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52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了解中国古代石刻历史,掌握石刻铭文释读、辨伪鉴定。
内容简介
本书概观性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石刻的类型及其演变、古代石刻的存留及发现情况、历代石刻的研究情况以及石刻铭文的常见体例,总结归纳了石刻铭文应当如何释读、石刻及其拓本如何辨伪鉴定等,是一部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古代石刻的基础著作。
本书1997年曾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此次为增订本,增加内容逾倍,增加图版200多幅,随文插入,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和直观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初版前言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石刻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器物附属刻铭
- 一、舍利函铭
- 二、石棺刻铭
- 三、石屏风与石床题铭
- 第二节 建筑物附属刻铭
- 一、石阙
- 二、神道柱
- 三、黄肠石
- 四、石柱与柱础
- 五、经幢与墓幢
- 六、塔与石浮图
- 第三节 艺术雕刻附属刻铭
- 一、画像石
- 二、造像题记
- 第四节 专用文字石刻
- 一、刻石和碣
- 二、摩崖
- 三、碑
- 四、墓志
- 五、经版及各种佛教刻经
- 六、买地券与镇墓券、镇墓石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石刻的存留与发现
- 第一节 先秦石刻
- 第二节 秦代与西汉的石刻
- 第三节 东汉石刻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石刻
- 第五节 隋唐石刻
-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元及明清石刻
- 第三章 历代的石刻研究情况
- 第一节 汉代至清末的石刻研究
-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石刻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石刻研究
- 第四章 石刻铭文的释读与常见体例
- 第一节 石刻文字的书体
- 第二节 释读石刻文字的基础——古文字学
- 第三节 汉唐之间异体字的流行状况
- 第四节 石刻异体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 第五节 石刻文字的常用释读方法
- 一、根据其他文字材料及字书释字
- 二、根据铭文本身前后语义释字
- 三、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释字
- 四、利用古代文史典故知识释字
- 五、利用地名、官名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姓、名、字号等体例特点确认异体字
- 六、结合石刻铭文本身的常见格式与体例等特征来释读文字
- 第六节 石刻铭文中常见的基本文体写作体例
- 第七节 碑志中涉及的古人世系、记时方式与用典
- 一、关于姓氏族系
- 二、关于记时
- 三、石刻中常见的文史典故
- 第五章 石刻及其拓本的辨伪鉴定与编目整理
- 第一节 辨伪与断代
- 第二节 石刻拓本的鉴定
- 第三节 石刻与拓本的编目整理
- 第四节 附录
- (附录一)新旧伪造各代石刻 马子云(摘自氏著《碑帖鉴定浅说》)
- (附录二)《八琼室金石祛伪》所收伪石刻目录 陆增祥
- (附录三)《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附伪志(包括疑伪者)目录
- 增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