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记述了1970~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

内容简介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杨绛先生在这里讲述了从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个人的心情、感受。

《干校六记》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干校”文学中之经典。今天、今后,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小 引 钱锺书
  • 一 下放记别
  • 二 凿井记劳
  • 三 学圃记闲
  • 四 “小趋”记情
  • 五 冒险记幸
  • 六 误传记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5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恍如隔世

    先生淡淡的文字如《浮生六记》长存,印象深刻是 “下放记别”“小趋” 记情,后一篇写乡下狗吃屎,记得 90 年出国在国外讲给当地人听,完全没有人信,记得当时缘起是外国人看我们华人给狗吃人食,说人食含盐,狗容易掉毛,应该喂狗粮,当然我们知道人食比狗食有滋味,狗吃了人食就不爱吃狗粮了,继而发展到我讲狗如何吃翔,杨绛描绘的她女儿探亲,炕上被小孩拉屎,女儿用大量手纸擦,被老乡斥责浪费,叫狗来舔食干净。那个年代其他作家也写过谁家的孩子拉了叫各家的狗,“肥水不流外人田”,当时我绘声绘色讲给外国人听,把他们完全听呆住了,他们完全不能想象和他们亲如一家同寝同眠的宠物可以吃翔,如同听说吃人肉般震惊。可能现在中国的孩子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了。另外那篇 “下放记别”,平淡口气,白描几次下放 “干校” 时车站送别,第一次先生的女婿还是个朝气热心青年,第二次人已经自杀离世,淡淡几字,当年已是花甲老人的凄楚如画。此书早已看过,今天偶一翻看,随记。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事不能被忘记

      我因为《围城》而喜欢钱钟书先生,因为钱钟书先生,而开始读杨绛先生的作品。读了才知道,喜欢杨先生,可以与《围城》和钱钟书先生无关。🌈这本书是杨先生和钱先生一起在文革年代下干校锻炼的回忆随笔,共六篇。对于生于 70 年代的我来说,故事新奇,没有经历过,身边也没人谈起。在故事中,看不到作家、学者、翻译家的身份,杨先生以淡然的语气,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小家庭在大时代下的境遇。等待下放的忐忑,干校凿井的辛劳,独守菜园的时光,小狗陪伴的快乐,雪天迷路的惊险,返回北京的波折;这六个故事是杨先生的两年多干校改造生活的缩影。杨先生的文字干净简练、充满智慧,将那些遭遇娓娓道来,仿佛这一切本该如此。🌈另必须提到的是,本书的序言由钱先生撰写;钱先生认真的写到,这本小书应该是《干校七记》,少的一记是 “运动记愧”。🌈还是直接看钱先生的原文吧: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少不了有三类人。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至于一般群众呢,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 “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 “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 “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书写的简短,干校生活却很艰辛;有些事、有些感觉大概被人们刻意忘记了,有的出于善良,如钱先生和杨先生;有的出于…… 就不说了,我实在想不到合适的词语。🌸附,摘录百度百科对于 “干校” 的解释:五七干校,是上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干校” 是 “干部学校” 的简称,名实相差悬殊,其实是一种 “变相劳改” 的场所。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 “学员”。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 “五七战士”。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大大小小的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反动学术权威…… 有的还拖家带口,未成年的小孩被托给城里或家乡的亲友代管。在 “知识分子成堆” 的地方,如中国作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连老弱病残除外的政策也被置于不顾,统统撵进干校;年纪最长的有七十(俞平伯)、六十(冰心、陈伯翰等)以上的人,丧失劳动力的、体弱的、深度近视的人就更多了。他们被不分年龄、性别,统统按照军队编制,编到划定的连、排、班去,由军宣队或工宣队管理。他们被规定过军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 “早请示、晚汇报”,例行性地一日数次集体齐声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甚至参加野营拉练。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 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被劳累折磨诱发的疾病致死。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时新风

        每日一书:《干校六记》。本书是杨绛先生代表作。文中主要讲的是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下放干校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回忆式散文。它展现了 "文革" 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 “七情” 里就没有列上它。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浮生六记》—— 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 —— 事实上只存四记,《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在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今天,发现大小作家们并未写过的未刊稿已成为文学研究里发展特快的新行业了。谁知道没有那么一天,这两部书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稍微减少了人世间的缺陷。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我们夫妇同属学部;默存在文学所,我在外文所。一九六九年,学部的知识分子正在接受 “工人、解放军宣传队” 的 “再教育”。默存走到车门口,叫我们回去吧,别等了。彼此遥遥相望,也无话可说。我想,让他看我们回去还有三人,可以放心释念,免得火车驰走时,他看到我们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离去。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车开,先自走了。几次回头望望,车还不动,车下还是挤满了人。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我们奉为老师的贫下中农,对干校学员却很见外。我们种的白薯,好几垄一夜间全偷光。我们种的菜,每到长足就被偷掉。他们说:“你们天天买菜吃,还自己种菜!” 我们种的树苗,被他们拔去,又在集市上出售。我们收割黄豆的时候,他们不等我们收完就来抢收,还骂 “你们吃商品粮的!” 我们不是他们的 “我们”,却是 “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 的 “他们”。我在苏州故居的时候最爱下雨天。后园的树木,雨里绿叶青翠欲滴,铺地的石子冲洗得光洁无尘;自己觉得身上清润,心上洁净。可是息县的雨,使人觉得自己确是黄土捏成的,好像连骨头都要化成一堆烂泥了。文中主要讲的是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下放干校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回忆式散文。它展现了 "文革" 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作品的文字是委婉而平和的,可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景,而文中得一(杨绛先生的女婿)的自杀,她轻描淡写般描述着他的离去,心中感觉不出任何的涟漪,而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叙述,让人更加的悲痛,情不自禁泪目~这样在文字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的作品,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33条书评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