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关于生活琐碎的回忆录,生活中这些事,让你喷饭,另一些事,令人心酸。

内容简介

《我在故宫看大门》作者维一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到内蒙古农村种庄稼,又到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来,回到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革”结束后,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又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

《我在故宫看大门》是作者“发掘”自己记忆残片的一组文章,不光是“我在故宫看大门”:“拎在手中的家”因“外事”需要而添置了大衣柜,手摇唱机和好友慷慨相借的唱片,自己组装“无线电”(收音机)的门道,知识青年“扒车”(今天叫“蹭火车”)的道道儿,云南吃马肉的学问,“文革”刚结束时的“内部电影”,淘旧书的荒唐事;还有北京四中的“先生”称谓的讲究,儿时的朋友,王世襄先生的“锡庆门行走”,和张光直先生一起回忆母校的老师,冯爷的外语和学问……一些事,让你喷饭,另一些事,令人心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 湖南与上海
  • 拎在手中的家
  • 老章和小章
  • 柳雯姐
  • 蛮仔
  • 冬至日读《湘潭黎氏家谱》
  • 北京四中的“先生”
  • 扒车
  • 吃马肉的经验
  • 我不怪门合同志
  • 我在故宫看大门
  • 再忆“锡庆门行走”
  • 诫 器
  • 6V 6
  • 派克金笔
  • “安能吾得” ——兼忆京城的“委托行”
  • 我的“灵格风”
  • 前后“点绛唇”
  • 淘书最忆是荒唐
  • “内部电影”
  • 旧事重提:“废除高考制度”
  • 忆光直先生
  • 忆冯爷
  • 樊洋人
  • 风雨如晦忆故人 ——我所知道的俞伟超先生
  • 望之先生二三事
  • 洋镜头里看中国
  • 开封犹太教“脱拉”的流散 ——有感中国开封犹太人聚落的凋零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访荫余堂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在故宫看大门》算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录吧,将学生的时代、文革的经历、内蒙古种庄稼、西双版纳种橡胶...... 再到后来的回北京学习、故宫博物院看大门等记忆残片,如串珠一般联起来。书中,有快乐到让你喷饭,也有让人心酸到沉思的内容。整体来说,作者的文笔属于俏皮风趣型的,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平淡诙谐的语气却讲述了波澜壮阔、悲喜交加的真实人生!里面对很多或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故事的回忆弥足珍贵。能够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心胸舒朗的人,后来他与北岛等共同编成的《暴风雨的记忆 — 北京四中》也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己在北京从小长大的历史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