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于忧患,长于争议,成于反思:一部深圳史,就是一部成长史。

内容简介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了,深圳故事不再简单。深圳的历史越挖越深,深圳的社会越来越繁复,不分枝叶地描述,可以汗牛充栋,化繁为简的叙说,妙在沙里淘金。

因特虎智库老亨的这部《深圳传》,有着独特研究视角和草根式的叙事范式,以十数个选点,囊括深圳宏大叙事:深圳何来?改革何谓?开放何所得?经济何以兴?科技何以领先?文化何以有新意?未来何以值得期许?皆借典型事例,条分缕析,周详解说。篇幅不甚长,当详则尽详;史料极其丰富,写意亦写情。

内容和写法上,甩开了传统编年、纪事和传记的正史写法,以散文笔法做传,抓住深圳40年历程中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细节,关注民间,解剖案例,切换角度,提炼特质,发掘情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学问深圳别有径
  • 探寻“深圳繁象背后的隐义”
  • 开篇 因特虎往事:一切与深圳有关
  • 第1章 深圳不是一天建成的
  • 第2章 蛇口改革:4分钱的事
  • 第3章 深南大道,为什么越走越宽?
  • 第4章 二线关外的“世界工厂”
  • 第5章 土地拍卖“第一槌”
  • 第6章 中国电子第一街
  • 第7章 华为的“人黄金”
  • 第8章 腾讯的“秘密花园”
  • 第9章 大疆:未来已来
  • 第10章 深商豹变40年
  • 第11章 大家乐,才是真的乐
  • 第12章 “大芬丽莎”的微笑
  • 第13章 为文人造个海
  • 第14章 读书是高贵的
  • 第15章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 第16章 因特虎深圳札记:文学意象里的深圳
  • 第17章 因特虎深圳札记:深圳人——融合岭南三大民系
  • 第18章 因特虎深圳札记:深圳学派如何炼成?
  • 第19章 因特虎深圳札记:深圳绅士、淑女及其他
  • 第20章 因特虎深圳札记:东海岸的深圳想象
  • 特别篇一 深圳的“蒙特卡洛”往事
  • 特别篇二 深圳:北方文化的南方“飞地”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亨著.《深圳传》

    40 年来,深圳积淀了一批文化研究成果,在当今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于深圳特区成立 30 周年之际诞生的《深圳十大观念》,来自民间,风行天下,被誉为总结梳理深圳改革开放 30 年历程的 “精神史” 和 “心灵史”,铭刻着深圳人乃至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征程中的集体记忆。“深圳观念” 与 “深圳速度” 成为两个以我们这个城市冠名的时代产物。2019 年、2020 年分别是深圳建市 40 周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40 周年,各种历史回顾和学术总结层出不穷,这是深圳精神升华的新机缘,也是深派学问长进的新机缘。老亨的《深圳传》是这种机缘的见证,并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格式引文:【老亨著。深圳传】紫云千阅.2021:4.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nYZIBGfFaYKrvT7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摘抄 1,骆锦星他们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法子,叫 “补偿贸易”—— 深圳出地,港商出钱,合作建房,利润分成。但这毕竟是违反宪法的,为了找到一些依据,骆锦星还专门找到《列宁选集》“住宅问题” 一节,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说:住宅、工厂等,至少是在过渡时期未必会毫无代价地交给个人,或协作社使用。同样,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 —— 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 —— 转交给社会。骆锦星把这个想法汇报给市委领导,领导也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还说过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你们就先干着试试看吧。2,大致说来,深圳的第一步是发展 “三来一补” 初级加工业:香港、台湾的资金、技术、成套设备、成熟的海外市场、成体系的企业管理经验与内地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在深圳结合到了一起,创造了深圳经济奇迹。深圳的第二步,是以电子技术升级制造业:上步工业区成建制地引进电子工业,形成了强大的电子产业配套。深圳电子产业基础之扎实,产业链之坚实,产品迭代更新能力及市场辐射能力之强大,使其一举实现对香港制造业的反超。说到底,技术高不高、新不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升附加值、提高市场份额。深圳在承接港台制造业转移之后很快赶上了 IT 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深圳第二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吃的全是 IT 业的饭,挖的全是信息革命的角。深圳的第三步,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无论是逐渐脱离山寨的腾讯,还是一直强调自主研发的华为,都在不断加大投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开始成为深商的核心资产。3,任正非有一段著名的话:“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 如果说,在粗加工业,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在于廉价劳动力,那么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国知识员工的待遇较之国外同行则存在着更大的落差。这个巨大的成本落差被本身就是技术型知识分子的任正非瞅准了,他要在脑海中开发金矿,他在商海中发现了 “人黄金”。华为从成立之日起,看重的就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本。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在这四种牵引力中,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而资本则被搁置在牵引力之外。这是一种与传统资本理论完全相反的知本理念。4,深圳优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就在于它为各种人才和各色人等都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自我实现的广阔天地和选择余地,至少是提供了公平与效率这样一种观念。短短 40 多年中,深圳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的解放,人的思想的解放和潜能的释放,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5,在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刊登过的一篇文章认为:今天的个人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之所以成为这样,乃是继承了 20 世纪 60 年代的嬉皮士精神所致。正如深受嬉皮士精神影响的乔布斯所说,“电脑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非同凡响的工具,它就好比是我们思想的自行车”,自行车是流浪和叛逆的工具,它让人自由地抵达没有轨道的目的地。在电脑的胚胎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是一个四处飘扬着自由旗帜的混沌世界。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世界里一直崇尚并流行着 “自由平等,随心所欲” 的网络文化与精神,其内涵类似于嬉皮士文化。从乔布斯、杨致远、贝佐斯,到布林、扎克伯格、马斯克,在这些人的身上 —— 他们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 “美国人”,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东欧、俄罗斯或中国台湾的新移民 —— 无一不流淌着嬉皮士的血液,崇尚自由和 “不作恶”。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无止息的改变。毫无疑问,腾讯迄今为止完美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变化,但是下一刻的变化是什么?腾讯也不知道。

        1
        2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圳的崛起

        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背景,讲到四十年三代建设者扎根深圳茁壮成长的经历,到当地人文地貌发生的变化,及深圳究竟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什么。从华为的任正非,讲到了腾讯的李彦宏等著名企业创始人的初衷,和他们经历的痛处。从集体经济讲到了市场经济的艰难变革。由历史,人文,民俗风貌等多维角度构成的一部恢宏的我国初代经济特区史诗。读这本书,让我们理解集体经济到市场经济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艰难,看由国家背景,时代背景,人民观念,实际困难交织成的新事物怎样在中华大地萌芽生根。读这本书,让我们得以站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以审视总结客观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让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理解上世纪我们国家的人们和今天人们的差异,能理解改革开放在中国究竟代表着什么,从而理解整个一代人。环境造就人,选择大于努力,时势造英雄,天地人和,大势所趋。嗯,整个深圳的历史就是这么个脉络。

          3
          7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