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想国译丛系列。通过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探讨希特勒第三帝国与俾斯麦的德国间强烈的连续性。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俾斯麦与金融家布莱希罗德的关系成了这种重组的缩影。

本书是对一系列事件和促成这些事件的利益与情感的当事人的记录,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和理解从普鲁士强盛到德意志崛起过程之中,俾斯麦和布莱希罗德这两个历史人物对德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塑造作用,以及政治和经济如何左右历史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理想国译丛序
  • 导读 焦虑的联盟
  • 缩写说明
  • 导言
  • 第一部分 危险的崛起,1859—1871
  • 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 第二章 俾斯麦的生存斗争
  • 第三章 宝座和绞刑架间
  • 第四章 银行家与俾斯麦的胜利
  • 第五章 俾斯麦的钱袋和布莱希罗德的地位
  • 第六章 第三场战争
  • 第七章 凡尔赛宫里的狂妄
  • 第二部分 帝国的银行家
  •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 第九章 政治和经济上的帝国风格
  • 第十章 贪婪与阴谋
  • 第十一章 第四等级
  • 第十二章 发财的亲王
  • 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 第十四章 罗马尼亚:权宜的胜利
  • 第十五章 不情愿的殖民者
  • 第十六章 俾斯麦的倒台
  •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 第十七章 作为爱国新贵的犹太人
  • 第十八章 新反犹主义的人质
  • 第十九章 苦涩的结局
  • 后记 家族的衰败
  • 注释
  • 致谢
  • 参考书目
  • 关于作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般来讲,政治家的公众形象,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二是专业学者站在历史后端做出的评判。但是,本书作者泰勒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历史人物会主动参与到自己形象的建构中。俾斯麦留下的回忆录,就是一种 “刻意为之” 的书写,为的是淡化自己的错误和阴暗面,拔高自己的伟大。这种建构,对后世学者的评判影响非常大。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像本书作者泰勒一样,详尽地阅读 19 世纪的文献档案,反复比对甄别,你才能触碰到一个真实的俾斯麦,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俾斯麦的韭菜盒子

      读出了俾斯麦铁血战士的味道,和一个帝国的金融手段,到最后的人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