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张大春的字里人生,见字,如见故人来。

内容简介

自认没有散文行世资历的张大春,六年前接下《读者文摘》的专栏邀请,起因于他愿意学习前辈梁实秋先生当年在该刊主持的专栏“字词辨正”,借着重新辨识文字,写字词源起故事,同时为这个时代没落的汉字文化尽力。

本书收录的四十六篇说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得胜头回”,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字相逢的风景、际遇,后文便是关于汉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甚至延伸变化:人若宽心不怕“肥”、“醉”里乾坤大、“旅”字的长途旅行……

字与词,在时间的淬炼之下,已经不只是经史子集里的文本元素,更结构成一代人鲜活的生命经验;作家往往回到最初学习或运用这些字词的情境之中,把那些和生活事实熔铸成一体、又可能随风而逝的字词一一揭露、钻探、铭记。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走过一回;但是字却将之带回来无数次——只要你愿意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见字如见故人来
  • 壹 见自我
  • 别害怕!每个字都是文言文
  • 礼是礼、貌是貌,因貌而知礼
  • 无所用心,不如博上一把
  • 人若宽心不怕肥
  • 醉里乾坤大
  • 歧路之羊何其多
  • 赛季开门
  • 人生勇敢果艰难
  • 病字仍须识字医
  • 一个小宇宙
  • 魔与骗的欺迷之障
  • 纷纭众说到繁春
  • 应知痴字最深情
  • 天下的妈妈一样说
  • 一字多少周折
  •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 贰 见故人
  • 关于龙,我们有些误会
  • 英雄不与常人同
  • 蛇龙百变岂虚与?
  • 认栽?认认这个灾
  • 信不信由你
  • 慈悲的滋味
  • 母,除了伟大,还有很多
  • 咬牙切齿说分明
  • 食之为德也,美矣
  • 瘦比南山猴
  • 冰与寒,漫长的历程
  • 提壶醒眼看人醉
  • 相邻两字是天涯
  • 风中之竹开口笑
  • 旅字的长途旅行
  • 工夫就是真功夫
  • 幽默之余妙趣多
  • 相邻幽菌亦天涯
  • 叁 见平生
  • 你什么控?我赞了!
  • 爱的光谱何其宽广?
  • 一个亲爹天下行
  • 养生之道道无穷
  • 落籍东风不藉春
  • 神,不假外求
  • 鬼是人的无知?
  • 蹄痕犹在鞭风里
  • 一丝鼻息万般情
  • 非说清楚不可
  • 甘心说得甜滋味
  • 老有所归
  • 附录
  • 我读与我写
  • 论书五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灵魂

    张大春讲 “汉字”,值得细看,慢读。讲些题外话,当年去台军队中,山东人最多,山东孔子故乡,传统中国味道最浓的地方,流落到南方岛屿,牵系的是 “汉字”,汉字应该是世界上唯一还在运用的象形文字,其他国家都是实用注音文字,按照常理文字反映的是语言,为了沟通,当然应该是注音的,所以现在如果听阿拉伯语或梵语对经文的吟诵,虽然听不懂意思,但能听出美妙的韵律,所以其他民族的语言适合歌唱,而中文是画,需要 “看” 出旋律,宋词当年是流行歌词,现在旋律已经失传,中文语言的音调几千年改变了很多,但不同口音地区的人,都能 “阅读” 出画面,因为是 “画” 便于信息浓缩放送。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来了,你还认得吗?

      本书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写的又一本关于识字的书。之前看过《认得几个字》,就被他与家中俩小儿的精彩互动和深厚的文字学功底所吸引。本书依然延续他一贯的水准,博古通今,趣味盎然。这本书脱胎于他在《读者文摘》国际中文版的 “字词辩证” 专栏稿。张大春想 “为汉字辨识教育略尽绵薄之力”,于是就承接下了梁实秋先生当年在这本刊物上主持的专栏。他介绍,梁实秋的 “字词辩证” 每次都刊登十个选题,让读者从四个答案里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这十道题中,答对三道及以下为 “劣”,能答对五、六题是 “可”,答出七、八题的就是 “好” 或 “佳”,而若答对九题以上的,就是 “优”。他很谦虚的说自己一直都是 “可” 或 “劣”,从没得过 “佳”。也许这促成他对文字更大的兴趣吧!本书依然保留了这个传统,每篇文章最后都有十道题目等着你去解答,当你读完文章再去答题,就会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了。为啥叫《见字如来》呢?作者说这和佛教没有半毛钱关系。“如” 是好像;“来” 是来了、接近。《见字如来》就是字面本身的意思,看一个字,就好像看到这个字背后所启迪的生命记忆来了。他把每篇文章分成两块,一块写自己的故事(与字有关),一块写字的来历。从他与字的关系中见生命 “如来”。话不多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看的小书,在其中你能见某些历史的尘埃,或顽强的留存下来,或随风而逝散落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或改头换面早已失去昔日容颜…… 它在说:“我来了,你还认得吗?” 摘取书中一隅:🛐字与词,在时间的淬炼之下,时刻分秒、岁月春秋地陶冶过去,已经不只是经史子集里的文本元素,更结构成鲜活的生命经验。当一代人说起一代人自己熟悉的语言,上一代人的寂寥与茫昧便真个是滋味、也不是滋味了。我始终没有忘记余英时先生说 “茅房” 二字的时候,顺口而出,无比自然;显然年轻人听来一时不能入耳,恐怕也无从想象:茅房就是 “W.C.”,更无从明白茅茨、茅厕之窳陋建筑究竟如何设计使用。🛐我眼看着将近两年来的汗水白流,颇有刘玄德 “髀肉徒增” 之叹。然而,继续运动下去的意志消磨殆尽,只觉得生而不做楚臣楚姬,为什么要为他人之悦目而斤斤计较自己的日益宽肥呢?在那首诗后面,我写了一行小跋:大丈夫何患无腰?写罢了才发现,腰字写错了 —— 我写成一个 “月” 字偏旁。🛐由于羊性和顺,予人以安详平静之感,古人便用这个物种来征兆人间顺遂安好的处境,羊字遂与 “祥” 字相通。这个通假的习惯,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溯其源,羊是主要的肉食材料,味甘而厚,以羊字为部首的常用字,也多具备美好、合宜、爱慕的意思,像 “美”“义(義)”“羡” 等皆是。就连日后转化成耻感的 “羞” 字,原本也是指美好的食物,即珍馐之 “馐” 的本字。大凡与脂肥油厚有关的意象,都有羊的加持。以 “羊” 建构出来的日常语汇之中,大概只有 “羊羔利” 不为人所喜 —— 那是高利贷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时下也很少人使用了。

        转发
        4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