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内心的“坏东西”可能会让你担心自己看起来恶毒、狭隘,甚至让你害怕自己成为糟糕的那类人。其实不然,当你重新思考,并开始拥抱这些情绪和心理时,你将会更好地感受自己,成为更快乐的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我们内心隐秘情绪的心理类图书。我们内心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坏东西”?我们又将如何对待它们?本书系统阐明了这些隐藏心理的成因、类型,并邀请读者反思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情绪和心理来更好地感受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真的“坏透了”吗
  • 意外之“喜”
  • 捧腹大笑
  • 孩子们的扬扬得意
  • 意外之“喜”
  • 是他们活该
  • 可耻的身体
  • 他(们)活该!
  • 有些人就是要遭报应
  • 报应带来的狂喜
  • 正义成瘾
  • 不可避免的尴尬
  • 期盼自大的人出糗
  • “好的幸灾乐祸”
  • 幻想报应
  • 要让其他人都失败
  • 竞争者
  • 要让其他人都失败
  • 怎样才能开心生活并提高自尊
  • 我的“屎样人生”
  • 最讨厌朋友比我强
  • 关注与比较
  • 名人出丑超开心
  • “坏”老板都没有好下场
  • 理想的员工
  • 坏老板没有好下场
  • 弱者的积怨
  • 心灵安慰剂
  • 政客出丑与群体欢腾
  • 党派政治
  • 群体欢腾
  • 小型的革命
  • 后记 我们需要的情绪瑕疵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暗爽

    公开的幸灾乐祸当然会遭受道德谴责。但是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得到报应的大快人心事在心理机制上其实和幸灾乐祸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他人的不幸获得一种心理愉悦和满足感。虽然坏人的不幸是罪有应得但那确实是坏人遭受的不幸。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的不幸产生的幸灾乐祸会让我们感到内疚和惭愧,但这正是人性复杂的地方,人之为人也得益于人性的复杂。我更倾向于把这种对亲友的幸灾乐祸看成一种黑色幽默感,就好像你让室友把接线板递给你时他突然开始过电和抖动抽搐,虽然你会为他心疼,但是他当时的样子真得很搞笑。大家坦然视之也算是一种自黑和自嘲的勇气。记得我大学时突然流鼻血,校医为了帮我止血让我躺平然后用长镊子夹着棉球用力向我鼻孔深处捅,我当时一边喊疼,一边身体也有一种过电般的抽搐,自己想起自己当时的表现也有点想笑。糗事集锦其实是喜剧桥段的主要来源。还记得当初看大话西游里斧头帮一众小天鹅集体用脚帮他们帮主裆部灭火的桥段,虽然知道可能会很痛,但是笑得更痛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六字书评》

      评价这本书不用太多字,六个足以:咳咳…… 哈哈哈哈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联合读创

      联合读创以“阅读创造生活”为理念,签约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年轻作者、优质IP,努力为年轻一代提供优质图书文化产品。让世界最前端的新型思维、年轻文化交汇在读创,这是读创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