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两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名著,作者对于“宰相”制度的起源、功能,及其与皇权的关系,做出了细致而经典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复杂的变化,逐一做出了细致的考证与论述。从四个方面对于这一制度的历史面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历代宰相制度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异于前人的新看法,由此对于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解释;不同意长久以来宰相制度的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详细讨论了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化的历史背景;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做出分析,这是前人很少留意的视角。全书对于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宰相权力及其有时受侵夺的实质
  • 第三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第二章 两汉的三公(上)——西汉初至成帝绥和改制以前的三公
  • 第一节 三公的称呼和特点
  • 第二节 三公的职权
  • 一、概说
  • 二、议政权
  • 三、监督百官执行权
  • 第三节 三公的属官
  • 一、长史与司直
  • 二、各曹掾史
  • 第三章 两汉的三公(下)——西汉成帝绥和改制以后至东汉末的三公
  • 第一节 绥和元年的改制——三公鼎立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东汉三公鼎立制度采用、坚持的原因
  • 第四章 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
  • 第一节 西汉的中朝官制度
  • 一、中朝官的特点
  • 二、中朝官的职权与成员
  • 三、中朝官制度形成的原因
  • 第二节 西汉的尚书、领尚书事制度
  • 一、尚书
  • 二、领尚书事制度
  • 第五章 东汉的尚书
  • 第一节 东汉尚书的特点
  • 一、汉光武时期尚书的特点
  • 二、汉章帝以后尚书制度继续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 三、关于夸大东汉尚书权力史料的辨正
  • 四、尚书与三公的关系
  • 第二节 东汉尚书的组织机构
  • 一、东汉尚书机构的扩大
  • 二、东汉尚书的组织与职权
  • 第六章 魏晋的三公、尚书
  • 第一节 曹魏(附蜀、吴)的三公、尚书
  • 一、曹魏三公仍是宰相
  • 二、曹魏三公权力向尚书进一步转移及其原因
  • 三、蜀、吴之三公(丞相)、尚书
  • 第二节 两晋的三公、尚书
  • 一、曹魏后期促成宰相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 二、西晋的三公、八公
  • 三、西晋的尚书台——宰相机构
  • 四、东晋的录尚书事
  • 五、东晋尚书台的一个变化
  • 第七章 南北朝的三公、尚书
  • 第一节 南朝的三公、尚书
  • 一、南朝的三公
  • 二、南朝录尚书事权力之削弱
  • 三、宋、齐尚书令、仆射的特殊地位
  • 四、梁代宰相制度的特点
  • 五、南朝的尚书上省、下省
  • 第二节 北朝的三公、尚书
  • 一、北魏的三公和公卿集议制度
  • 二、北魏、北齐的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 三、北魏、北齐尚书机构的发展变化
  • 第八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门下
  • 第一节 “门下”之义和禁中范围的演变
  • 一、汉代的“门下”含义和禁中范围
  • 二、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禁中范围
  • 第二节 汉代的侍中寺——门下省的前身
  • 一、汉代侍中的发展阶段
  • 二、东汉侍中寺的主要职掌
  • 第三节 两晋的门下省
  • 一、三国时期的侍中寺问题
  • 二、晋代的门下三省
  • 三、晋代门下三省的职权
  • 第四节 南朝的门下省
  • 一、南朝门下省组织机构的变化
  • 二、南朝门下省职权的发展变化
  • 第五节 北朝的门下省
  • 一、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北朝门下省
  • 二、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的北朝门下省
  • 三、北朝的侍中不是宰相
  •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中书
  • 第一节 西汉的中书
  • 一、西汉中书的特点
  • 二、西汉中书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魏晋的中书省
  • 一、曹魏的中书省
  • 二、西晋的中书省
  • 三、东晋的中书省
  • 第三节 南朝的中书省
  • 一、南朝的中书监、令
  • 二、南朝的中书侍郎与西省
  • 三、南朝的中书舍人
  • 第四节 北朝的中书省
  • 一、北朝中书省权力不重的原因
  • 二、北魏、北齐的中书各官
  • 三、中书诏敕与手诏
  • 简短的结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制度内部的权利分配,根源在于如何使得,政治制度更加有效的服务与政治实践,维持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宰相制度发展,政治追求从原来的守成式到了进去式,宰相制度出现了辅助性的尚书机构。分割宰相权利出发点并不是限制。到东汉建国君权旁落,迫切的需要增强君权,削弱相权,从而让尚书机构进一步的参与到决策中,授予了部分决策权,但此时的三公依然有监督权与相当大的决策权。到魏晋时期,尚书机构权利,从一系列偶发性政治事件中得到逐步扩大,三公逐步成为象征性权利机构,尚书中书依次成为实质上的宰相。发展逻辑始终不是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为主线,主因还是在于,三公无法适应当时的政治发展形势,无法满足维护统治的需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