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小词“中的大境界,叶嘉莹先生为”小词“正名。

内容简介

词,是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篇幅短小,且常常描绘文人眼中难逃浮浪浅薄的美女和爱情,历来被称为“艳科”“小词”。小词如何从爱情的品格升华到人生的境界,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修养?读者又如何能够从小词中领略这种修养和境界?叶嘉莹女士将为您细细评赏,虽小词,大雅存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讲 兴于微言
  • 第二讲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 第三讲 莺燕不相猜
  • 第四讲 感士不遇
  • 第五讲 在神不在貌
  • 第六讲 三种境界
  • 第七讲 美人迟暮
  • 第八讲 担荷人类罪恶
  • 第九讲 一蓑烟雨任平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境界——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

    昨天在读叶嘉莹老师的《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就拈出来 “境界” 这么一个词,我意识到它背后是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有着审美趣味、道德况味、哲学意涵的概念,甚至都不能说是概念,它或者是一种意境吧,你懂的。因为概念和定义的说法更多还是表现在西方思维当中,亚里士多德为如何样下定义立了个规矩,属 + 种差。你再看看,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但是她从头至尾都没有说 “境界” 是个什么东西,她只说关于词的境界,始作俑者是王国维。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但是,他也没有给 “境界” 给个说法。你问他什么是 “境界”,他就给你举例子,那著名的成大事大学问的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或者,你问他什么是 “境界”,它就拈花一笑,“此等语”,能够在写美女和爱情的小词里面说出这样的话,非大词人莫属,不是大词人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或者,你再问他什么是 “境界”,他大概要给你棒喝,大概要叫你去体悟,重了悟而不重论证。这种从不说明白却能把事情搞圆融了的办法,就像是从来都弃权却又不失其权,无为而无不为的做法,境界实在是高啊…… 如果我们始终处在这样一个语境当中,没有别的思维工具的加持,我们是很难跳出来审视 “境界” 的,我们会说 “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看,好有趣的认识不是吗?我不能跳出去审视庐山的原因是我身在其中,我没有其他有效的思维工具来帮助我跳出去,甚至即使我有了一种逻辑工具,也不过是拓展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总之是身在其中的。这就像银角大王的紫金葫芦,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哈哈哈,即使孙悟空这般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还能变大变小,却是这紫金葫芦也能随着他变大变小,任凭他怎么努力,都无改于他身在其中的事实。如果我三省吾身的时候,不是在反思忠信习乎,而是在反思我这个主体处在山中说的是什么,我是如何样认识 “我在此山中” 这个事实的,我要不是在山中那又是在哪里…… 大概这样训练,就会豁然有另一片天地。境界是一种关系性思维,这和西方的对象性思维大异其趣。在对象性思维的语境中,这个世界是对象的,是主客二分的,是对立统一的,为了搞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它不得不探寻一个思维的起点,探寻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什么,是其所是的那个 “是” 是什么,作为主体的人是否能够真的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或者一切都不过是一种幻觉。但关系性思维就不同,它无须探究这些东西,它只要搞明白自己的处境,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立马浮现出来的是一幅画面,一种境域,并且会轻松地将自己带入到这种境域当中,一对情侣在河边卿卿我我谈着恋爱,繁衍生息乃是生命物种之第一大事啊。美吗?道德吗?自然吗?相当美妙,相当道德,相当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们不会探究这段文字背后揭示什么理念,主体和客体是什么,而是瞬间回到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恬淡、安适、自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这样的人生状态是幸福的,是自足的,我们也想要这样一种人生。街边耍猴的艺人拉根绳子围起一个圈,大家都可以在外面围观,但是进到圈子里面去看的话是要付费的。你会说,那进到里面和在外面看到的不是一回事儿么?不!进到里面可以近距离观看,和外面围观的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你站在圈子里面看人耍猴,看耍猴人在圈子外面看你。境界思维或者跟我们的象形文字有关,文字作为一种思维符号将我们的思维锁闭其中了。日就是一个圆中间有个点,这是我们看到太阳时候的直观的样子,我们至多会想到它是阳刚的,是代表男性的;我们并不会想到我们处在蒙昧的黑夜中,是太阳神的出现,让这个世界的真相逐渐从地平线上 “显现” 出来,所以真理也是如此,是一种现象的过程,是可以被认识的,我们追逐真理之光,就像是追逐太阳一样,渴望它将一切照亮,让世间所有公开呈现,带我们走出黑暗的洞穴。人就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人的样子,这也是我们直观的人,我们一看这个文字就知道人是两条腿走路的会写字的动物,并不需要通过 “属 + 种差” 的层层定义。武就是止戈,年轻气盛的时候以为武就是战斗,就是匹夫之勇,但随着阅历渐长,不用有人刻意对你进行理论素养的教练,你就能被习武堂的这个 “武” 字拉回到一种对武之真谛的思考当中,顿时了悟,习武的真谛在于止戈,在于你想不要打了的时候就能不打,将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消极自由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而这,恰恰就是战略第一圣经《孙子兵法》传递的思想,它不是教你如何打仗,而是教你如何不打仗;不是教你如何样胜利,而是教你如何样不败。此之谓 “境界”,是能用概念、定义、逻辑推理来搞清楚的么?难。境界是不破的,它只会熵增,而逻辑是绵延的,和不断展开的。由于境界这种人在其中,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思维范式,你就天然的难以形成某种信仰,也难以被某种信仰所役使,但是我们会被形式俘虏。《心流》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的吧,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研究人在工作或者生活当中的心流这种幸福体验的产生机制,但你要是探究这种机制的形式,无外乎人这个主体、投入地做某件事这个客体、的时候达到某种忘我状态的产生机制。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日子都这么难了,刷抖音就可以解忧啊。是的,投入地刷抖音是可以产生心流。但是,你肯定同时会说,这境界也太低了吧。直播带货可以改善生活状态,要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有人说所谓的文艺青年,就是文艺的消费者假装是文艺的生产者。这话好狠的,但谁没有过 “彼可取而代之” 的念想呢?好,就这么干。但是也不能拎起啥卖啥,以农产品作为主打吧,服务三农嘛;而且要在卖的时候不以卖出东西为目的,你要讲情怀,中英双语混合着讲,从莎士比亚讲到苏轼李白,销量,那只是副产品。在这一轮的思想实验当中,我们的境界是逐级放大的,但是,我们始终处在境界当中,处在被疫情虐了一遍又一遍的生存维艰的境遇当中,处在探寻自己是否可以在 “人货场” 的形式中生存的境遇当中,处在这个时代的境遇当中。我们拉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在这个场域中尝试组合创新,一旦遇到某个风格比较凑效,就会一夜之间爆出一堆。家人们,给我卷起来。心流的产生机制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何种境遇中都能够制造出心流体验。有人说你在集权的社会场域中生活,不觉得自由被剥夺了么;有人也说你的脑子里住着唯一的主宰着世界和你的上帝,你确信你的精神意志是自由的吗?看看这个境界,这个大熔炉,万物皆可炖的样子啊有没有。诚然,要撑大境界的格局,也需要一些理念,需要一些客观的规律,需要一些极致的信仰,那就像是建筑的骨架一样,让精神的家园大而不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的微言,也就是词的言外之意。这种微言可以是作者暗含的,也可以是读者感悟到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