工的基本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绿色化学与化工基础。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化工、环境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环境
- 1.1.1 基本概念
- 1.1.2 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 1.1.3 环境系统的组成
- 1.2 环境问题
- 1.2.1 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 1.2.2 环境问题的实质
- 1.3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 1.3.1 环境污染
- 1.3.2 环境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转化
- 1.3.3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3.4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1.4 环境科学
- 1.4.1 环境科学的内容及任务
- 1.4.2 环境科学的分科
- 1.4.3 环境工程学
- 1.5 环境保护
- 1.5.1 环境保护的内容和任务
- 1.5.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 2.1 生态学基本原理
- 2.1.1 生态学的定义、任务
- 2.1.2 生态系统
- 2.1.3 生态系统的组成
-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5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
- 2.1.6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影响
- 2.2 人口与环境
- 2.2.1 人口概况
- 2.2.2 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 2.3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2.3.1 土地资源
- 2.3.2 人口、粮食和耕地
- 2.3.3 我国的土地资源
- 2.4 能源利用与保护
- 2.4.1 能源的分类
- 2.4.2 世界及我国的能源消耗
- 2.4.3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 2.4.4 清洁能源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3.1 大气结构与组成
- 3.1.1 大气结构
- 3.1.2 大气的组成
- 3.2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 3.2.1 大气污染
- 3.2.2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 3.2.3 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3.3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扩散
- 3.3.1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3.3.2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下垫面的关系
- 3.4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3.4.1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危害
- 3.4.2 综合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 3.5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简介
- 3.5.1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 3.5.2 低浓度SO2废气的治理
- 3.5.3 硫化氢的控制
- 3.5.4 氮氧化物的控制
- 3.5.5 废气中汞的控制
- 3.5.6 氟化物的控制
- 3.5.7 含氯废气的治理净化
- 3.5.8 有机废气的治理净化
- 3.5.9 汽车尾气的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 4.1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 4.1.1 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 4.1.2 水污染指标
- 4.2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 4.2.1 无机无毒物
- 4.2.2 无机有毒物
- 4.2.3 有机无毒物
- 4.2.4 有机有毒物
- 4.3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 4.3.1 物理法
- 4.3.2 化学法
- 4.3.3 物理化学法
- 4.3.4 生物法
- 4.3.5 污水处理流程
- 4.3.6 污泥处理、利用与处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 5.1 概述
- 5.1.1 固体废物的定义
- 5.1.2 固体废物的现状
- 5.1.3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 5.1.4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 5.1.5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则
- 5.2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 5.2.1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
- 5.2.2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技术
- 5.2.3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 5.2.4 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 5.3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回收利用
- 5.3.1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原则和基本途径
- 5.3.2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实例
- 5.4 城市垃圾的处理
- 5.4.1 城市垃圾的分类、特点和性质
- 5.4.2 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管理
- 6.1 概述
- 6.1.1 环境管理的含义
- 6.1.2 环境管理的内容
- 6.2 环境保护法
- 6.2.1 环境保护法的定义
- 6.2.2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
- 6.2.3 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 6.2.4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6.3 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 6.3.1 “三同时”制度
- 6.3.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3.3 环境保护税制度
- 6.3.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6.3.5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6.3.6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 6.3.7 排污许可制度
- 6.3.8 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制度
- 6.3.9 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 6.4 环境标准
- 6.4.1 环境标准体系
- 6.4.2 环境标准的制定
- 6.4.3 环境标准的使用
- 6.5 环境监测
- 6.5.1 环境监测体系
- 6.5.2 环境监测的分类
- 6.5.3 环境监测的原则
- 6.5.4 环境监测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
- 7.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7.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7.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 7.1.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7.2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0系列标准)
- 7.2.1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
- 7.2.2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意义
- 7.2.3 ISO 14001标准
- 7.2.4 ISO 14000的运行模式及基本要点
- 7.3 清洁生产
- 7.3.1 清洁生产的由来
- 7.3.2 清洁生产的概念
- 7.3.3 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 7.3.4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 7.3.5 ISO 14000与清洁生产
- 7.4 循环经济
- 7.4.1 循环经济的概念
- 7.4.2 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及理念
- 7.5 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
- 7.5.1 生态工业的概念
- 7.5.2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原则和内容
- 7.5.3 生态工业园国内外范例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绿色化学与化工基础
- 8.1 绿色化学与原子经济性反应
- 8.1.1 绿色化学的定义
- 8.1.2 绿色化学的研究原则
- 8.1.3 原子经济反应
- 8.1.4 常见有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分析
- 8.1.5 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
- 8.2 无毒无害反应剂和溶剂
- 8.2.1 无毒无害的反应剂
- 8.2.2 无毒无害的溶剂
- 8.3 环境友好催化剂
- 8.3.1 催化剂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 8.3.2 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剂
- 8.3.3 相转移催化剂
- 8.3.4 生物酶催化剂
- 8.3.5 光催化剂
- 8.4 可再生的物质资源
- 8.4.1 生物质—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 8.4.2 生物质资源利用应用实例
- 8.5 绿色化学产品
- 8.5.1 绿色化学产品的定义
- 8.5.2 设计绿色化学产品的基本原则
- 8.5.3 绿色化学产品的实例
- 8.6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 8.6.1 设备强化技术
- 8.6.2 过程强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化工社)成立于1953年1月,是一家具有突出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出版社。化工社坚持“服务读者、面向市场、立足化工、传播科技”的出版宗旨,秉持“严谨、创新、合作、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出精品、树品牌、创高效”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出版领域涉及专业图书、科技教材、大众读物以及科技期刊、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等几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