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九个案例对英国城市进行研究,分析了城市更新关键性的主要政策、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争议。

内容简介

作为全球第一个完成高度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国家,英国的城市发展历来是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英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也为许多“后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照。本书是作者在对英国主要城市(特别是英格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文献、政策研究及案例分析所撰写而成。

本书主要聚焦于英国近30年以来的“城市复兴”时期,并主要基于城市设计的理论视点和实证框架。在本书的基本认知中,城市复兴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城市面貌全面提升的过程;其间,城市设计既是一种以塑造城市三维形态和公共空间体系为核心的技术工具,也是一种以调节空间利益和促进城市发展为任务的公共政策。

本书首先对近30年以来英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进行了概要式的回顾和框架式的评价,然后选取伦敦、利物浦、卡迪夫三座城市进行重点研究,一共呈现了9个全面深入的典例分析。其中英国的首都及全球城市伦敦占据了本书的主要篇幅,而利物浦及卡迪夫作为两个举足轻重的港口枢纽及典型的后工业化转型城市,也呈现出别具意味的研究价值。英国的经验表明:高品质的城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城市复兴的进程,而城市复兴的目标指向与内涵演化也会反过来促进城市设计的技术进步和政策演变。应该看到,英国的案例既是值得我们参照的典范,在很多方面也值得我们警惕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英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的概要式回顾
  • 1.1 背 景
  • 1.2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公共政策
  • 1.3 三个阶段的概要式回顾
  • 1.3.1 “新自由主义”与城市更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 1.3.2 “第三条道路”与城市复兴:20世纪90年代—2009年
  • 1.3.3 “后衰退时期”与伦敦经验:2010年至今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当雾霭远去——泰晤士河滨水空间的复兴
  • 2.1 大都市之河:起源、对城市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污染
  • 2.2 复兴的起步:泰晤士河综合治理
  • 2.2.1 第一阶段:1852—1891年
  • 2.2.2 第二阶段:1955—1975年
  • 2.3 复兴的深化:泰晤士河空间重塑
  • 2.3.1 滨水功能转型
  • 2.3.2 公共空间再造
  • 2.3.3 公共活动提升
  • 2.4 复兴的成就与挑战:泰晤士河开发概况与视景控制
  • 2.4.1 城区北岸
  • 2.4.2 城区南岸
  • 2.4.3 老港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塔记——圣保罗大教堂与泰特现代美术馆
  • 3.1 北塔:圣保罗大教堂
  • 3.1.1 历史概述:由穹顶统率的天际线
  • 3.1.2 当代挑战下的政策指引
  • 3.1.3 高层建筑发展
  • 3.1.4 周边项目:新交易巷一号
  • 3.2 南塔:泰特现代美术馆
  • 3.2.1 历史概述:由美术馆推动的城市更新
  • 3.2.2 内涵变迁:泰特一期
  • 3.2.3 社会话题:泰特二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去河的南边——碎片大厦兴建始末与争论
  • 4.1 兴建的背景
  • 4.1.1 “长高”的伦敦
  • 4.1.2 TOD的影响
  • 4.1.3 关于选址与高度的决策
  • 4.2 设计过程
  • 4.2.1 总体规划
  • 4.2.2 建筑形态
  • 4.2.3 混合用途
  • 4.3 碎片大厦对城市的影响
  • 4.3.1 视觉认知
  • 4.3.2 公共领域
  • 4.3.3 经济发展
  • 4.4 争 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突与共识——伦敦国王十字区更新计划
  • 5.1 更新背景与挑战
  • 5.2 实施过程
  • 5.3 更新结果
  • 5.3.1 历史建筑升级利用
  • 5.3.2 多元功能植入
  • 5.3.3 物质空间联通
  • 5.4 冲突与共识
  • 5.4.1 公众参与
  • 5.4.2 利益冲突
  • 5.4.3 谁主导的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公民空间”与“国家广场”——特拉法加广场的活力重塑
  • 6.1 特拉法加广场简介
  • 6.2 特拉法加广场曾经面临的问题
  • 6.3 更新动力:“世界广场计划”
  • 6.4 特拉法加广场改造的城市设计策略
  • 6.4.1 交通策略
  • 6.4.2 基于步行化的改造设计:空间句法
  • 6.4.3 提升空间品质:基础设施、街道环境及无障碍设计
  • 6.4.4 公众咨询与“鸽子广场”之争
  • 6.4.5 重塑国家广场的场所精神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保护与新生——考文特花园更新记
  • 7.1 考文特花园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 7.2 首轮更新:20 世纪 70—80 年代
  • 7.2.1 保护运动与权益博弈
  • 7.2.2 考文特花园行动区计划
  • 7.2.3 首轮更新的成效与评价
  • 7.3 第二轮更新:1995—2005 年
  • 7.3.1 更新需求与权力移交
  • 7.3.2 更新过程
  • 7.3.3 第二轮更新的成效与评价
  • 7.4 第三轮更新:2006 年至今
  • 7.4.1 总体规划
  • 7.4.2 商业运营
  • 7.4.3 第三轮更新的成效与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历程与争论——利物浦滨水区更新回顾
  • 8.1 利物浦滨水区更新背景
  • 8.2 三个更新阶段
  • 8.2.1 自上而下的滨水区物质环境改造(1980—1999年)
  • 8.2.2 城市竞争推动的滨水区形象打造(1999—2012年)
  • 8.2.3 私人投资主导的滨水商务区建设(2012年至今)
  • 8.3 争议与反思
  • 8.3.1 历史遗迹保护与城市更新开发
  • 8.3.2 市场投资与政府监管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从“煤炭大都市”到“首府卡迪夫”之一——卡迪夫中心区城市更新
  • 9.1 威尔士及卡迪夫城市更新概况
  • 9.2 卡迪夫中心区更新背景
  • 9.3 卡迪夫中心区更新的五个时期
  • 9.3.1 “现代主义式”更新(1964—1975年)
  • 9.3.2 “渐进式”更新(1975—1990年)
  • 9.3.3 “开发主导式”更新(1990—2007年)
  • 9.3.4 “规划先行式”更新(2007—2016年)
  • 9.3.5 区域重构、“快轨”与中央车站更新(2016年至今)
  • 9.4 总体评价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从“煤炭大都市”到“首府卡迪夫”之二——卡迪夫海湾区城市更新
  • 10.1 海湾区更新背景
  • 10.2 卡迪夫海湾城市开发公司(CBDC)
  • 10.3 海湾区更新内容
  • 10.3.1 更新策略与目标转变
  • 10.3.2 住房政策与海湾区住宅开发
  • 10.4 标志性项目与成果
  • 10.4.1 拦海堤坝
  • 10.4.2 劳埃德·乔治大街与周边住宅
  • 10.4.3 罗尔德达尔广场及周边地区
  • 10.5 本章小结
  • 附录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教材出版中心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历史久远的“双一流”综合性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艰苦中创业,在改革中奋进,在竞争中发展,形成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