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简要勾勒道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进程,揭示其内在规律。
内容简介
简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次生学科——道教文学(含道教文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道教文学形成和兴盛的诸多因素,探讨了道教文学盛衰的内在规律。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承载上述内涵:第一部分为总论,从宏观上探讨“道教文学”的基本品质及研究的方法,指出宗教与文学的同源同质的本质关系,将“玄想”定为中国道教文学的民族特色。第二部分为“汉魏六朝篇”,探讨早期道教衍生的道教文学的基本特征,早期道教文学思想对道教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玄学、神仙学说对道教文学的影响,早期道经造作时期诸多道经文体的义界,凡此种种,都说明道教文学在其形成产生之时的历史面貌。第三部分“隋唐两宋篇”,主要揭示佛学、理学、仙学共同作用下的道教文学的历史情景,揭示了唐宋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道教文学“真相”,反过来,道教又反作用于唐诗宋词,为唐宋文学研究别开新面。第四部分“辽金元明清篇”,随着道教的式微和回光返照,道教文学也走到了她的黄昏晚景,全真教文学以抒写“真”、“性”为使命,回归老庄的朴素,元明清道教散文以语录体为主,此时道教骈文的衰微已是公开的历史事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总论
- 一、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学科知识要求
- 二、宗教与文学的玄想契合
- 第一章 汉魏六朝道教文学创作与思想的孪生关系
- 第一节 早期道教对“文”的认识
- 一、《老子想尔注》的邪文观
- 二、《太平经》宗教视角下的文的阐释
- 第二节 魏晋道教文人创作与文论
- 一、竹林七贤对于魏晋神仙道教文化的诗性阐释及其贡献
- 二、葛洪仙学理论影响下的文学创作观和风格论
- 第三节 南朝道教文学与艺术
- 一、南朝道经分类上将文学、宗教与品鉴三元合一
- 二、南朝道教灵宝斋醮仪式的文艺象征与戏剧表演
- 三、汉魏六朝仙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二章 隋唐两宋道教文学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道教、仙学、诗学
- 一、隋代道教文学创作倾向的仙圣合一和神仙意象化
- 二、仙学、韩李诗风、苏黄诗学
- 第二节 南宋道教文学创作的理性化
- 一、理学与南宋道教诗歌创作之关系
- 二、南宋道教文学思想中的爱国情怀
- 第三章 辽金元明清道教文章与文化
- 第一节 金元道教文章与文化互动
- 一、传统骈文对辽金道教文章创作的多元渗透和影响
- 二、金元道教人士碑志体散文的文化价值考察
- 三、金元文人与河北太一教的文化互动
- 第二节 元明清道教文章的形式与内容
- 一、全真教散文宗教叙事的结构模式
- 二、明代道教散文的崇儒倾向及其生成
- 三、中国古代道教语录体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 参考文献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