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72位著名学者的秘密书架,通往智慧之路的书单。

内容简介

72位学者敞开心扉,向你介绍自己最喜欢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其中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旧制度与大革命》《鲁迅全集》等。也有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的通俗读物,比如四大名著、金庸的小说等。当然,更有带着浓郁时代色彩的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看看这些名家推荐的书单,有长有短,各有偏爱。他们视之为珍宝的藏书,或许总有三两本适合你的阅读口味,不求对你有多大的帮助,只求为你打开一片阅读的空间,足矣。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的话 我书架上的神明
  • 艾晓明
  • 白谦慎
  • 陈方正
  • 陈家琪
  • 陈克艰
  • 陈乐民
  • 陈尚君
  • 陈彦
  • 程念祺
  • 党国英
  • 杜小真
  • 冯克利
  • 冯象
  • 冯兴元
  • 高超群
  • 戈革
  • 何兵
  • 何帆
  • 何怀宏
  • 黄春兴
  • 黄洋
  • 黄有光
  • 江晓原
  • 金圣华
  • 蓝英年
  • 李大同
  • 李剑鸣
  • 李开元
  • 林沛理
  • 刘兵
  • 刘慈欣
  • 刘慧儒
  • 刘擎
  • 刘瑜
  • 刘铮
  • 罗志田
  • 马勇
  • 缪哲
  • 任东来
  • 单世联
  • 沈语冰
  • 孙涤
  • 孙歌
  • 孙隆基
  • 田松
  • 田晓菲
  • 王彬彬
  • 王汎森
  • 王明珂
  • 王学泰
  • 王焱
  • 韦森
  • 吴思
  • 夏伯嘉
  • 薛涌
  • 熊秉元
  • 许倬云
  • 阎克文
  • 晏绍祥
  • 杨奎松
  • 姚洋
  • 袁伟时
  • 张鸣
  • 张五常
  • 赵汀阳
  • 钟伟
  • 周保松
  • 周克希
  • 周濂
  • 朱苏力
  • 朱维铮
  • 朱锡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书架的神明——读书于何种目的

    斗胆也写了一篇我的书架上的神明,洋洋洒洒仅 3000 字,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了我一直回答的问题,望君受益。在读到《我书架上的神明》之余,有幸一次纵览中国各方面知识分子的读书推荐序言,除非已然博览群书,否则一生中能够纵览到这样读书精华的次数并不多,倍感珍惜的同时,我当机便扪心叩问,我的书架神明是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叩问心灵的,是因为这段时间来被隔离在家,当天凌晨我从越秀回到天河,途径街上的封锁就紧锁眉头,当我下车时一切都变样了。当然,我国防控稳定,封锁并代表就是不危险,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失惊,或像从未见到日光的昼眼,是极具刺痛感的。我今年读了不少书,不仅仅是因为被隔离,而且成为了个闲散人员,而要回答书架神明的问题,我认为自己还没有发言权。我也不是个聪明的人,在学识上依然是不可知论,不可知不是对真理的质疑,而是我知道我仍然许多不知,这一点看我平时的沉默就能一目了然,只是有阅读的习惯便有了聪明的嫌疑和错觉。在阅读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芮小丹问丁元英怎么评价叶晓明,丁元英说,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说完随即又补了一句,而评价一个人仅仅是聪明是不够的。这个情节扣板了我情绪和阅历,我知道,这句话是在对照我们所有人,以至于当有人用以 “聪明” 二字评价我时都不禁后背发凉,因为我知道,这句话还有接下来的那半句,只是他没有讲出来而已。兜兜转转,我还是没有回答我书架上的神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因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负责任的先回答它的前置问题 —— 读书于何种目的?因为读书于我是何种目的的终极问题,我可以浅浅地划上几笔,它虽然不是终稿,但却是我当下读书的内在动力。我以前有学过一段时间哲学,并偏执地认为有关乎 “哲理和智慧” 就是对纯粹哲学的污蔑和损害,以前看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还不如看他的《以意志作为世界的表象》更有快意恩仇的感觉。我知道,当 “偏执” 这两个字出现的时候,就默认了我的过往观点是错误的,并且可以严峻地讲,我的思想也是不合理的。而现在,我对所谓的哲学语言已经成了陌路相逢不相识的局面,但我没有失落。哲学和智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毛泽东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中心思想就能作答 —— 事情是具体的。以下的话是我的思想 —— 而思想精神是辅助生活落实成具体的事情。不仅事情是具体的,生活也是具体的。人是情绪动物,我们先天被某种规定性所设定,这在学界依然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人类绝不是白板。基于这一项基本共识,我们可以确认一个依据,我们为何而做?这是我们内外在的动机理论所揭示的,我们为何而读书,正如我们为何不是白板一样,这些都某种力量所规定的。我们为何而做,为何而学,为何而读,凡此总总,都意在导向一个结论,因生存而做,因生存而之存在而学,因存在而之具体生活而读。趋利避害,不仅仅是人性之本质,生活之自满,让趋利迈向多元化,我们为此孜孜不倦之读,全因是为了自我得以更好,更幸福的活着。啰嗦了太多,读者莫怒,回答了更重要的问题,终于可以讲讲我的书架有何神明了?王东岳的《物演通论》当数第一。创建亚马逊帝国的贝索斯当年求学阶段痴迷物理学,他把一道自己难以解开的物理题给到了他的大学同学,对方用贝索斯意想不到的速度解开了,从此贝索斯放弃了物理学这个专业。而我当时读完了《物演通论》后的震撼感保留至今,我认为自己再无可能提出像这样思想的哲学理论,于是放弃哲学这个理想,另寻我的 “亚马逊帝国”。而学界内外对书中的核心思想 “递弱代偿” 抱有质疑声音居多,这里尚且不谈,但其思想深度和逻辑训练,于我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学习经历。给我的感受能够达到《物演通论》的震撼感的,也唯有爱德华威尔逊的《知识大融通》,这是当代知识界里的思想的巨人,我们走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高和更远,毫无疑问,威尔逊能担此任。他提出的知识相互融通的概念不是历史首位提出者,但在人文社科领域,他是为数不多走在这个大一统的领军人物。我们常说 “底层逻辑”,可在我看来,读懂了《知识大融通》,才有资格说他知道什么才是知识的底层逻辑。以前常看别人讲《红楼梦》映射了世界上每一种人,截至目前我依然认为这是夸赞的修饰手法,但能匹配起这个修辞手法的,也只有《红楼梦》了。我还没读完《红楼梦》,但在早早就在罗辑思维里买了一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许是当时的心灵感应,我想我这辈子都会和《红楼梦》有关联。因为理解了里面各种人物的性格和隐喻,它能助我理解我们遇见的大部分人,在大观园里面,多少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如果仅仅是通过阅读文学来去读懂人,效率未免太低,从这一点上看我更收益于心理学对我的影响,准确来讲是精神分析学派。俗话说北有曾奇峰,南有武志红,从科普的意义我更推荐他们二人,例如《曾奇峰的心理学课》,而武志红著书太多,随便挑几本阅读都是值得的。如果深入学习,那就要走进原著,例如《客体关系入门》《心理的面具》等。基于我本人并非科班出身,并且精神分析学派的著书也是汗牛充栋,这里的神明不是具体的书,而是一个学派,读者如果是自学自了解,也可跟随我的脚印来顺利抵达助人助己的目的地。我认为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将会成为一方经典,尽管它未 “远销国外”,但其思想深度和涉猎主题是国内少有可以得之兼顾的。譬如刚才所指的 “评价一个人仅仅是聪明是不够的”,诸如此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来审视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它借助的是丁元英的口和手,替代性地讲述了出来。如果了解完一个人物或角色,能够给到自己长久的热情和震撼,这既是人物塑造的圣杯,也是每个人生活所缺乏的精神力量。我选《女性呵护指南》作为书架的神明,不是因为作者在相关领域有多权威,也不认为里面的科学解释是绝对屹立不倒的。正如我前面所讲,生活是具体的,读《女性呵护指南》的意义不比读波伏娃的《第二性》要少,恰恰相反,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如果连女性应该如何呵护都不懂,却说自己读懂了《第二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荒缪之举。选这本书,更像是一种象征,我们因关系而幸福,因关系而存在,因关系,而更应该呵护。当然,如果有一本书叫《男性呵护指南》,我会认为这理应也是一种神明。毫无疑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我们自身的选择是一串灵魂拷问。人既想要不受约束的自由,又想享受时刻间的美好,这犹如恋爱中既不想负责,又去要求对方付出,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此一来,到底自己是要选择承担责任,换取稳定关系,还是要选择做一名浪子浪女,徘徊在街头中无所浪荡,没有一处是归属?在我看来,生命之重是生命之轻的基础,我的理解是,自律才能换取真正的自由,承担责任才能换取稳定幸福。说白了,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吃点草。年轻人都想 “玩”,完全理解,自以为无事一身轻,反倒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生活的重担,社会舆论的压力和独自承受孤独的耐力都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如今是 “轻” 了,以后便 “重” 了。有人曾经问我,读到一本好书是一种什么感受?我当时直言不讳的讲:就好像看到了姣好的裸露女人一般,不待我说,你心里都应能有所感受。以上,如我 “读书于何种” 之所答。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书架上的神明只有这些内容,那我还真没读过什么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从物资匮乏的时代快速进入到了物资充盈的时代。以前的人不读书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书可以读,而现在的人不读书,是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实在是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无论是哪个时代,阅读者都是少数派。所以,为了滋养自己内心那颗阅读的种子,每个月我都会选一两本和读书的事、读书的店、读书的人相关的的书籍来读。这个月的倒数第二天,我读了一本《我书架上的神明》。这是一本读书人谈读书的书籍。编者选了 72 位学者,分享了他们推荐给年轻人的书单,并描述了他们和读书有关的方方面面。这 72 位可真的都是社会贤达,真正的学者。但是仅看他们推荐的阅读目录,你会发现,即使我一年读了三百多本书,在他们的眼里,依旧是个文盲,是个盲流,是个不读书的。如果书架上的神明只有这些内容,那我还真没读过什么书。可这一年下来,我也确实读了不少东西,只是不符合那些 “读书人” 的口味和审美罢了。所以这本书读的我非常不适。直到想起昨晚刷到的一条抖音,是郑好先生的一段比喻。这些读书人读的书,在他们的认知里,是相当于国宴一样的菜。比如《史记》《资治通鉴》《资本论》《卡拉马佐夫兄弟》《国富论》《约翰克利斯朵夫》《鲁迅全集》这些书,而我们这些小人物读的就是路边摊上的食物,烤串、肉夹馍、驴火、小笼包、煎饼油条、炒肝包子啥的。偶尔我们也去高档饭店吃一口,就相当于读了《万历十五年》《金庸全集》啥的,而他们也读这些书,却是想显示他们有多接地气。所以这本书读的我很难受。不过既然大家认知层次不同,他们就读他们的阳春白雪,我们就读我们的下里巴人也行,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也未尝不可。可书里这些学者也分享了他们是怎么开始阅读的,却让我有了另一番思路,其实如果他们晚出生三十年,也未必能读进去他们现在推荐的内容吧。书里大多数作者都是五零后、六零后。历经文革时,他们小的也上了高中,大的已经高中毕业了。在哪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无论什么书都是散发这浓厚的吸引力的。就像文章开篇我说的,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本身印刷品就很少,而上山下乡蹲牛棚的生活,也没有其他娱乐。一大帮识字的知识分子,最渴望的是啥呢?就是阅读啊。所以,除了毛选外,他们能找到的带字的印刷品都不多。那肯定是逮着一本就得读透了。所以,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就把四大名著翻透了,无论是《三国》还是《红楼》毕竟都是小说啊,自己脑补出各种场景和情节,相当于是用书来当连续剧看啊。如果再能弄到一本古典名著《金瓶梅》那就爽翻天了。而稍微有点资源的,自然是进入到图书馆里去疯狂阅读的。无论是二十卷本的《鲁迅全集》还是十六卷本的《资治通鉴》都读着更故事会一样。而那时候除了苏联以外的外国书籍,那都算是违禁品了。年轻人的特点是啥?就是越不让我干什么不是,我偏要干什么。所以,即使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些皇皇巨著,无论多么晦涩难懂,相比于那匮乏的资源来说,都是非常好读的。文革结束后,压抑了十年的不能敞开阅读的文化人,冲进书店贪婪地吸纳那些岁月不能一览的图书。而在这个阶段读下来的书,自然成为他们的心头最爱。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在自己推荐的书单里也提到了《金庸全集》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而我也注意到了最少有不下十位作家提到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我承认,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确实写得好,可也不至于好到登峰造极的状态。在我看来,只是因为怹是最早如此描述历史的作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很多学者都提到这么一句话: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说白了就是他们以前没见过。这就像好多人刚读《明朝那些事儿》时的感受一样。所以当我想明白这一点后,就没有那么不适了。因为我们现在因为处于充裕的时代,所以可以读的东西远比那时候多。而受黄仁宇先生的影响,现在像郭建龙先生、王鼎杰先生、张宏杰先生、赵冬梅教授、王志刚先生、刘勃先生等等吧,写的历史书也是这种风格的啊,而且无论从深度、广度、数据史实的考证上做的都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书籍太多了,这些位老先生也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自己的认知,更何况刚才提到的这些位先生还有可能是他们的学生和弟子,自然难以进入他们的法眼了。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要读的经典,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和阅读习惯。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时代,电视和电影的吸引力,都被网络长短视频占据了,即使是微信里面的那些长文章都没多少人读了的时代,还愿意读书的人本来就不多了。再在阅读的内容上来一条鄙视链,何必呢?更何况,整本书读下来,这些学者之间的认知也多是相左的,如果他们坐在一起,也许比我们争论的还要凶呢。都已经没多少人花钱听京剧了,就别争论当年奚啸伯和言菊朋谁唱的更好听了,能让现代的年轻人知道王珮瑜就不错,再知道个傅希如,那就已经可以当戏迷来培养了。您说是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读的书

        这个时代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咖,谈书对自己的影响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1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民营出版策划发行机构。从1996年策划出版发行梁晓声《95随想录》、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至今,汉唐之道每年均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问世,一直享有书业“常青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