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书分上下两卷,由赵昌平先生近百篇文章组成。

内容简介

作者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三十多年,见证了中国出版业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融合发展的曲折进程,他对书业的深刻观察和深入思考,值得同行借鉴;同时,作者还是唐诗与中国诗学的知名专家,文史哲兼长,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广西师大三校的兼职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唐代文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全书共分十个专题:中古诗学、唐诗史论、李白研究、诗人考论、治学门径、书序书评、神话研究、出版专题、杂谈及其他、怀人忆旧。其中“出版专题”是对古籍整理和出版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怀人忆旧”是深情怀念师友、回忆母校等的散文,其他七个专题则全面展示了他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诗学等方面的文章和卓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中古诗学
  • 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
  • 八代自然崇尚和骈俪体诗文的关系
  • 谢灵运与山水诗起源
  • 回归文章学——兼谈《文心雕龙》的文章学架构
  • “中古文章学”发微——《文心雕龙》的架构与学理
  • “意匠”说与中国诗学“形式”批评的特点——兼论《文赋》《文心雕龙》下篇的义脉
  • 文章学的思辨形态和理论架构——从《文心雕龙》到《诗式》
  • “文章且须放荡”辨
  • 唐诗史论
  • 唐诗演进规律性刍议——“线点面综合效应开放性演进”构想
  • 意兴、意象、意脉——兼论唐诗研究中现代语言学批评的得失
  • 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
  • 从初、盛唐七古的演进看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
  • 上官体及其历史承担
  • 开元十五年前后——论盛唐诗的形成与分期
  • 盛唐北地士风与崔颢李颀王昌龄三家诗
  • 王维与山水诗由主玄趣向主禅趣的转化
  • 从王维到皎然——贞元前后诗风演变与禅风转化的关系
  • “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
  • 韦柳异同与元和诗变
  • 从郑谷及其周围诗人看唐末至宋初诗风动向
  • 唐五代诗概述
  • 李白研究
  • 李白性格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李白新探之一
  • 李白的“相如情结”——李白新探之二
  • 李白与选体及玉台体
  • 鲁仲连、赵蕤与李白——兼论古代文化史、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 《李白诗选评》导言
  • 《李白诗选评》李白小传
  • 诗人考论
  • 关于顾况生平的几个问题——与傅璇琮先生商榷
  • 秦系考
  • 《张志和生卒年考》质疑
  • 读皎然《赠包中丞书》札记——灵澈、皇甫曾、严维、刘长卿有关资料补正
  • 戴叔伦作品真伪及有关行事商榷
  • 郑谷年谱
  • 关于郑谷的佚诗
  • 唐才子传·顾况传笺证
  • 唐才子传·皎然传笺证
  • 唐才子传·郑谷传笺证
  • 治学门径
  • 史料·视角·方法——关于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的对话
  • 文献、文化、文学之契合
  • 研究唐诗应有的思维
  • 书序书评
  • 评程千帆、吴新雷先生的《两宋文学史》——兼谈文学史编写的若干问题
  • 马茂元选注《唐诗选》序
  • 谈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化意识——由《唐音佛教辨思录》所想起的
  • 节律与体式的探索——葛晓音《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序
  • 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序
  • 《赵昌平自选集》自序
  • 关于孙洙《唐诗三百首》及其编选的指导思想——《唐诗三百首新编》前言
  • 《唐诗三百首全解(海外版)》序
  • 《唐诗三百首全解(大陆版)》序
  • 士不可以不弘毅——《守望丹青:从沈周到黄冑,笔墨肖像一百人》代序
  • 《孔门七十二贤像传》序
  • 庄智象《外语出版研究》序
  • 赵昌平评批王安忆《天香传》
  • 赵昌平谈《天香》:天香·史感·诗境
  • 超越纪念碑的和平饭店
  • 我读《鄞变1852》
  • 《千首唐人绝句》专家推荐意见
  • 轻灵之中的沉厚——兼说公众性文化读物
  • 神话研究
  •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考述》导论
  • 《中华创世纪》:瑰丽重构中国神话谱系
  • 出版专题
  • 编辑策划原理与要领
  • 高校评估应重视古籍整理工作
  • 加强古籍整理的研究品格
  • 需要的是理性
  • 出版业集团化面临的三个问题
  • 古籍类图书的选题策划
  • 重振上海出版业雄风思考断片
  • 上海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 书展会址之我见
  • 传统文化与当代出版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卷)的价值
  • 《中国古籍总目》:传承与创新
  • 决策、思考与建议——评《中国家谱总目》
  • 给世间新人的别样礼物
  • “花非花”丛书的意义
  • 禁毁之谜——读《中国禁毁小说百话》
  • 杂谈及其他
  • 让儿童读点中华名著
  • 怎样读唐诗
  • 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诗词解读要领
  • 抽“诗”剥茧,读出不一样的意境
  • 古诗谭艺二题
  • 诗佛·诗仙·诗圣
  • 诗佛的苦闷——由玄境到禅境
  • 爱莲·伤梅
  • 《与宋元思书》导读
  • 从《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谈起——“变”文疑义新探
  • 东西文化交流与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
  • 怀人忆旧
  • 春节碎忆
  • 我心目中的马茂元先生
  • 寒夜忆璇琮师
  • 我的中学情结
  • 《文学遗产》六十周年寿庆
  • 悼亡六首附小识
  • 留芳
  • 读庞坚、世美诸兄诗,无绪奉酬,聊拈四韵以报之
  • 附录
  • 我的出版三传
  • 赵昌平小传
  • 为了成长的纪念——追忆我的父亲
  • 夜深沉,四更水明楼——《文存》整理编辑始末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