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大量史料,揭示了12位享誉世界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矫情、做作、愚昧、狂妄、自私和腐败。

内容简介

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中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

《知识分子》的作者抽丝剥茧,将这些知识分子放在聚光灯下探照,富于喜剧性地呈现出他们的表里不一、利欲薰心、欺世盗名,包括眼花撩乱的两性关系、错综复杂的亲友问题。他们惯于居高临下指导别人,私下生活却自相矛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种思考/译序
  • 卢梭:“有趣的疯子”
  • 雪莱:无情的理念
  • 易卜生:“恰恰相反!”
  • 托尔斯泰:上帝的兄长
  • 海明威:深渊
  • 布莱希特:冰一样的心
  • 罗素:一则合乎逻辑的废话
  • 萨特:“裹着毛皮的小墨水瓶”
  • 威尔逊:因忏悔得救的人
  • 高兰茨:被折磨的良心
  • 赫尔曼:谎话,该死的谎话
  • 理性的逃亡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把世界级作家吐槽了个遍

    聊起卢梭、海明威、雪莱、托尔斯泰这些世界级作家,你想到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高山仰止,或者粗暴的说一句,牛逼。


    但这本叫《知识分子》的书把这些作家拉下神坛,有理有据地吐槽了个遍。
    比如文艺复兴的发起人之一卢梭,喜欢比自己大的已婚女人,忘恩负义,残忍地把自己的 5 个孩子送到孤儿院......。
    比如托尔斯泰,烂赌如泥,到处借钱赌博,生理需求旺盛,让自己的老婆 22 年怀孕 12 次,还出去找,染上淋病......。
    阅读建议:这是一本可以满足很多读者好奇心的书,但是作为读者会划分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单纯猎奇,第二层次,看出前因后果,分析作者哪些地方靠谱哪些地方是偏颇之词,有意找有利的内容支撑观点,第三层次,跳出读者维度,看到作者的写作功力、出版社的策划功力等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门槛但体会大

      近代,世俗知识分子取代了旧式的神职人员,成为人类的引路人和导师,但是,他们不比神棍好得多少,罗素,雪莱,海明威,萨特,波伏娃,这些威名如雷灌耳的知识分子,口说爱人类,却亏待身边的人,利用甚至是剥削自己的亲人,朋友,追随者来满足个人的欲望。看了这本书,最大的体会是,人应该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任何鼓吹可以牺牲人,为实现某某的思想,都必须被质疑。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