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耗时四年,踏遍二十一个省市及偏远山区,近百位孩童生存和心灵写真。流动与留守,生存与生活,社会底层到中产家庭孩童的真实现状。

内容简介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

《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儿童探访档案
  • 第一辑 异乡
  • 缝纫机和大富翁
  • 北京五环外的最后日子
  • “王子”和四个“公主”
  • 车间里的母女
  • 破碎的蛛网
  • 花房少年
  • 第二辑 阴影
  • 给妈妈的情诗
  • 寻找回来的温润
  • 没有故事的地方
  • 被城市惊吓
  • 雪山脚下的夜
  • 第三辑 大病
  • 无权长大的少年
  • 血疑
  • 驴皮记
  • 到灯塔去
  • 屋檐下的冰
  • 不敢骑马的牧羊少年
  • 第四辑 留守
  • 一个人的课堂
  • 红泥小屋的炉火
  • 米热古丽的声音
  • 针脚编织的时光
  • 自从离别后
  • 为了告别的团聚
  • 第五辑 单亲
  • 脚踝上的重量
  • 河西走廊的月光
  • 造屋记
  • 黄色流苏的房子
  • 热带的忧郁
  • 学前班的十七岁少年
  • 第六辑 远方
  • 大洪水的记忆
  • 米亚赛尔的身量
  • 国境线上的童年
  • “联合国”家庭
  • 大峡谷的八兄妹
  • 带我到山顶
  • 沙漠边沿的阿比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瀑布奔涌的声音

    初读袁凌的书是在几年前,他的那本《我的九十次死亡》以克制、平静的文字记录了他与采访对象们一次次经历的死亡与离别。
     
    不同于总去宣告时代 “传奇” 的其他媒体,袁凌的文字在记录时代的同时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份人文的关怀(尽管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关怀使得写作者的视角无法更为深入的剖析作品背后的重大问题)。
     
    如果说,《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是一张关于生命限度的黑白底片,那么《寂静的孩子》这部作品则是袁凌予以世界的另一种温柔。
     
    在《寂静的孩子》一书中,袁凌将写作者的姿态隐藏在这些流落他乡、身患恶疾的孩子们的故事背后,通过深入二十多个省市及偏远山区,探访了近百位孩子记录下了在时代洪流中的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
     
    《寂静的孩子》一书中所描写的孩子或是来自贵州、内蒙、四川、广西等十余个偏远省份的受救助的孩子,或是随打工的复试迁居到城市的流动儿童,也有一些是为外界所耳熟但却不得其详的留守、失学儿童,单亲、孤儿、移民、随迁儿童。这些 “寂静的孩子” 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甚至国籍,在或丰足或贫瘠的地表上,“不乏艰辛地成长着,各有一份生命的悲喜和期待。”
     
    袁凌说,他写作的起点来自于家乡的故事,他的小侄女在参加湖南卫视 “变形记 “后心理严重受创,从活泼变得沉静,“清澈的眼神里增添了一份不安”。
     
    在书中,这些正值最喧闹的年龄的孩子们的 “寂静” 甚至让家长都觉得 “是不是不正常?”
     
    或许是生活的沉重,让这些孩子们变得乖巧、安静,也或许是时代的高速向前,使得他们的声音在喧嚣中淹没沉寂。
     
    《寂静的孩子》的珍贵之处即在于,袁凌将镜头从时代的大歌大舞转向它的幕后,用这些寂静的孩子与他们的故事记录了历史的屋瓴飞速建立时,那些飞落的瓦片在这些孩子与家庭激起震荡与回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寂静的孩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59 本)#2023 年读书主题(四)文学 - 纪实文学《寂静的孩子》(103)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文学的主题开始,选择纪实文学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四本是《寂静的孩子》,耗时四年,踏遍二十一个省市及偏远山区,近百位孩童生存和心灵写真。流动与留守,生存与生活,社会底层到中产家庭孩童的真实现状。《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 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2、精彩内容: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命不应如此寂静。或者由于地理的遥远,无从听到,或者就在我们身边,却受制于阶层和身份,被看不见的玻璃墙消音。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我们需要打破障壁,克服距离,走近倾听他们,传达生命喧腾的声息,和无处不在的湿润。这样也就是倾听我们自己。在草堆或者木板代替的床铺上,在漏洒带着烟尘雨点的屋顶下,在一失足就性命不保的悬崖羊道上,在难以下咽的连皮粗粮里,在贫穷、脏污和疾病一起熠熠发光的院落中,或者是在物质有余却心灵匮乏的家庭里,我在走访的艰辛之余,领会到了孩子们生存的质地,和他们如何挣扎着摆脱地面,在阳光下开出灿烂花朵的勇气。电动车和几台缝纫机器一样,是母子的重要财产。对于店面所在的商城,政宇最深的印象是货运电梯里的铁锈味儿,因为母亲怕电动车停在楼下被窃,每次要搭乘黄乎乎生锈的货运电梯到二楼,有时进辅料回来拎着大编织袋子,也需要乘货梯,货梯里的气味让政宇一路皱着鼻翼。这会让政宇依稀感觉回到了从前,和妈妈栖息在一处铁皮屋顶下。铁皮棚屋在一个叫 “勤俭” 的城中村里,靠近布料批发市场。政宇和妈妈在家里也有了游戏项目,“美国大富翁”,近半月两人天天会玩上一局。妈妈总是输,但政宇说妈妈是让着他,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洛杉矶、芝加哥还是纽约,妈妈都不投资买楼盘、停车场、加油站、邮局,把这些机会通通让给政宇,这样政宇很快占有了很多产业,妈妈下次掷骰子再到这里,就需要交税,最后手头的筹码用尽。吴迪觉得,儿子还会在骄傲和自卑之间分裂,有时会发脾气,实际是没有安全感,只能靠发脾气和自我伤害来保护自己,眼下已经逐渐能自控。最近一次全家去浦东机场赶航班,坐磁悬浮时因为爸爸上电梯慢了,错过了一班,天天发了几分钟脾气,还是自己安静下来了,没有出现吴迪担心的在老家街头倒地大哭的场面,“暴躁度降低,也算进步”。七岁的她用童言像一个大人那样严肃地解释:“孤独!” 眼下谢炎艳稍稍有些习惯了,自习课上一个人大声朗读,课后一个人把作业本交到办公室,双科的成绩也还不错,都是差一分九十。但她仍然希望自习早点过去,上正课,“上课时,有老师就不孤单”。但老师并不总是在场,全校连同校长四个教师,要包办从学前班到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城镇化情势下,这个山区的适龄儿童一半在外面上学,现任教师除了温校长和一个老教师,新来的一个是特岗教师,一个是代课老师转正,没有正宗师范出身的。眼下全校学生一共十八人,还包括了四个学前班小孩,最小的才三岁多。除了谢炎艳所在的 “一个人的二年级”,一年级四个学生,三年级三个,四年级眼下人数最多,有六个人。明年他们升入五年级,转去夏宜乡中心小学后,全校学生会立刻下降到十来个人左右。屋里缺少光线,天井似乎整个遮住了,暗中听到水缸的滴沥声。灶屋的半边是个斜坡,正好让溢满的水顺着流下去。油纸窗只是一个小洞,连木栅也省略,年代太久,光线透入变得困难。不过黑暗似乎正好够现出窗台上什物的轮廓:过期不扔的奶粉罐子、一盒牙签、一个铁饭盒、几只萎缩的萝卜,不知为何搁在窗台上。阁楼处在半坡,夜里总刮起簌簌风声,风声渗入裂隙,穿透了土墙,担心屋子会散架,屋里的一切生活随风而逝,归于乌有。风声间杂着雨点,屋顶上有四个洞,依稀有雨星透入,和土墙干燥厚实的感觉奇怪地糅合在一起,安稳又透着隐隐的忧心,风声整夜不息,岁月的裂隙,一天天透入更深。黎明之前,狗吠响起,又似呜咽,把人从清冷的梦境中唤回。顺着山坳往上走,经由荒草封严的小路,似断非断的线索,一直延续到山坳尽头,翻过一个小山坡和一条寂静的乡村便道,附近有两户人家,已经空无一人,再往山坳深处走,两道曲折后现出一个两三户人的小院落,脏兮兮的院坝里有一群鸭雏的活气,一个沉默的男人和一个瘦弱的女人坐在黑暗的屋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