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述被遗忘的中东欧大地的故事,倾听那里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的心声。

内容简介

有一片广袤的土地,从德国以东,跨越俄罗斯而绵延至近东,它始终让人感觉陌生,它被频 仍的战火与灾祸撕裂。纳韦德·凯尔曼尼沿着当今在欧洲重新出现的壕沟长途跋涉:从他的 家乡之城科隆往东到巴尔干半岛,再向南翻过高加索山,抵达他父母的故乡伊斯法罕。他对 含义丰富的细节有着清晰无误的敏锐感受,并藉此在自己的日记中讲述被遗忘的地区,那里 的人们如今正在创造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科隆
  • 第一天 什未林
  • 第二天 从柏林到布雷斯劳
  • 第三天 奥斯维辛
  • 第四天 克拉科夫
  • 第五天 从克拉科夫到华沙
  • 第六天 华沙
  • 第七天 华沙
  • 第八天 从华沙到马祖里
  • 第九天 考纳斯
  • 第十天 维尔纽斯及周边地带
  • 第十一天 穿越帕内拉伊去明斯克
  • 第十二天 明斯克和哈腾
  • 第十三天 在切尔诺贝利封锁区
  • 第十四天 库拉巴蒂和明斯克
  • 第十五天 在科拉思纳博乐背后的封锁区
  • 第十六天 从明斯克到基辅
  • 第十七天 基辅
  • 第十八天 从基辅到第聂伯河
  • 第十九天 在顿巴斯前线
  • 第二十天 穿越马里乌波尔到达黑海
  • 第二十一天 沿黑海海岸前往敖德萨
  • 第二十二天 敖德萨
  • 第二十三天 从敖德萨起飞
  • 第二十四天 经莫斯科前往辛菲罗波尔
  • 第二十五天 途经巴赫奇萨赖去塞瓦斯托波尔
  • 第二十六天 沿着克里米亚海岸
  • 第二十七天 从克里米亚到俄罗斯大陆
  • 第二十八天 去克拉斯诺达尔
  • 第二十九天 从克拉斯诺达尔到格罗兹尼
  • 第三十天 格罗兹尼
  • 第三十一天 在车臣山区
  • 第三十二天 从格罗兹尼去第比利斯
  • 第三十三天 第比利斯
  • 第三十四天 第比利斯
  • 第三十五天 去哥里,去格鲁吉亚—奥塞梯停火线那里
  • 第三十六天 从第比利斯去卡赫季州
  • 第三十七天 从卡赫季州去阿塞拜疆
  • 第三十八天 沿着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停火线
  • 第三十九天 乘夜间火车前往巴库
  • 第四十天 巴库
  • 第四十一天 巴库和戈布斯坦
  • 第四十二天 从巴库起飞
  • 第四十三天 埃里温
  • 第四十四天 埃里温
  • 第四十五天 去塞凡湖并继续前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 第四十六天 穿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 第四十七天 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线那里,并继续前往伊朗
  • 第四十八天 途经焦勒法去大不里士
  • 第四十九天 途经阿哈马达巴德前往阿剌模忒堡
  • 第五十天 抵达里海并继续前往德黑兰
  • 第五十一天 德黑兰
  • 第五十二天 德黑兰
  • 第五十三天 德黑兰
  • 第五十四天 从德黑兰起飞
  • 与家人在伊斯法罕
  • 启程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上帝用多民族多语言造就巴别塔之门

    适合现在阅读,一位伊朗裔德国记者,从德国出发进入东欧,用时 54 天,途径 12 个国家到伊朗德黑兰。请打开 Google 地图,跟随作者走这段旅途,这些陌生的地名,现在经常出现在新闻里。作者这段旅程发生在 2016 年,第一天从原东德城市什末林开始,背景是叙利亚战争(2011)让难民涌向欧洲,德国被难民搞得焦头烂额,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作者首先进入波兰克拉科夫,二战时是德国的土地,战败后 60 万德国人赶走,而沿途著名的纳粹集中营,在奥斯维辛也让伊朗裔的作者因为说德语,感觉背负了原罪。整个巴尔干半岛,波兰人生活在德国人和俄罗斯人的阴影下,斯洛伐克人生活在捷克人和匈牙利人的阴影下,匈牙利人生活在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的阴影下,而乌克兰人又生活在波兰人和俄罗斯人的阴影下,而塞尔维亚这个国家认为周围国家都是背叛者。作者在华沙,苏联纪念碑被移除,民族主义在渲染对俄罗斯的仇恨,马祖里,考纳斯,维尔纽斯,再到明斯克,这串土地多民族混居,不断在地缘冲突中被蹂躏。切尔诺贝利封锁区,基辅,乌克兰族裔和俄罗斯族裔越来越严重的分裂,顿涅茨克,顿巴斯也在作者的笔下生动鲜活起来。当时已是不断民族摩擦的 “前线”,那是民族冲突已经剧烈了,现在才明白为何打得很惨烈,沿黑海到敖德萨,从敖德萨起飞到莫斯科,西方制裁下普通俄罗斯人的想法。再到克里米亚,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一座被苏联授予的 “英雄城市”),从克里米亚进入俄罗斯,格罗兹尼,车臣,第比利斯,进入格鲁吉亚,再进入阿塞拜疆,到亚美尼亚停火线,进入巴库,再途径土耳其进入伊朗,直到德黑兰,最终到达作者家乡伊斯法罕。跟随作者巡游那片古老的土地,这一路上的人民,千百年都是自由的生活交流,可近代被各种民族主义煽动,不断冲突,百年的恩怨说不清是非,老百姓渴望的是和平,平淡的生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之大,但这五十四天的游记每天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作者从他的家乡科隆一路向东,经过巴尔干半岛,再往南到高加索山脉,绕过黑海,里海,五十四天后到达祖辈的家乡 - 伊朗的伊斯法罕。这一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访谈,对各类人物;一系列的实地考察,覆盖从古到今的关键地点。这一路记录的是人类的苦难史的片段,你不得不问自己,为什么这世界总有无法治愈的伤痛... 这一路也是同无穷无尽的历史的对话,好像过去千年东欧在你面前铺展开来。。。絮絮向你倒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