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家巫鸿,在美国名校讲授中国艺术史各领域的第一堂课汇集,是中国艺术的入门级读物。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美术史领域国际著名的学者,巫鸿教授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本书便是巫鸿30年来在哈佛和芝大给学生第一学期第一堂课的讲稿合集,希望中国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眼光,重新发现和认识本国的艺术与文明。

这两个大学的开学第一堂课都是由教授向大学生介绍本门课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以供大学生做选修的参考。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最基本的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Core Course),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专业程度因而随之增强。最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强调不间断的互动、讨论、磋商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本书所收的讲稿包括了这三种课程。

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史著作,作者用一种专题性的讲述方式,来代替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艺术发展史写作,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作者思想中的每一个灵光,汇聚成一片星丛,在更为真实、开放的历史时空中展开。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PREFACE
  • 上编 概论·方法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
  • 壹 早期中国美术通论
  • 贰 后期中国美术通论
  • 叁 中国古代礼仪美术
  • 肆 战国时期的美术与建筑
  • 伍 墓葬美术研究方法
  • 陆 汉代墓葬美术
  • 柒 作为通识课的中国书画
  • 捌 考古发现与绘画史研究
  • 玖 中国叙事画
  • 拾 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
  • 拾壹 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 拾贰 敦煌经变画
  • Part.Ⅱ 下编主题·视角 THEME·PERSPECTIVE
  • 拾叁 全球艺术中的“纪念碑”
  • 拾肆 中国古代艺术与祖先崇拜
  • 拾伍 艺术史上的秦始皇
  • 拾陆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
  • 拾柒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
  • 拾捌 山水艺术与超验
  • 拾玖 汉代墓地中的“门”
  • 贰拾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
  • 贰拾壹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二)
  • 贰拾贰 中国绘画:作品与原境
  • 贰拾叁 中国绘画的媒材和形式
  • 贰拾肆 艺术与宗教:佛教与基督教艺术比较研究
  • 延伸阅读材料
  • 壹 早期中国美术通论
  • 贰 后期中国美术通论
  • 叁 中国古代礼仪美术
  • 肆 战国时期的美术与建筑
  • 伍 墓葬美术研究方法
  • 陆 汉代墓葬美术
  • 柒 作为通识课的中国书画
  • 捌 考古发现与绘画史研究
  • 玖 中国叙事画
  • 拾 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
  • 拾壹 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 拾贰 敦煌经变画
  • 拾叁 全球艺术中的“纪念碑”
  • 拾肆 中国古代艺术与祖先崇拜
  • 拾伍 艺术史上的秦始皇
  • 拾陆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
  • 拾柒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
  • 拾捌 山水艺术与超验
  • 拾玖 汉代墓地中的“门”
  • 贰拾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
  • 贰拾壹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二)
  • 贰拾贰 中国绘画:作品与原境
  • 贰拾叁 中国绘画的媒材和形式
  • 贰拾肆 艺术与宗教:佛教与基督教艺术比较研究
  • 所用书籍版本:
  • 附录
  • 上编 概论·方法
  • 下编主题·视角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5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起来上哈佛、芝大的中国美术史课

    本书精选了在哈佛、芝大,30 余年中国美术史课的第一课。没什么每门课的第一堂课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首次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 “选课时段”(shopping period)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第一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对于我这种美术史小白来说,学完获益良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美术史(古代)选题提纲

      比较专业的一本书,作者在美国教中国美术史,本书是将中国美术史 24 个专题,以提纲的方式进行介绍,开卷有益,也反映出中国美术史(古代)的博大精深,但因为是各个题目的第一课,24 项目没能深入展开和串联,有些枯燥。可能是被《得到》课程惯坏了,得到的《中国美术史》50 讲更系统。顾衡的西方美术史讲的妙趣横生,严伯钧《西方艺术课》详实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代十二美人》身份疑云:图中美人,到底是谁?

        这篇书评很特殊,是我根据书中 PART2 第 20、21 章内容《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个部分一直非常受欢迎),结合巫鸿老师的推演和写作范式,结合自己的思考,重构的一篇名画普及文。非常适合还没有读过书的同学做先导文。当然,最精彩的永远是老师书中的内容。记得去看原书。(有图版,可以去小玉城邦中看)让我们开始吧!有一个调查问卷表明,故宫中最受大家喜欢的美女图 top3 里,《十二美人图》便榜上有名。《十二美人图》据传是雍正尚未登基前收藏的,原本是装裱在屏风上的绢画。一幅一像,绘制了包括室内室外的十二个美人场景,绝美的工笔和优美的设色流露出典雅的中国美人气质。(《第一堂课》书中提到的)不过,这画中美人,究竟是谁?这个讨论一直众说纷纭。今天,小玉就以图像入手,从艺术细节和历史背景中,为你寻找答案。疑云 1:她们是皇室女性吗?在研究这十二美人究竟是谁的问题上,有一个比较广泛的说法:据传画中人物的原型,是雍正的皇后乌拉那拉氏。但小玉要说的是,我们不论这画中人是不是面容上长得像皇后乌拉那拉氏,但这些美人,并不是皇后和皇室成员。因为,它不符合清代 “后妃画像” 的标准制式。容像是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集展示和教化意义于一体,盛行于官方和民间。这种王公贵族尤其是后妃的画像,比如雍正孝敬宪皇后朝服像,就叫做 “容像”。这种画像和我们现在的证件照差不多,人物形象在画面中要坐得端正目视前方、凸显身份的服饰细节要明确、背后留白没有多余环境。如果我们翻阅清代王室尤其是皇后画像,会发现基本只有这类容像。以容像的标准来对比《十二美人图》,会发现有明显出入:画中美人斜倚在梳妆台前,目光不直视,整个人呈现一副慵懒之美。室内的细节也描绘精致,美人被黄花梨安楠木拐子圈扣多宝格环绕着。整幅画,给人一种私密的不正式感。因此,这些美人并不是皇后身份或其它什么皇室女性成员。疑云 2:她们是满族的贵族女性吗?既然不是皇后和皇室女性,那她们会不会是某个满族的贵族姑娘呢?小玉认为,同样不是。因为,画中的服饰不属于满族。清初汉人女子服装的特点,包括装饰繁缛的打褶裙和领下所戴的云头或柳叶披肩。但是《十二美人图》中的女性,穿戴却与之完全不符。还有人说,美人穿的有点像汉装,但其实她们穿着的也并非正统的汉人服饰,也不是满汉结合的服饰。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服饰的变化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具有非常浓厚的社会属性。从历史档案可知,自清朝奠基者皇太极开始,许多清帝都颁布了法令,严禁满、蒙各旗成员穿戴汉族服饰。因此,如果画中女性是满族的贵族女性,是不能穿戴这等 “似汉非汉” 服饰的,也就排除了她们的满族贵族女性身份。疑云 3:她们是大家闺秀吗?明清时代,女性的地位上升,因此活动空间在不断拓展,女性也拥有了独立成像的权利。那么,可以就此推断,《十二美人图》中的女性是某个富庶民间的大户人家小姐吗?小玉的判断是:NO! 因为,她们依然不符合 “闺秀肖像” 的特点。我们以杨晋《豪家佚乐图》为例,虽然表现了很多女性,但有一个小细节要注意:画中还出现了男性儿童,这是女性的儿子或亲眷。因此,闺秀肖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 “标签化与理想化”。这些闺秀肖像背后有男性参与的成分,特别涉及与男性的关系,夫妇关系或母子关系。而美人图中的女性,只此一人,没有更多的身份象征。她似乎更像名妓,因为名妓肖像中的女性,可自在的出入于男性空间与公共场所,而且往往是《十二美人图》中这等独立个像,没有家庭关系的牵扯,也并不需要直接表现与男性的关系。同时,作出 S 形姿势展现女性撩人魅力也同样被允许。因此,这不是大家闺秀应该出现在画中的配置,因为它并没有时刻在暗示着画外人,这个女性是 X 家的从属身份,是私有财产。疑云 4:她们到底是谁?这些美人,到底是谁呢?有好事者将《十二美人图》加工之后做成了动图,古装美女们贤淑文雅了几百年,也不甘寂寞地投入现代生活了!这样的动图也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她们可以穿越几个世纪,也看起来毫不违和?什么样的女性,具有永远不过时的魅力?小玉觉得,也许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相 —— 清代《十二美人图》所代表的女性,是具有理想性的、象征性的虚构女性形象,而非具体形象的写实。她们是清代统治者的一种内心政治投射,她们既是征服的对象又是欲望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二美人图》有点像东方主义画中的女人,同样是闺房之景,她们不代表历史上任何有名有姓的人,而是表达着观看者的感受。这种异域风情的形象,也是一种强烈的美感刺激。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十二美人图》还有点像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它不是典型的肖像画,而被称作 tronie,艺术家们经常选择穿着 “异国情调” 的服装来描绘这些人物,却并不能描述一个特定的人。但反而是这样,不属于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的女性,更像从黑暗中散发出来的幻象,才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性。而《十二美人图》中伴着精致的那些俏丽、慵懒、不知名的女性,不正是这一类么。因此,这场身份疑云,小玉给大家的谜底也要揭开了:《十二美人图》中人,是清人创作的被寄予着理想的、具有古典美的、虚幻的女性形象。让人永远着迷,永远放不下。当然,这样的佳作,也不会轻易有定论,无数的研究者,还会继续给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这套作品魅力的一部分吧!

          2
          3
        • 查看全部67条书评

        出版方

        活字文化

        活字文化是一家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活字文化与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中信等出版社合作,已策划出版“给孩子”系列、《北岛集》、“视野丛书”和“红狐丛书”等众多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