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American Book Awards)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等。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增订纪念本出版说明
  • 自序
  • 经典版出版缘起
  • 第一章 万历皇帝
  •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第五章 海瑞
  • 第六章 戚继光
  • 第七章 李贽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当年提出个好问题

    《大明王朝 1566》影视剧我很喜欢,王劲松,张志坚,倪大红等演员的演技惊艳四座,2007 年上映也引起社会轰动和各种议论,电视剧的开场也有点本书的映像,开场就是嘉靖祈雨(雪),之后的御前内阁会议,焦点是预算亏空的问题,传统的农业帝国思维,不能赤字预算,提倡的是开源节流,结果是江南改农田为桑田,电视剧里嘉靖还说改桑田后依然按照农田税征税。后来就是土地兼并和贪污腐化。。。这本书要和《国富论》一起看,农业帝国的三大税源是土地,盐铁专营和铸币,到万历十五年 1587 年,因为帝国不铸币,张居正的改革也都是只能攫取土地,可土地税最大的问题只能一次性收取,没有累进税,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流转税。《国富论》的贡献就是讲明财富需要分工,分工需要交换(贸易),整本书教导如何收税(财富产生的过程中抽头),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最大区别是税收的方式,古代中国皇帝只是一次性从产品中提成,而且还收实物没有货币化,土地还要靠天吃饭,德政是轻徭薄赋,即无外债又无内债,但这样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税收解决阶级分化(贫富的扩大),因为有资本的人才是主要消费和投资者,只能通过斗争(反腐)。看遍一本《金瓶梅》没看西门庆给国家交过税,朱元璋固化人员流动,减少商品交易,压低官员薪俸,想方设法,就是没有想到向资产增税,没有资本利得税,利息税和遗产税。中国古代才真正是 “藏富于民”,现代国家因负责的军事,教育和公共设施建设,在古代自然缺失。慈禧的清末,是靠海关和厘金支撑,直到 2006 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才算是完全进入现代化。本书英文版完成于 1976 年,1982 年在中国出版,只 40 年,我们有幸见证历史。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国家治理的困境

      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不是孤立的。联系前后,它正是明朝彻底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国家面临治理难题,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名臣良将也没能逆转衰弱的趋势,并且没有功德圆满。这一年,戚继光和海瑞平静地去世。戚继光去世前,是遭到弹劾的,不受用。但是回溯他的一生,他是公认的抗倭名将,战功卓著,治兵有方。即使业务能力如此突出,他仍然被文官压一头。文官不是真正了解国防建设,又不真正重视,却可以外行领导内行,把权力规则凌驾于实实在在的国防建设上面。并且军人被极力灌输服从而不懂得运用好的战术,缺少战斗力,指挥混乱,以至于被瓦剌和倭寇稀里糊涂地击败。当时的军人也没有被尊崇,回到社会难以立足。军队在精神上是被文官轻视的,总是被认为有勇无谋。太多能工巧匠集中在帝王家为禁卫军制造精良装备,那么抵御倭寇的前线部队就缺少精良装备来作战,自然就破防了。在文官眼里,“武备继续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文官们只要在他们的任期中保持平静无事,则一切有关军队改造的计划大可束之高阁”。文官的反射弧太长,瓦剌造成的土木堡之变没能触动他们,直到倭寇长驱直入才知道变革。戚继光一度被重用,离不开谭纶和张居正的赏识和信任。但是他不可避免地卷入文官集团的党争,以至于被排挤打压,明朝对于军事人才真正重视吗?注重的恐怕只是政治稳定,而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军改措施似乎单骑突进,缺少广泛支持。在戚继光之后,明军一直缺少戚家军的严明纪律和高效战术,最后败给了满族人。海瑞是毋庸置疑的道德模范,有很强的职业操守,但是活得太清苦了。难道如此努力地读书、工作是为了过这种生活吗?做个清官这么难吗?在洪武皇帝的光芒底下,海瑞变成奇特、怪僻而执拗的模范,追求帝国回到农业社会的简朴风气。但是,方式难免刻板,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缺理财智慧,精神可嘉但是方法欠妥。海瑞的时代,人性的丑恶是被无限放大的,人人都是偷奸耍滑的,心里没有一杆秤,只有利益,只有派系斗争,只有保住官帽,俸禄低就要有灰色收入,做清官太艰难。所以,追寻天命的海瑞是孤独的,显得很奇葩,很少有人愿意和他共事。如果海瑞这样的人难以生存,那么魏忠贤这种人就会大行其道,破坏团结,造成极大内耗,不能有力抵御外敌。明朝中后期的时代悲剧在于刚正不阿、能力突出的人活得艰难,但是巧言令色、投机钻营的人过得舒服。从海瑞和戚继光的一生可以看出,做正直的人很困难而且缺少激励,缺少身边人支持和理解,会显得十分孤独,为了坚守原则而走向孤僻和偏执。国家治理低效的问题症结在于,官僚体系对国家机器效能的制约。俞大猷曾经提议加强水师建设,多划拨经费,但提案被搁置。因为增加军费要牵动整个财政税收体系,提高后勤机构工作效能。而一个道德和人治代替法治的农业社会,难以实现这种精细、高效的数目字管理,离正规化有距离,组织松散、薄弱。运转低效的体制,也导致武器质量差,抵御倭寇难度加大。而在内部,经济倒退,税收下降的背景下,社会秩序混乱。同时,文官集团掌握话语权,立太子无法自己决定,万历皇帝无奈 “罢工” 抗议。哪怕是皇帝不上朝,文官集团也能保持朝廷正常运转。皇权被极大削弱,名义上管制天下实则被天下管制,朝政被权臣把控,党争愈演愈烈,机构臃肿,官僚化特点突出。张居正在税收和官员考核的改革措施上本来有所作为,但是权倾朝野,万历皇帝把他当作伊尹,突然就变脸,死后下令抄家,改革成果人亡政息。本书没有正面刻画张居正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而是刻画党争的时代背景,能感受到改革措施在泥泞中前行的艰难。但是帝国的体制也不是一人之力能改变的,所以会产生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有才能有志向却无力改变现实的悲剧,原因在于官僚文化大行其道。也许一个国家主流文化体系上的失败,会导致了其在各方面凝滞不前。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的重点是“连续性”

        《万历十五年》表达了一种大历史观。即不单独地分析某一个事件,而是把距离拉远,从更宏观、更长期的视角看待事件发展的趋势。 万历十五年在整个明朝历史上是平淡无奇的一年,没有什么大事,只有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是你会发现这些小事其实是此前的大事引发的后果,而这些小事,又导致了以后更大的历史变动。 本书其实是以这一年为契机,向前向后分析了几乎整个明朝在文官、税收、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以及利弊关系。从更大的视角着手,就会对历史有不一样的认识。 另一方面,本书从人物出发,把历史变得有了温度,让人有一种进入现场的真实感。开了新的写作方式的先河,即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历史。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把自己代入历史当中,对人物和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写作方式对现在的很多历史著作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换一种视角,重新理解历史。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1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