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徐弃郁老师经典作品《脆弱的崛起》的修订版。

内容简介

1871年统一后,德意志帝国成为实力飞速蹿升的大国,但与此同时,它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却十分复杂脆弱,物质上在高歌猛进,精神方面却日趋急躁和浅薄。

借助大量翔实材料,本书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和政治军事政策,论述了大战略的成败与否如何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从而回答了“威廉德国为何走向战争”这个问题。

作者指出,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大战略反而在退化甚至瓦解,越来越无法应对变化中的复杂局面。

2017年1月本书英文版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使该书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序言
  • 德国的脆弱崛起
  • 第一章 低姿态的大国
  • 第一节 新帝国的脆弱性
  • 一、政治结构
  • 二、社会结构
  • 三、战略决策体制
  • 第二节 强大带来的危险及其应对
  • 一、强大招致的危险
  • 二、俾斯麦的初步应对措施
  • 第三节 “战争在望”危机
  • 一、“文化斗争”与法德关系紧张
  • 二、“战争在望”?
  • 三、各大国的反应
  • 第四节 增加的国际义务:近东危机与德国的选择
  • 一、1875—1878年近东危机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的两难境地
  • 三、柏林会议
  • 第二章 “主动塑造”与大战略的构筑
  • 第一节 大思路的设计:基辛根口述备忘录
  • 第二节 俾斯麦结盟的开始
  • 一、德国结盟的目标与对象选择
  • 二、德奥同盟形成
  • 三、德奥同盟对俄国的影响及“三皇同盟”的形成
  • 第三节 结盟的扩展
  • 一、俄国的不确定性与俾斯麦的应对
  • 二、“三国同盟”的成立
  • 第四节 德国的政策与英法关系破裂
  • 一、德国对英法关系的估算
  • 二、埃及危机与德国的政策
  • 第五节 外交的支撑与补足:军队和军事战略
  • 一、德国军队与政府的关系
  • 二、老毛奇时期德国军事战略的演变
  • 三、老毛奇军事战略的特点
  • 第三章 维持大战略的努力
  • 第一节 社会潮流的冲击
  • 一、民族主义
  • 二、民主政治
  • 三、帝国主义
  • 第二节 俾斯麦的海外殖民
  • 一、俾斯麦殖民政策的开始
  • 二、俾斯麦殖民政策的特点
  • 第三节 保加利亚危机
  • 一、危机的开始
  • 二、俄奥斗争激化与德国的应对
  • 三、转嫁责任与英德较量
  • 第四节 德俄“再保险”条约与两次地中海协定
  • 一、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形成及其战略含义
  • 二、“相反相成”原则与两次地中海协定
  • 三、协调外交与军事
  • 第五节 俾斯麦时期德国大战略的简短评价
  • 第四章 “后俾斯麦时代”的开始
  • 第一节 外交“新路线”
  • 一、外交“新班子”
  • 二、放弃俄德“再保险”条约及其战略含义
  • 三、追求“英国友谊”的努力
  • 第二节 “新路线”的后果
  • 一、法俄同盟的成立
  • 二、英德关系的疏远
  • 三、英德摩擦的升级
  • 第三节 “新路线”的终结与“大陆联盟”幻想
  • 一、德国放弃“新路线”
  • 二、“大陆同盟”的构想及挫折
  • 三、重新拉近英国的努力及挫折
  • 四、“大陆联盟”的再度设计
  • 第四节 “克鲁格电报”事件
  • 一、德国发出“克鲁格电报”的主要考虑
  • 二、英德敌对情绪的爆发
  • 三、英国的后续措施及对英德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体制、社会、民意与大战略
  • 第一节 决策体制的制约
  • 一、政治外交决策体制
  • 二、军事领域的决策体制
  •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卡特尔化”结构
  • 一、“卡特尔化”的含义
  •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德国社会结构的“卡特尔化”
  • 三、政治程序不完善与德国社会结构的“卡特尔化”
  • 第三节 民意的冲击
  •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民意
  • 二、“后伟人效应”与民意
  • 三、民意与政府
  • 第六章 从“世界政策”到“被包围”
  • 第一节 “世界政策”的开始
  • 一、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动机
  • 二、“世界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 第二节 外交上的中间路线(1897—1904)
  • 一、与法俄同盟保持距离
  • 二、英德结盟谈判与德国的游离态度
  • 三、第二次英德结盟谈判的“成果”——《英德扬子协定》
  • 四、第三次英德结盟尝试的失败及英德关系恶化
  • 第三节 从英法协约到阿尔赫西拉斯会议
  • 一、1904年的英法协约
  • 二、德国“外交反击”的两条主线
  • 三、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的爆发与德国的误判
  • 四、德国外交的败绩
  • 第四节 英俄协约与德国“被包围”
  • 一、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 二、英俄协约与德国“被包围”心态的加深
  • 第七章 海权偏执
  • 第一节 德国“大海军”建设的源起与理论
  • 一、德国海军观念的转变及原因
  • 二、蒂尔皮茨的努力与理论
  • 三、蒂尔皮茨理论的谬误与德国海军的“先天不足”
  • 第二节 第一、二次海军法案及其影响
  • 一、第一次海军法案
  • 二、第二次海军法案与英国的反应
  • 三、德国的“哥本哈根化”恐慌
  • 第三节 “无畏舰竞赛”与英德海军竞赛的全面展开
  • 一、英德“无畏舰竞赛”的开始
  • 二、德国第二个“补充法案”与英国的“海军恐慌”
  • 三、德国关于建造无畏舰的内部分歧
  • 第四节 “蒂尔皮茨计划”的最后阶段
  • 一、放缓德国海军扩建进程的努力(英德海军谈判)
  • 二、第三个“补充法案”与英德海军竞赛的尾声
  • 第八章 大战略的退出——“施利芬计划”
  • 第一节 “施利芬计划”的形成
  • 一、施利芬对老毛奇军事战略的否定
  • 二、施利芬两线作战计划的发展演变
  • 三、1905—1906年“施利芬计划”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施利芬计划”的问题及其战略含义
  • 一、政治外交问题
  • 二、军事问题之一:两线协调问题
  • 三、军事问题之二:盟军协调问题
  • 四、军事问题之三:兵力问题
  • 五、军事问题之四:作战计划的不确定性问题
  • 第三节 “施利芬计划”与德国军事思维的偏执化
  • 一、军事的“非政治化”
  • 二、安全判断的绝对化
  • 三、实用主义历史观与决定论
  • 四、作战思想的绝对化与教条化
  • 第九章 通向世界大战的危机处理(1908—1914)
  • 第一节 波斯尼亚危机及其后果
  • 一、危机前的态势
  • 二、危机的过程及德国的处理
  • 三、危机的后果
  • 第二节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 一、危机前的态势
  • 二、危机的进程与德国的处理
  • 三、危机的影响
  • 第三节 七月危机与大战爆发
  • 一、危机前的态势
  • 二、危机的进程与德国的处理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崛起的德国: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探寻平衡

    崛起的德国为什么被打垮德国政治结构的妥协平衡让德国表面上是个统一国家,但德国内部充满矛盾。日常政令推行充满阻碍,即使在战争的时候,无法集中全部力量。德国统一是普鲁士用武力强制实现的,所以普鲁士和那些被打败的邦之间是有裂痕的离心离德。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境内就存在天主教与新教的尖锐对立的宗教矛盾。阶级矛盾,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权力。但传统的容克地主阶层牢牢掌握着核心权力。这引发了德国社会的撕裂,新兴资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传统精英掌握国家权力,双方互相撕扯。出身贵族的德国的外交官经常利用与王室之间的特殊关系越过宰相,直接向皇帝报告。这造成外交事务的混乱。德国是怎么应对的俾斯麦想到的解决方案是,编织一张大网,把各个大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利,德国打破以前的不结盟政策,加入很多同盟。平衡,俾斯麦通过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维持德国统一后 20 年的稳定。这些国家都认为自己的利益得到基本的保障,便慢慢接受了统一德国的出现。为什么德国后来又改变了战略方向呢直接原因是俾斯麦的下台。而威廉二世放弃了俾斯麦复杂烦琐的结盟策略事实上德国的迅速发展导致已经没法延续俾斯麦时期的外交政策了。德国民众非常渴望获得全世界的认可。这种诉求反映在国家政治上,就是要求国家在外交方面更强硬。启发在团队竞争中,拥有出色的头部并不一定能持续收益,只有培养 “均质” 的大多数,才是长期保持高水准的秘诀。

      10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脆弱的崛起》

      徐弃郁关于德国崛起的专著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写起。他认为,统一标志着德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同时也造成了一种对德国外交有界定性作用的悖论:随着德国力量的增长,它邻国的恐惧也在增长。为了应对这一悖论,德国最初在外交中采取了一种低姿态。然而从 1878 年开始,德国外交的主导者奥托・冯・俾斯麦开始积极地塑造欧洲政治。他的大战略目标在于支撑德国的崛起。按照徐弃郁的观点,虽然当时德国的外部和内部压力都很大,俾斯麦对战略和外交技能的结合使他得以压倒那些反对力量或使其失去平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自 1871 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从迅速崛起到迅速衰落只经历了短短 40 多年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广泛,系统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很多,这本书算是第一个以中国人的视角研究这段历史的成果。相比于其他研究,书中的许多分析可能只是徐弃郁作为一个战略分析专家的一家之言,但其丰富的史料、清晰且富于逻辑的推理却颇令人信服。最难得的是,作者希望从德意志帝国崛起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中寻找到一些可供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为同样处于大国崛起的中国所借鉴。     作者的分析立足一条 “大战略” 主线,通过一个关键人物铁血宰相 “俾斯麦” 将这段 40 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俾斯麦时代和后俾斯麦时代,与之对应的是崛起的时代和衰落的时代。显然,作者非常肯定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的作用,在帝国先天不足的各种局限下,俾斯麦主导时期选择了正确的大战略 —— 在军事上有限防御,在外交上与各国保持互相牵制的平衡,在内政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他的继任者既没有他的智力,也没有他的手腕,在不断摇摆中做出了越来越错误的选择 —— 错误地与英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放弃了维持平衡的外交政策,国内各权力机构走向分裂,甚至被自己的盟友绑架,最终走上全面战争的不归路。    俾斯麦这个人物很像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是充满了强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没有为帝国培养出能够延续其政策的继任者,而且几乎所有的高层政治人物都不懂得他各种策略的内在逻辑。这导致了在他下台后整个德意志帝国没有人能够理解并延续他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过度依赖某个强人的政治智慧,注定了帝国崛起的脆弱性,其飞奔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失控,而一切的偶然事件都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仔细分析二战后德国的发展就会发现,二战结束 50 年不到,德国就已经化解了仇恨并成为欧洲的主心骨。这一切背后不难看出俾斯麦政治智慧的影子,如今的德国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大国崛起。

          1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