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重磅推荐」陈嘉映直面“哲学”的系统之作,看哲学家如何讲道理。

内容简介

道理,内在地连通我们和世界;哲学,即是以说理的方式达乎道。

《说理》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直面“哲学”本身的系统之作。也是陈嘉映先生少有的系统著述。

抛开哲学发展的历史和思潮流派,陈嘉映在这本书中,回到“哲学”本身——哲学就是穷理,即从一个道理追向另一个道理——从哲学的概念开始,到哲学所用到的工具即语言、概念、语法和逻辑,再到论证、言说、表达的过程,从而追寻事情的本身和道理的尽头。哲学是一个动词,是一个穷尽道理的过程,本书即致力于完整、系统地探求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不同于一般哲学书籍重在传授有关哲学的知识,这本书所要呈现的是哲学的精神和以哲学的精神追寻道理的实践方法。

陈嘉映先生的讲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哲理丰沛,对于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概念的论断,真可谓深刻透彻、发人深省,对中西哲学典故信手拈来,真正是明白晓畅、融会贯通。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说明
  • 序言
  • 第1章 哲学之为穷理
  • 1.1 哲学是什么
  • 1.2 好道与说理
  • 1.3 行止与言说依乎道理
  • 1.4 哲学大致就是穷理
  • 1.5 默会道理与明述道理
  • 1.6 道理在言说中成形
  • 1.7 成形者与未成形者是同一个吗?
  • 1.8 因事说理和离事说理
  • 1.9 寓言
  • 1.10 拈花一笑
  • 1.11 讲出了什么道理?
  • 1.12 同一个道理的不同表述
  • 1.13 命题不是道理的绝对表述形式
  • 1.14 同一者可言说吗?
  • 1.15 烹小鲜与治大国
  • 1.16 道与术
  • 1.17 道的位置
  • 1.18 凿与虚
  • 1.19 “按道理说”
  • 1.20 大道立身
  • 1.21 道、理、道理
  • 1.22 道理、理、道、说理这些词怎样译成英文?
  • 1.23 道理不是自然规律
  • 1.24 所以然或前因后果
  • 1.25 机制还原
  • 1.26 思辨理论
  • 1.27 然与所以然
  • 1.28 哲学通过穷理达乎道
  • 1.29 穷理与常理
  • 1.30 自然理解
  • 1.31 非常之事与非常之理
  • 1.32 系统说理
  • 1.33 贯通
  • 1.34 建筑与网络
  • 1.35 体系需要生活世界的支撑
  • 1.36 统一思想就是没思想
  • 1.37 哲学作为对话
  • 1.38 初级反思与哲学之为治疗
  • 1.39 中西哲学的区别
  • 第2章 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
  • 2.1 语言转向
  • 2.2 语言或概念 vs. 事质
  • 2.3 反形而上学
  • 2.4 “眼睛是什么?”有两层意思
  • 2.5 “语义学上的发现”
  • 2.6 语言中凝结着根本的道理
  • 2.7 在种种精神客体中,语言何以高标特立
  • 2.8 说话只是为了让人懂,行为不是这样
  • 2.9 哲学检视我们怎样说到世界
  • 2.10 唯语言能论证
  • 2.11 概念考察
  • 2.12 概念考察的日常缘起
  • 2.13 概念考察之为知
  • 2.14 概念与道理
  • 2.15 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 2.16 概念考察与语词分析
  • 2.17 日常语言作为证据的优越性
  • 2.18 概念考察之为“科学”
  • 2.19 不是“语言学转向”
  • 第3章 “哲学语法”
  • 3.1 维特根斯坦使用“语法”一词的大致情况
  • 3.2 维特根斯坦论语法与逻辑的区别
  • 3.3 逻辑/语法vs. 经验的两分与“中间地带”
  • 3.4 维特根斯坦评说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之同
  • 3.5 维特根斯坦评说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之异
  • 3.6 研究者论两者的区别
  • 3.7 形而上学与语法任意性
  • 3.8 任意性的限制,自治性
  • 3.9 工具与实践的自治性
  • 3.10 复杂工具
  • 3.11 对应与“负责”
  • 3.12 自然事实的不同角色
  • 3.13 使用者与研究者
  • 3.14 游戏规则
  • 3.15 “规则”,烹饪与象棋
  • 3.16 “用法”,棋规与棋理
  • 3.17 约定与道理相交织
  • 3.18 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1)
  • 3.19 规则与道理
  • 3.20 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2)
  • 3.21 “深层语法”
  • 3.22 哲学语法与普遍道理
  • 3.2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论理词与论理
  • 4.1 长篇论理
  • 4.2 论理词
  • 4.3 故事与论理
  • 4.4 移植词
  • 4.5 大多数现代汉语论理词是移植词
  • 4.6 移植词的汉化
  • 4.7 移植词带来的困扰
  • 4.8 移植词与“中国哲学”
  • 4.9 论理词作为论题名称
  • 4.10 两个层级间的跳跃
  • 4.11 论理词用来明确标识两分
  • 4.12 论理用法更准确吗?
  • 4.13 新概念与旧语词
  • 4.14 新概念和旧词原来的含义是怎样联系的?
  • 4.15 真义,“知行合一”
  • 4.16 改变本义或不改变本义
  • 4.17 “本真术语”
  • 4.18 被考察的语词和用来考察的语词
  • 4.19 语词考察和用语词来论理
  • 4.20 科学术语
  • 4.21 语词的理论负载
  • 4.22 论理词与日常语言
  • 4.23 语词“真义”与唯一理论
  • 4.24 一定要用论理词论理吗?
  • 第5章 感知与语言分析
  • 5.1 休谟与“感官感知”
  • 5.2 感觉资料理论
  • 5.3 语言分析方法
  • 5.4 应对语言分析攻势
  • 5.5 “日常语言作为起点”
  • 5.6 “过度概括”和“简单两分”
  • 5.7 自然语词与概括层次
  • 5.8 概括与说理
  • 5.9 两分与分类
  • 5.10 我们看见的是什么?
  • 5.11 感知、“感官感知”、“五官”
  • 5.12 五官之觉 vs. 内感知
  • 5.13 视觉 vs. 触觉
  • 5.14 感觉语词的错综联系
  • 5.15 看上去与实际所是
  • 5.16 证据—结论模式
  • 5.17 生理—心理感知理论与感觉资料理论
  • 5.18 看见图案的周边情况
  • 第6章 亲知与观念
  • 6.1 有感之知
  • 6.2 亲知的丰富性
  • 6.3 浅知深知
  • 6.4 two hundred and sixty thousand
  • 6.5 知道与理解
  • 6.6 你怎么知道她是你妈妈?
  • 6.7 笼统所知
  • 6.8 观念与观念体系
  • 6.9 缘虚假的观念行动
  • 6.10 何不跟着感觉走?
  • 6.11 观念批判
  • 6.12 观念批判与概念考察
  • 第7章 看法与论证
  • 7.1 μετὰ λóγου ἀληθῆ δόξαν ἐπιστήμην εἶνι
  • 7.2 说理—论证,证实,证明
  • 7.3 为什么要带有说理—论证?
  • 7.4 抬杠
  • 7.5 论证只是装饰?
  • 7.6 没有事先看法的推论
  • 7.7 从自明者开始推论
  • 7.8 树上十只麻雀
  • 7.9 形式推论与框架
  • 7.10 直觉
  • 7.11 灵感
  • 7.12 《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 7.13 看法与偏好
  • 7.14 看法的厚度
  • 7.15 论证的结构不是看法的结构
  • 7.16 假如《静静的顿河》是外星人所著
  • 7.17 不被说服与终极理据
  • 7.18 改变他人主张的诸多途径
  • 7.19 口服与心服
  • 7.20 论证求取所以然
  • 7.21 威胁、欺骗、利益之争
  • 7.22 不愤不启
  • 7.23 申辩式说理
  • 7.24 理据要多普遍?
  • 第8章 普遍性:同与通
  • 8.1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关心普遍性
  • 8.2 Universal和General
  • 8.3 理性的普遍性和经验的普遍性
  • 8.4 相对主义
  • 8.5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8.6 抽象普遍性
  • 8.7 关系共相
  • 8.8 稳定的共同点
  • 8.9 “内在规律”
  • 8.10 人必有一死
  • 8.11 普适性
  • 8.12 英语没有骈文
  • 8.13 翻译同一性
  • 8.14 从相通而不是相同来理解普遍性
  • 8.15 普遍性之为特殊性的注脚
  • 8.16 典范与本质
  • 第9章 事情本身与事实
  • 9.1 事实概念处在近代思考的核心
  • 9.2 事情与事实
  • 9.3 Happening
  • 9.4 树林与木材
  • 9.5 全部事实与相关事实
  • 9.6 复杂事实与原子事实
  • 9.7 从金星到星星不是确定事实
  • 9.8 事实的“分解”
  • 9.9 假象与事实
  • 9.10 确定事实的办法多种多样
  • 9.11 “终极不可怀疑的事实”和“没有事实”
  • 9.12 有待解释的事实
  • 9.13 突兀事实与平淡事实的相互转换
  • 9.14 事实是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
  • 9.15 同一个事实的不同说法
  • 9.16 是不是同一个事实的边缘情况
  • 9.17 事实独立是指不依附于特定立场
  • 9.18 雪和白有联系
  • 9.19 概念联系就是事物的一般联系
  • 9.20 确立一个事实属于哪种一般事实
  • 9.21 经验推理百密一疏,还需要证据
  • 9.22 事实对理论中立
  • 9.23 事实在情境中说话
  • 9.24 事实的说话方式
  • 9.25 减少语义联系
  • 9.26 转向事实的说话方式不是“换个说法”
  • 9.27 “成绩差”和“70分”哪个给出更多信息?
  • 9.28 印象有时比事实还重要
  • 9.29 理论上行与事实下行
  • 9.30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9.31 判断不是偏好
  • 9.32 工具性价值与价值本身
  • 9.33 墨迹作为赤裸裸的事实
  • 9.34 价值中立
  • 9.35 所知与知者相连
  • 9.36 社会科学
  • 9.37 穷理尽性
  • 本书所引著作名称缩写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懂,是读书最畅快的事

    《说理》是我 2020 年解读的书里,最难读的一本。说它难,不是因为文字。罗老师说这本书是 "真佛只说家常话",确实,再深奥的哲学问题,陈老师都能用平实的语言,日常的经验把它说得很清楚。那它难读在哪儿呢?首先,它难在贯穿全书的那条缜密的逻辑线,一定不能跟丢。陈老师说,哲学是穷理的过程,就是一个问题追着一个问题,他这本书,就是一趟穷理的思维冒险,从道理是什么,到什么是说理,到怎么说理,再到说理难在哪里,说理是为了什么,读下来,就像解九连环,环环相扣。其次,它难在你时时会想要停下来,反问一下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在一次采访里,陈老师曾经说过,道理就在个人的精神生活和世界的精神课题相通的地方。如果说这本书是一张平面图,读的时候,你必须要时时想象路边真实的风景,还得想象那个正在按图索骥的自己,这样,才能逐渐理解这本书想要说什么。这种难就像辣,是一种痛觉,痛过之后,才觉得爽。难懂,是读书最畅快的时候。

      11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都是由极短的小讨论组成的大书

      实在没能力评价这本书,也不知道该不该推荐,拿起放下很多次,有时候觉得很有启发,更多的时候有点茫然,有时候停了一段时间再拿起,感觉似乎能看懂了,不过这感觉持续不了多久。全部翻完,虽然确定不了思维差距是多少,只能大概有点模糊的感觉,下次再看可能会知道,总结一句话,对我来说难度实在有点大。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个人认为,这本书可以解决很多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的疑惑。特别是关于道理和语言的联系的讲述,令人印象深刻。他告诉我们,大多数哲学概念是从日常语言演变过来的。它们不是专门用来说理的,只是说理的时候用得很多,比如自我、平等这些词。 而且,在哲学说理的时候,它们的意思往往跟平时不太一样。弗洛伊德说的移情跟我们说的移情别恋,肯定不是一个意思;日常语言中的仁义,跟孔子说的仁义也不完全相同。这虽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是,讲哲学,又必须用到生活语言。这也同时在提示我们,我们现在讲的很多哲学的语言,都是来自西方语言体系的。比如事实、理论、主观、客观、原因等等,都是移植词。这就造成两个怪现象,首先,现代汉语的说理文章,就好像是在用一种准外语来写作。其次,我们很难在中国文化里做概念考察,比如宗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但是宗教是移植词,一旦考察这个概念,我们就会追到西方哲学、追到西方文化去了。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或者说指导我们,探索如何从自己文化的视角去写哲学,以及是否可以探索出一条如何能够更好地用本土文化去理解西方哲科思维的道路。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6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