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种,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本次我们约请专家重新搜集整理,共分四卷,收录通行本64则,未刊手稿62则,《盛京时报》本31则,辑佚30则。是目前收录《人间词话》最全、注释最为详尽、译文最为精当的版本,并配以深入浅出、切中肯綮的解说。图书版式疏朗大方,性灵文字适于怡情养性、提高审美品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 一一
  • 一二
  • 一三
  • 一四
  • 一五
  • 一六
  • 一七
  • 一八
  • 一九
  • 二○
  • 二一
  • 二二
  • 二三
  • 二四
  • 二五
  • 二六
  • 二七
  • 二八
  • 二九
  • 三○
  • 三一
  • 三二
  • 三三
  • 三四
  • 三五
  • 三六
  • 三七
  • 三八
  • 三九
  • 四○
  • 四一
  • 四二
  • 四三
  • 四四
  • 四五
  • 四六
  • 四七
  • 四八
  • 四九
  • 五○
  • 五一
  • 五二
  • 五三
  • 五四
  • 五五
  • 五六
  • 五七
  • 五八
  • 五九
  • 六○
  • 六一
  • 六二
  • 六三
  • 六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间最美词话,温文尔雅,品读美的内涵!

      文学是一种审美,审美来源于生活,王国维的词是近现代最为经典的,文化脉络清晰,文字唯美动人,读《人间词话》,犹如在喧嚣的世界找到了安宁的住所。既有哲学的四辩,又有美学的审视,在文学中找到自我审视的力量。向往美好,自律前行。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充实自己,弥补不足,向往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诗词美学大观#每天解读一本书

        本书之前我并不识王国维,本书之后美学起自王国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然有宏观与微观的分别,普通人抬头望向夜空只能看到星与月,而那些真正的天文学者却能将这纷乱的景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将眼前的二维景象分化出以光年为单位的难以想象的宏大景观。而王国维于美学而言,就是将纷繁星空中的规律展示出来的那个人,诗词之美起承何处,文体之变源自于何,境界之论高下怎断。
        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断 — 通方知类,不可谓不精彩,王国维一生五十载,贯通诗词戏曲、古文金器,乃至历史哲学,无不开万人之先河,今日用哲学视野辨析艺术已不再新奇,可放眼于诗词,从入学始我们所被教授的却从未能及近百年前王先生的造诣,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如今方读到这本书是份不幸也是份幸运,不幸在于行走于无垠美景中却未尝想过要揭开眼前的帘幕,幸运在于若不是如今也不可能看明白王先生笔下的浩瀚。
        这本书是诗词美学的一本经典,也是诗词美学这个类别的目录,要想能够读通本书需要大量的资料作为辅助,虽然薄却能由一化百,可以发掘出无尽的宝藏。
        以下不能称之为解读,只能说是我的一些感受了。
        一、《人间词话》的阅读要点
        《人间词话》一书版本众多,当然一般都依据两部,即是 1908 年王国维手稿和 1926 年参校的版本,但是如果把本书看作一个老式学者的诗词研究成果,那么就看不到作者笔墨之后深重的知识积淀。本书写作时王国维早已由日本留学归来,熟读西方哲学的内容,康德、尼采的哲学对他有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厚重的哲学观点缠绕在诗词的评断中,以随笔般轻描淡写的方式铺陈出来,很容易就让人忽略过去。这也正是大家之作精深的地方,如何是深入浅出,就看你有多深的积累,随手一读,可看大概;深究之下,无穷无尽。
        读《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就是要时刻记得它的另一面,是作者对美的哲学理解的另一种阐释,“境界” 一词开篇即起,正是源自这里。
        二、《人间词话》中作者的主旨
        真实是王国维在真本书背后隐藏的一个美学观点,他特别提到 “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指出古人很多诗词作品中喜欢用一些意象指代背后是因为对下笔不深,心意不足,而好的诗词的共同点也正是真实之后的直接,“大漠孤烟直” 没有一个代指,境界万千,直指人心,“秀毂雕鞍” 工笔精致,却不能让人心有所动。而在这细微透露的观点本后承载的是王国维对美的哲学认识,他在此前所著《人间嗜好之研究》中有过阐释,文学艺术是一种 “势力之发表”,是将个人心中无法抒发情感的独自倾诉,在文学有了打破关系限制的能力,这也正是《人间词话》中所言 “自然中职务,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世家,亦理想家也。”,无病呻吟的作品没有那种宏大的情感,自然要深究雕工,而那些深刻的感情在抒发出来时自然继续了来自人类情感共性的势能,读到的人自然可以感受到同样抒发的快感,也即可消弭 “消极的苦痛”。
        这正是真实才可以带来的触动。
        三、诗词触动的背后
        我想大部分人心中都会有点写诗、写词的小冲动,无论好坏至少也曾悄悄动笔一试,我自然也是如此。但是很长时间,我对诗词背后 “含蓄” 的理解一直是种理工科的思想,我认为那是一种暗号,类似加密电报的形式,用别人说不明白的一些小指代,彼此宣泄,而读了《人间词话》后才明白 “含蓄” 二字背后更高层次的含义,那是抽象,是对人类情感的极度凝练,它并不关心是否有人经历过同样的情景,而是要展示同样的感情,所以才成就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深刻,是抛去了人的面目,抛去了人的性质,抛去了人的环境,只剩月与 “我” 之后的情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