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读寓言汪洋恣肆,笑对奥妙的宇宙人生;与庄子精神往来,追逐梦中的自由蝴蝶。

内容简介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其中的动物、植物、无生物,都会说话、具情感、有思想;圣人、君主、历史名人,都被奚落调侃、无情挖苦。分开看,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文学段子;合起来,是角色丰富、高潮迭起的哲学戏剧。由于庄子的独特写法,内七篇的文字、意义都极其难懂。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庄学研究的成果,在精校全译的基础上,对《庄子》内七篇逐字逐句解读,将庄子以寓言形式布设的重重语言机关和奥义密码逐一破解,如福尔摩斯探案一般,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和细节:出场角色是什么身份和来历,姓名有何寓意?出场人物之间,他们与未出场的背后角色之间,背后角色彼此之间,有什么冲突?角色话语的表面意思分哪几层(最多竟达七层),言外之意是什么,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这些话语、场景与前后文哪些话语、场景乃至与真实历史事件有何关联,庄子想表达什么奥义……

通过这样层层剥茧、细致入微的解读,还原了庄子语境,拼合了庄学全图,使每一位读者都能欣赏这七重宝塔般的汉语文学哲学奇迹、人类思维语言奇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余世存序 自由江湖的虚实
  • 吴励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
  • 作者前记 庄子引领我们仰望星空
  • 作者序言 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 绪论一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
  •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
  •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
  •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
  •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
  • 五 诸侯称王,暴秦称帝
  • 六 宋王篡位,庄子弃职
  • 七 寓言讽世,痛诋专制
  • 八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 九 晚年挚友,大知惠施
  • 十 隐攻公孙,暗讽孟轲
  • 十一 公子魏牟,失国改宗
  • 十二 庄子著书,支离其言
  • 十三 朝三暮四,晦藏其旨
  •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绪论二 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
  •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
  • 一 庄学公案,小大之辨
  • 二 破案铁证,呼之欲出
  • 三 连环奇案,互做伪证
  • 四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
  • 五 庄学四境,思想范式
  • 六 专制天敌,正解招杀
  •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
  •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
  • 弁言 七篇之首,庄书之魂
  • 一 首章奥义,庄学大纲
  • 二 次章奥义,社会应用
  • 三 末章奥义,个体应用
  •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
  •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
  • 弁言 “齐物”篇名,仅有一读
  • 上篇 此岸俗谛,物德相对
  • 一 三籁章:地籁皆和
  • 二 人籁章:人籁不和
  • 三 言吹章:悖道人籁不及地籁
  • 下篇 彼岸真谛,道极绝对
  • 四 至知章:顺道人籁高于地籁
  • 五 无知章:形象说明顺道人籁
  • 六 待彼章:至知至人独待天籁
  • 七 物化章:形象说明独待天籁
  •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
  •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
  • 弁言 真谛必“知”,俗谛必“行”
  •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
  •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
  •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
  •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
  •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
  •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
  • 一 颜回往谏,主动往刑
  • 二 叶公使齐,被动近患
  • 三 颜阖傅储,刑名迫近
  • 四 栎树寄社,不材全生
  • 五 商丘散木,异材大用
  • 六 荆氏文木,材之大患
  • 七 支离其形,养身尽年
  • 八 接舆讽孔,临人以德
  • 九 漆园自况,无用之用
  •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
  •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
  • 弁言 葆光养心,支离其德
  • 一 兀者王骀,王德之人
  • 二 兀者申徒,痛斥子产
  • 三 兀者无趾,痛斥孔子
  • 四 恶人哀骀,其德不形
  • 五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 六 致无俗情,永葆常情
  •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
  •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
  • 弁言 游方之外,以明达道
  • 上篇 卮言七章,正面论道
  • 一 天人章:知天所为,知人所为
  • 二 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
  • 三 众人章:役人之役,适人之适
  • 四 天人不相胜章:逃刑逃名,以德为循
  • 五 江湖章:陆处王霸,水处两忘
  • 六 小大章:万物所系,一化所待
  • 七 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
  • 下篇 寓言七章,形象论道
  • 八 明道寓言:成道九阶,闻道九阶
  • 九 造化寓言:生于造化,死于物化
  • 十 江湖寓言:方内方外,两种选择
  • 十一 处丧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
  • 十二 宗师寓言:伪道黥劓,真道息补
  • 十三 坐忘寓言:儒学始祖,皈依真道
  • 十四 道极寓言:天地无私,道极无极
  • 结语 道极无限,成长无极
  • 《应帝王》奥义——天人合一的“至人”论
  • 弁言 庄学至境,“应帝”之“王”
  • 一 失德后仁,俗王“臧仁”
  • 二 失仁后义,俗王“式义”
  • 三 素王不治,顺物自然
  • 四 明王之治,虚君无为
  • 五 俗王季咸,素王壶子
  • 六 至人若镜,胜物不伤
  • 七 造化浑沌,文化凿窍
  •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
  • 余论一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
  • 一 支离拼板,晦藏全图
  • 二 重言为真,拼图举例
  • 三 七篇篇名,奥义提示
  • 四 七篇首尾,始卒若环
  • 五 庄学四境,万能钥匙
  • 六 四境范型,动植象征
  • 七 排行隐喻,结构重言
  • 八 纷繁角色,四境定位
  • 九 寓言六式,息黥补劓
  • 十 总体结构,南溟弔诡
  •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
  • 余论二 文化与造化
  • 一 “文化”的对词:“造化”
  • 二 “造化”、“文化”的价值序列
  • 三 广义“文化”中的通用“文明”
  • 四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悖道“文化”
  • 五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顺道“文化”
  • 六 “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
  • 七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
  • 结语
  • 余论三 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
  •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
  •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
  •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
  •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
  • 跋语 超越老孔,空前绝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题

    写书的立意与庄子提倡的观点有偏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不是郭象

      真佩服作者的定力,的确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他说,他读所有的书都是为了读懂《庄子》;读懂《庄子》是为了发现奥义,声讨篡改奥义的郭象。如果郭象还活着,应该是这本书最合适的读者。可惜,我不是郭象……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