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适合于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技术人员及希望从事软件测试的其他专业人员阅读, 也适合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与老师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测试理念:包含软件测试理论、软件质量、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管理、软件测试工具以及Web项目测试和APP项目测试等。全书覆盖了基础和高阶的软件测试知识, 并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的岗位技能, 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测试实例。本书是腾尚时代软件职业培训学校全体老师精心打造的一本软件测试领域专业书籍, 力求使更多的求职者和读者更好地学习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 并找到更理想的软件测试工作岗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言——测试之所见
  • 第1章 软件测试理论
  • 1.1 软件概念
  • 1.1.1 软件发展史
  • 1.1.2 软件生命周期
  • 1.1.3 软件体系结构
  • 1.2 软件研发模型
  • 1.2.1 瀑布模型
  • 1.2.2 快速原型模型
  • 1.2.3 螺旋模型
  • 1.2.4 RUP流程
  • 1.2.5 敏捷模型
  • 1.3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 1.3.1 软件测试发展
  • 1.3.2 软件测试目的
  • 1.3.3 软件测试原则
  • 1.4 软件测试模型
  • 1.4.1 V模型
  • 1.4.2 W模型
  • 1.4.3 H模型
  • 1.4.4 X模型
  • 1.4.5 敏捷测试
  • 1.5 软件缺陷
  • 1.5.1 软件为什么会引入缺陷
  • 1.5.2 缺陷种类
  • 1.6 测试用例
  • 1.6.1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
  • 1.6.2 测试用例写作思路
  • 第2章 软件质量
  • 2.1 质量
  • 2.1.1 质量铁三角
  • 2.1.2 软件质量
  • 2.2 质量管理体系
  • 2.2.1 ISO
  • 2.2.2 CMM/CMMI
  • 2.2.3 6Sigma
  • 2.3 软件质量特性
  • 2.3.1 功能性
  • 2.3.2 可靠性
  • 2.3.3 易用性
  • 2.3.4 效率
  • 2.3.5 可维护性
  • 2.3.6 可移植性
  • 2.4 软件质量活动
  • 2.4.1 SQA由来
  • 2.4.2 SQA工作职责
  • 2.4.3 软件度量
  • 第3章 软件测试过程
  • 3.1 测试阶段划分
  • 3.2 单元测试
  • 3.2.1 单元测试环境
  • 3.2.2 单元测试策略
  • 3.2.3 单元测试常见的错误
  • 3.2.4 单元测试工具
  • 3.3 集成测试
  • 3.3.1 集成测试环境
  • 3.3.2 集成测试策略
  • 3.3.3 集成测试分析
  • 3.3.4 集成测试工具
  • 3.4 系统测试
  • 3.4.1 系统测试环境
  • 3.4.2 系统测试策略
  • 3.5 验收测试
  • 3.5.1 UAT测试
  • 3.5.2 α测试
  • 3.5.3 β测试
  • 3.6 回归测试
  • 3.6.1 回归测试流程
  • 3.6.2 回归测试策略
  • 3.7 软件测试的流程
  • 3.7.1 测试角色与职责
  • 3.7.2 测试计划与控制
  • 3.7.3 测试分析与设计
  • 3.7.4 测试实现与执行
  • 3.7.5 测试评估与报告
  • 3.7.6 测试结束活动
  • 第4章 软件测试方法
  • 4.1 测试方法划分
  • 4.2 白盒测试
  • 4.2.1 白盒测试常用技术
  • 4.2.2 基本路径测试
  • 4.2.3 白盒测试的优缺点
  • 4.3 黑盒测试
  • 4.3.1 等价类划分法
  • 4.3.2 边界值分析法
  • 4.3.3 判定表分析法
  • 4.3.4 因果图分析法
  • 4.3.5 正交试验法
  • 4.3.6 流程分析法
  • 4.3.7 状态迁移法
  • 4.3.8 异常分析法
  • 4.3.9 错误推测法
  • 4.3.10 黑盒测试的优缺点
  • 4.4 灰盒测试
  • 4.5 静态测试
  • 4.5.1 同行评审
  • 4.5.2 阶段评审
  • 4.5.3 同行评审与阶段评审的区别
  • 4.6 动态测试
  • 第5章 软件测试管理
  • 5.1 配置管理
  • 5.1.1 配置管理角色与职责
  • 5.1.2 配置管理的流程
  • 5.1.3 配置管理工具介绍
  • 5.2 需求管理
  • 5.2.1 什么是需求
  • 5.2.2 需求的类型
  • 5.2.3 需求工程
  • 5.2.4 需求开发
  • 5.2.5 需求管理
  • 5.3 缺陷管理
  • 5.3.1 软件缺陷的状态
  • 5.3.2 缺陷管理的角色
  • 5.3.3 缺陷管理基本流程
  • 5.3.4 缺陷的等级划分
  • 5.3.5 缺陷报告的内容
  • 5.3.6 缺陷分析
  • 5.4 风险管理
  • 5.4.1 风险管理的过程
  • 5.4.2 项目中常见的风险
  • 5.5 敏捷风险管理
  • 5.5.1 敏捷项目的理解
  • 5.5.2 敏捷项目需求的管理
  • 5.5.3 敏捷项目时间的管理
  • 5.5.4 敏捷项目成本的管理
  • 5.5.5 敏捷项目质量的管理
  • 5.5.6 敏捷项目沟通的管理
  • 5.5.7 敏捷项目风险的管理
  • 第6章 测试工具的介绍
  • 6.1 配置管理工具——SVN
  • 6.1.1 VisualSVN的安装配置
  • 6.1.2 VisualSVN服务端的使用
  • 6.1.3 TortoiseSVN的安装配置
  • 6.1.4 TortoiseSVN客户端的使用
  • 6.2 缺陷管理工具
  • 1.Quality Center
  • 2.JIRA
  • 3.BugFree
  • 4.禅道
  • 6.3 性能测试工具
  • 6.3.1 性能测试概念
  • 6.3.2 性能测试指标
  • 6.3.3 性能测试流程
  • 6.3.4 Loadrunner工具介绍
  • 6.3.5 VuGen录制脚本
  • 6.3.6 Controller场景设计
  • 6.3.7 Load Generator负载生成
  • 6.3.8 Controller场景运行
  • 6.3.9 Analysis结果分析
  • 6.4 接口测试工具
  • 6.4.1 接口测试
  • 6.4.2 Postman
  • 6.4.3 Jmeter
  • 6.5 抓包工具
  • 1.HttpWatch抓取数据
  • 2.耗时图表
  • 3.头信息
  • 4.POST数据
  • 5.信息流
  • 6.内容
  • 7.过滤
  • 第7章 常用协议简介
  • 7.1 OSI参考模型
  •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7.2 TCP/IP协议
  • 1.链路层
  • 2.网络层
  • 3.传输层
  • 4.应用层
  • 7.3 HTTP协议
  • 7.3.1 HTTP协议特点
  • 7.3.2 HTTP连接方式
  • 7.3.3 HTTP报文结构
  • 7.3.4 HTTP请求
  • 7.3.5 HTTP应答
  • 7.3.6 HTTP通信机制
  • 7.3.7 HTTP缓存机制
  • 7.4 HTTPS协议
  • 7.4.1 HTTPS的特点
  • 7.4.2 工作原理
  • 7.4.3 SSL协议
  • 7.4.4 TLS协议
  • 第8章 Web项目测试
  • 8.1 Web基础
  • 8.1.1 Web的发展
  • 8.1.2 Web的特点
  • 8.1.3 Web工作原理
  • 8.1.4 Web页面加载过程
  • 8.2 Web测试技术
  • 8.2.1 Web功能测试
  • 8.2.2 Web性能测试
  • 8.2.3 Web安全测试
  • 8.2.4 Web兼容测试
  • 8.2.5 Web接口测试
  • 第9章 APP项目测试
  • 9.1 APP发展
  • 9.2 APP测试流程
  • 1.计划阶段
  • 2.设计阶段
  • 3.执行阶段
  • 4.评估报告阶段
  • 9.3 APP测试方法
  • 9.3.1 Android与IOS
  • 9.3.2 UI测试
  • 9.3.3 功能测试
  • 9.3.4 性能测试
  • 9.3.5 安全测试
  • 9.3.6 兼容性测试
  • 9.3.7 接口测试
  • 9.3.8 用户体验测试
  • 9.4 APP测试工具
  • 9.4.1 ADB
  • 9.4.2 AAPT
  • 9.4.3 Monkey
  • 9.4.4 DDMS
  • 9.4.5 Fiddler
  • 9.5 APP测试与Web测试的区别
  • 1.系统架构不同
  • 2.测试方法不同
  • 3.测试工具不同
  • 9.6 H5页面测试
  • 1.功能相关
  • 2.性能相关
  • 3.H5适配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0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规中矩的内容

    有概念原理,也有方法描述,整体来看有一定学习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看其他人的书,写成自己的书?不适合新人,也不适合进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了解测试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测试的工作,作为扩展阅读的书籍,但是内容有些过时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