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48千字
字数
201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韩建交20年来中国韩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内容简介
韩国研究二十年(五卷本)以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连续出版物《韩国研究论丛》为依托,精选论丛多年来的代表性论文,结集出版。分列文化卷、历史卷、政治卷、外交卷、经济卷五卷出版,体现了中韩建交20年来中国韩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韩国研究二十年(历史卷)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专题一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研究
- 从韩国独立运动看韩中关系与东亚的将来
- 国民党派系政治与韩国独立运动
- 韩国人在中国东北的抗日独立战争
- 睨观申圭植和中国革命党人的关系
- 蒋中正与韩国战后复国
- 论中国共产党与韩国临时政府的关系
- 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史料为中心
- 专题二 韩国古代史及中韩关系研究
- 朝鲜朝历史学与编纂学考
- 朝鲜八道建置沿革考
- 高丽时期的中国“投化人”
- 蒙(元)时期朝鲜半岛对中国的移民
- 朝鲜燕行使者所见十八世纪之盛清社会——以李德懋的《入燕记》为例
- 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
- 壬辰战争之际明朝与朝鲜对日外交的比较——以明朝沈惟敬与朝鲜僧侣四溟为中心
- 丁卯之役的交涉及战后金鲜的矛盾冲突探析
- 专题三 近现代韩国史及中韩关系史研究
- 李鸿章对日本和朝鲜政策的目的(1870~1882)
- 李鸿章对朝鲜的宗藩政策(1882~1894)
- 黄遵宪与琉球、朝鲜问题
- 唐绍仪在近代朝鲜十六年活动考述
- 大韩帝国皇室独立意志探讨
- 朝鲜铁路与远东国际关系
- 二战期间在日本的朝鲜劳工
- 专题四 朝鲜战争问题研究
- 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 苏联驻华军事顾问与朝鲜战争
-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中国因素问题
- 朝鲜战争中美国战略目标的演变
- 外交史与现代化进程的交叠——美国学界“朝鲜战争起源研究”流派述评
- 韩国研究二十年(政治卷)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专题一 韩国政治转型研究
- 转型中的韩国政治
- 转型期的韩国政治论述
- 韩国政治转型的成就与问题
- 卢武铉政府的政治改革
- 韩国集权体制的转型及其条件探析
- 韩国政治发展的国际因素研究
- 专题二 韩国威权政治机制评价研究
- 威权政体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启示
- 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选举
- 论韩国人的权威主义价值观对韩国政治民主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 专题三 韩国政治制度研究
- 论韩国地方自治
- 走向现代政治与行政运作之路——论韩国金泳三政府的政治与行政改革
- 韩国政府政策评价制度的变迁及现状
- 韩国民主化进程中公民社会的作用
- 试析“北风”对韩国政党体系变迁的影响
- 对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文化分析——文化分析:韩国的经历
- 韩国的保守主义:凸显、嬗变、影响
- 走向多民族国家的韩国
- 专题四 南北统一问题研究
- 韩半岛的统一和中国——1994年11月9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 通过南北合作提升朝鲜半岛的整体竞争力
- 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和解合作”政策的重新认知——超越歪曲,发现真相
- 从自由主义观点看韩半岛和平统一与中国的作用
- 冷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变化及发展前景
- 朝鲜半岛的统一与驻韩美军的未来
- 朝鲜半岛南北统一政策演变和南北关系
- 朝鲜半岛统一的动因、障碍、模式选择和影响
- 高丽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的提出及意义
- 专题五 独立运动期间韩国政治研究
-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层异动及其生态变化
- 论韩国独立党和韩国临时政府的关系(1940~1945)
- 论韩国临时政府的五次改宪
- 韩国临时政府左右合作运动研究及其成果
- 韩国临时政府的法统性研究
- 韩国研究二十年(外交卷)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专题一 东北亚安全合作研究
- 加强中日韩合作,促进地区的和平发展
- 朝韩对话和东北亚安全的前景
- 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
- 冷战后朝鲜半岛新均势确立的历史回溯
- 朝鲜半岛:冷战解构与竞争角逐
- 调整中的韩国安全政策
- 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
- 中美在东亚多边合作中的作用的思考
- 专题二 中韩军事合作
- 中韩合作与东北亚安全
- 走向未来的韩中关系
- 东北亚和平与韩中合作
-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与中韩合作
- 专题三 朝鲜半岛与大国关系研究
- 论朝鲜半岛与周边大国关系形态及其特征
- 对峙中的超越: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研究
- 20世纪80年代韩国反美主义初探
- 跨世纪朝美关系回顾与展望
- 韩美同盟关系:历史与现状
- 奥巴马上台后的美朝关系走向
- 朝鲜半岛与日本“政治大国化”战略
- 试论第一次日韩会谈与日本的“逆财产请求权要求”
- 试论冷战后日本对朝政策的基本特点
- 俄罗斯—大韩民国:建设新伙伴关系的方针
- 韩日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21世纪中日关系的新定位与韩国外交
- 专题四 朝核问题研究
- 朝鲜半岛战略新平衡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 风云变幻的朝鲜半岛——世纪和平之门能否开启?
- 后朝核三问题
- 朝鲜导弹朝鲜导弹——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 美国对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的应对政策
- 朝鲜第二次核试验与中国对朝战略调整
- 美国在韩核部署的历史分析(1958~1991)
- 韩国研究二十年(文化卷)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专题一 韩国儒学及其影响研究
- 论韩国儒学的特点
- 东亚传统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之比较
- “全球化”趋势中的韩国传统文化
- 论同春堂的大儒品德及其礼学思想
- 郑齐斗思想绪论
- 三峰郑道传斥佛论的哲学涵义
- 从丽末鲜初的社会转型看“守旧”与“革新”的较量
- 专题二 韩国文学与文字研究
- 杰出的思想家、小说家和诗人朴趾源
- 许筠与朝、明文学交流之再检讨
- “既在人间世,万事担双肩”——申圭植汉文诗歌作品初探
- 从退溪诗看李退溪与陶渊明
- 尤庵宋时烈与王充: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普遍性问题
- 论近代珍本小说《英雄泪》及其艺术特色
- 汉文·韩文·英文·日文——欧美新教传教士近代在韩办学的文字选择
- 《汉韩大辞典》与汉字文化
- 韩国译学源流考
- 专题三 韩国思想史及教育问题研究
- “国魂之不灭者存焉”——朴殷植史学思想之一瞥
- 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金泽荣
- 朝鲜北学派的新华夷观解析
- 论韩国近代东学的三教和合思想
- “私人教育费”在韩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专题四 韩国宗教研究
- 论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的现代命运
- 关于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思考——以现代化过程为中心
- 论韩末期近代化过程中基督教会的作用
- 正心与安民:社会视野下的中韩教案(17~19世纪)
- 宗教、民族主义和国家政策:日占时期韩国基督教与神道间的冲突
- 早期中国与朝鲜天主教的若干联系
- 高丽国义天法师入宋拜访诸名僧
- 韩国受容佛教与民族佛教的分水岭——论义天和知讷的佛教思想和历史地位
- 上海韩人的宗教活动初探
- 韩国研究二十年(经济卷)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专题一 东北亚经济合作研究
- 对21世纪韩、中、日东北亚经济协作方案的探索
- Asian Pattern of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ise of China
- 浅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结构性制约
- 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朝鲜问题
- 专题二 中韩经济合作研究
- 韩国对中国投资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 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企业生存和社会结构变迁
- 论韩商对长江三角洲直接投资结构特点
- 中韩金融合作模式探析
- 韩国服务贸易模式与中韩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 中韩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分析
-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成效预测与分析
- 中韩经济交流与中国劳工问题
- 专题三 韩国经济发展经验与模式研究
- 从韩国道路看“东亚发展模式”的特征
- 论韩国经济起飞时期的成功战略
- 经济高速增长与汉城的社会协调发展
- 韩国1960~1985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移民及模式
-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简析
- 韩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资金支持
- 韩国产业安全之路
- 韩国旅游业何以获得飞速发展
- 新闻报道对韩国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
- 国际性大都市汉城与上海旅游业发展的SWOT比较研究
- 专题四 韩国金融危机研究
- 摆脱危机的韩国经济
- 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金融危机与韩国国有经济转型
- 专题五 韩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关系研究
- 试析韩美FTA谈判的战略意义
- 论韩美FTA的非经济因素
- 越战之机:韩国出兵越南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世纪之交的韩印经贸关系:现状与未来
- 当代韩国与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