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弗朗茨·卡夫卡的谈话录。

内容简介

1920年,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

他用书建起屏障,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卡夫卡的钟摆
  • 前言
  • 卡夫卡谈话录
  • 附录:本书的历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躺平哲学

    每日一书:《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卡夫卡谈话录》。卡夫卡可以说是躺平哲学的鼻祖:一个人假如在生活中不能忍受这个世界阳光的刺激,你可以用一只手把阳光挡住。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匆匆记下你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一切。在你的有生之年,你或许就死掉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很多人对卡夫卡有一种恐惧,觉得这个人是这么一个重量级的作家,又是描写虚无和荒诞,描写官僚体制,描写所谓异化的一个作家。读卡夫卡的作品会不断地感到恐惧。觉得一个神经正常的人会由于读了卡夫卡而变得分裂,这个现象存在了很多年。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作家。一种类型是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作家,他们什么都能写。巴尔扎克描写的不只是小说,而是整个世界,他像一个手工作坊主那样生产小说。他从裁缝、妓女、一般的无产者到官员、大亨,到银行家,社会上所有的人他都能写。据说,他的《人间喜剧》里面有大约二千二百多个人物,非常惊人。另一种类型,是以卡夫卡和霍桑为代表的作家。这样的作家不喜欢跟社会打交道。他们基本上像老鼠一样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趴在家里不出门,朋友很少,属于隐居者。为什么韩愈也被博尔赫斯认为是卡夫卡的先驱呢?我重新读了《获麟解》,觉得还真有关系。在文章中,韩愈说,麒麟这样的动物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谁都没有见过。有谁说见过麒麟?大家都说没见过。可是没有任何人会否定它的存在。这样的一个悖论也是卡夫卡在写《城堡》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老庄也是提倡跟社会现实生活决裂的,提倡抛弃智慧。我们都十分看重智慧,可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只能带来烦恼。卡夫卡小说里面有智慧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呢?就是老庄说的无知无能的人,这样的人叫作 “不系之舟”,没有绳子牵着他,多么自由自在。一棵树因为大家不去砍它,它活下来了。为什么不砍它?因为它长得歪歪扭扭,长得是歪的,不能做材料,没用。这就是庄子说的 “无用之用”。什么是我们局部的生活呢?我们的生活,就是像修筑长城的人一样,每个人打交道的对象是每一块砖、每一块石,你只能看到砖、看到石,看不到长城的全部。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就死掉了,长城还没造好。为什么要造?造它干吗?长城是什么样的?你都看不到,也无法理解。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局部,或者说局部的局部。这是卡夫卡的寓言。坦率地讲,我认为文学艺术,特别是文学,它就是失败者的事业。诚如本雅明所说,卡夫卡小说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失败。正因为失败,正因为他在世界当中不断地挣扎,正因为他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他发现了这个世界的某种荒诞、悖谬与非理性 —— 他的发现,先后被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所证实。另一个奥秘是,他不顾非存在的威胁,勇敢而谦卑地承担起了这个世界的全部重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卡夫卡或许更为重要。事实上,作家总是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更渺小、更软弱。因此,他体会到的艰辛世事也比其他人更深切、更激烈。对作者本人而言,他的歌咏只是一声呼唤。对艺术家来说,艺术是痛苦的,他们通过这种痛苦获得解脱,并借此迎接新的痛苦。他不是个巨人,多少只是一只囚于自身存在之笼内的斑斓小鸟。心脏是一栋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个房间里生活着悲伤,另一间生活着快乐。人千万不能笑得太大声,不然就会惊醒隔壁房间里的悲伤。然而,因为人类无法穿透上帝,他至少也要攻击到神性周遭的幽暗。他将火种投入霜寒的黑夜。而黑夜宛如橡胶般充满弹性。它退却,可它仍旧在持续。只有人类灵魂的黑暗是转瞬即逝的,它是水滴中的光与影。祈祷、艺术与科研,不过是从同一火源升起的三种烈焰。人类想超越瞬间被赋予的个人意志可能性,想越过个人小我的界限。艺术与祈祷只是向黑暗伸出的手。人为了馈赠自我而乞求。科学与祈祷一样,是一只乞求的手。为了把存在嵌入小我的摇篮,人将自己投入消逝与形成之间的黑暗弧光,这就是科学、艺术与祈祷所行之事。因此,沉浸于自身并非陷入无意识,只是将黑暗的感知提升到明亮的意识表层。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永远不会了解活着的人

      艺术是一面镜子有时会像时钟那样先走一步语言是它永远的情人体验它,承受它语言是我们内心无法摧毁之物的外衣它将比我们存活得更长久 真理永远是一道深渊说谎者必须全情投入谎言需要激情的火焰 “似乎” 永远是种邪恶的绞索将我们的虚妄悬挂在悬崖之上唯有峰顶互相遥望躲在它们阴影之下的洼地与小山谷却对彼此一无所知 消灭邪恶的美梦不过是因失去信仰而滋生的栩栩如生的绝望感世界,正在变成一个隔离区每一个童话都是源自鲜血与恐怖的深处人永远不会了解活着的人 未来是现在的试金石人只能扔掉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人逃不过自己放到世上的妖魔恶意总会回到它的源头真正稳固的力量来自忍耐只有弱者才会变得不耐烦与粗暴 日常是伟大的强盗小说幸福只是态度问题我已与我的无知结下了友谊你我的笑容那都是没有落下的眼泪 我的笑是一堵水泥墙用来防御谁?当然是防御我自己 —— 我不过是发现了幽灵并完成了对它的防守 —— 能保留看见美的能力的人不会变老 生命就像我们头顶的星辰之渊那样无比伟大深邃人只能透过小小的窥视孔才能看清自身的存在此时,他感受到的比看到的更多人必须首先保持窥视孔的洁净 人无法看清自己的全貌在不断增长的人群之中每一分钟,人都会变得越来越孤独人无法逃避自己,这是命运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旁观中忘记我们被命运玩弄 愚蠢,是有人情味的无论走到哪儿人总是追随着自己被误解的本性只有经过理性考验的激情才有力量与深度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唯一且真正的基础人只有透过自身的渺小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就 印象与现实之间的路通常艰辛而遥远大多数人只是弱小的行者罢了如果他们像撞墙一般踉跄地撞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必须原谅他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篇短文,在读了《卡夫卡谈话录》之后。原书名很长,叫《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卡夫卡谈话录》,多美妙的比喻,我可太喜欢了。书中的内容大多是琐碎的对话,作者与卡夫卡形成了亦父亦友的和谐关系。他们讨论文学戏剧,讨论无政府主义,讨论犹太复国和工业革命。从一次次对话中,不难窥探出卡夫卡所抱持的观点,以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卡夫卡什么是卡夫卡的特色,其实就是所谓的象征性、暗示性、寓言性的写作。在《变形记》中,主人公一早醒来,变成了一只讨人厌的甲虫;在《审判》中,主人公在吃早饭的时候被捕了,但也不是立即逮捕,而是在等这两位警察把他的早饭吃完后才被捕的,场面想想就很滑稽。他徘徊于现实与精神世界的这种落差中,才生出这些看似不着调的叙事风格。卡夫卡之所以成为卡夫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挥之不去的失败感。因为失败,他窥探了这个世界上一般人无法窥探的秘密。只有当一个人被社会这个转轮甩出来的时候,他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只有一个人经历失败、以痛苦和孤独感为食料的时候,才会理解这个世界向我们呈现的荒谬感。# 作家的义务 卡夫卡不想当一个所谓的作家,在临终前曾要求把自己的书稿彻底毁掉。谈及到他的手稿时,他只是说,写作仅仅是给自己留点什么,不让自己穿行于世界多年,还像个彻头彻尾的傻子一样。他承认,一个人躲在所谓的私人空间中,是因为他缺乏应对这个世界的力量。于他个人而言,写作的意义是一种存在和活着的证明。对我们读者来说,用贾行家的话表达:作家,至少是一部分作家,对这个世界的义务在于审视和承受悲观,在于为人的彷徨和痛苦建立一种表达结构。作家可能是个通道、是个靶子、是殉道者、是首当其冲的目标。他于千万人中,于百年之后,不断的去撞击共鸣。将孤立的凡人引入不朽的生活,将随机引入规律,他的任务是预言。这样一看,任务还挺重的。真相往往是惨淡的。如果没有殉道者,每一场运动都会沦为利益共同体廉价的投机取巧。河流会变成各自分散的小池塘,所有未来的思想都将沉没于此。思想与世上所有具有超人价值的东西一样,只有通过个人的牺牲才能生存。# 父亲的意象卡夫卡对待作者同对待晚辈一样,温柔应对时也夹杂着循循教诲。他相信且鼓励年轻人拥有其他人已经丧失的可能性。他对年轻人亦有包容。当作者懊悔于浪费卡夫卡私人时间的时候,他却真情流露:“分出去的时间本就属于我们共同拥有。理解年轻人的青春、为青春奉献让我非常高兴”。你看,这不就是一个长者对待晚辈的无私宽容吗。我一直坚信作家会提供一个通道,能带读者去见证另外一个世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也魂穿作者,回到了 1920 年的工人意外保险公司的三楼办公室,弗兰茨・卡夫卡博士礼貌的向我伸出他的手。从此,我与卡夫卡博士形成了亦父亦友的关系。在这期间,我不断拿各种作品给他看,他也做出犀利点评。两人之间会有观点矛盾,也有轻松气氛。我困顿于家庭和成长的不和谐氛围里,他游离于现实和自己的精神中。直到 1924 年,我的父亲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21 天后,卡夫卡病卒于维也纳的疗养院。正文的最后一句写道,“我青年时代感官与精神的地平线坍塌了”。在书籍的最后,作者的父亲与卡夫卡博士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这也是一种隐喻。让我(读者)一下子回到了最初与卡夫卡博士相遇时,他礼貌向我伸出手的情景。读到尾处,百感交集,不知所言。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