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共40卷,收录诗674首,文527篇。诗风清劲古淡,别具气象;文则体裁丰富,变化多端,对于研究两宋文史极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共40卷,收录诗674首,文527篇。诗风清劲古淡,别具气象;文则体裁丰富,变化多端,对于研究两宋文史极有参考价值。

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张蓉镜家抄本为底本,参校宋残刻本、明写本、吴之振跋清抄本、马思赞家藏本、袁廷梼本等。附录包括行状本传、序跋、叶渭清所著《程北山先生年谱》、版本著录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北山小集卷第一
  • 古詩一
  • 雜興十首
  • 秋思
  • 吳縣游靈巖
  • 古風送錢定國顯道
  • 送傅國華墨卿赴保塞簿
  • 過方子通惟深
  • 夜聞壁間蛩鳴有感二首
  • 夜半聞橫管
  • 讀神仙傳六首
  • 古釣臺歌送阮閲休美成沿檄浙東
  • 即事戲作四首
  • 謝人惠硯
  • 穹窿葬事回邑有感
  • 遊華藏此君亭
  • 獨遊保寧鳳凰臺
  • 過劉姓園居甲申
  • 宿海會寺
  • 山谷寺初,梁白鹿先生請以爲觀,志公飛錫先之,遂爲僧寺。今有飛錫泉,今靈仙白鹿所基也。常苦無水,而山谷獨有餘。寺有太宗、真宗、仁宗三聖御書,歲度僧七人
  • 石牛洞山上有左慈丹井,洞有荆公題
  • 望九華甲申
  • 谿行歎
  • 山中對酒乙酉
  • 二月二日富陽城東
  • 桐廬道中書事
  • 題張太丞明園亭
  • 送崔閑歸廬山四首
  • 黄魯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綻懷孟光之句用爲韻作五首以寄旅懷
  • 有美一人乙酉
  • 辯師鼓琴
  • 山中秋夜丙戌
  • 賦長興錢圃翁詩
  • 秀州沈珪漆煙最善持葉翰林詩來求余詩爲作一首
  • 吳下去冬不寒春不雨人以爲病城中火災相仍自十二月至今凡八九發雍熙佛寺災勢尤甚閭里訛言相驚往往徙貨泉載家具日爲避火計二月乙巳郡守以承天佛寺慧感神像供府第爲佛事禳禱是日雨明日雪丁未又大雪農事有初火怪庶或熄人心稍安作詩記其事
  • 和葉翰林阻雨楓橋
  • 天寧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詩投鴻慶尚書末章見及次韻答之
  • 北山小集卷第二
  • 古詩二
  • 泊義興長橋
  • 遊善權寺
  • 善權洞
  • 白馬洞
  • 神魚泓是日與諸公流杯水中如西丘故事
  • 九斗壇善權山中
  • 張公洞
  • 借居毗陵東門四首
  • 和柳子厚讀書己丑
  • 虞君明謩和劉氏園居詩再用前韻作因以叙出處之意
  • 陪君明華藏燕集復用前韻
  • 初秋偶題
  • 和傅冲益冬夜獨酌用柳子厚飲酒詩韻
  • 秋日市區作
  • 客舍寫懷呈王八丈侍郎五首辛卯
  • 秋將穫水行田中不復留因窽塍通溝引水過堂下小兒以芒葦作車其上晝夜决决不休戲書壬辰
  • 同江彥文緯江仲嘉襃度菱湖嶺游三衢諸山道靈真出入巖谷勝絶可駭雜然有卜築之意然此地寥閴人所不爭小隱不難致顧吾曹出處何如耳二公皆修真養氣精進不衰予晚聞此道又爲憂病頓挫志倦體疲每思益友儻得靜舍安餘年資二子以待老豈不樂哉作詩叙游且志本末巖谷之勝實自仲嘉發之予嘗聞而賦詩所謂武陵迷漢魏妙喜斷山川者也甲申
  • 戲呈虞君明察院謩癸巳
  • 君明見和再作
  • 出北關再以前韻作寄
  • 雨霽行西湖二首
  • 哭阿申二首
  • 秋夜寫懷呈常所往來諸公兼寄吳興江仲嘉八首
  • 與江仲嘉襃趙叔問子晝潘杲卿杲分題賦詩以顔魯公裴晉公賀監陳希夷畫像爲題以我思古人爲韻余得裴晉公我字韻一首
  • 北山小集卷第三
  • 古詩三
  • 夜坐
  • 春日寫懷
  • 豁然閣
  • 二十八舍歌示錢定國顯道吳江尉
  • 數詩述懷庚辰
  • 讀陶靖節詩
  • 八音歌贈别趙子雍□之二首
  • 寫懷
  • 和楊秀才友夔三首
  • 同餘杭尉江仲嘉襃道人陳祖德良孫遊洞霄宫
  • 灌竹
  • 送江仲嘉褒東還家山方將從赤松子遊爲作仙遊之詩以相步虛云
  • 到官兩旬四走山野作詩以自勞云
  • 吳正仲提舉至游堂
  • 和林德祖惠山詩一首
  • 用德祖韻送毛彥時二首庚寅
  • 爲宜興鄭主簿賦寓軒一首
  • 君明出留題吳江詩次韻辛卯
  • 題滕司户虛舟庵和韻
  • 同江趙潘集以鍾監博山爐黟硯石屏爲題予得鍾監分韻得金字鍾監蓋響板也形製如鍾背作雲雷紋面可監我曹創爲之銘曰癸巳作鍾監子子孫孫永保用張有篆甚竒古
  • 再分題得易分韻得醉字一首
  • 雨霽同仲嘉小酌久之雲開月出光照席上頗發清興戲作此詩癸巳
  • 過吳興城北超覽堂
  • 奉陪知府內翰至卞山有詩五首甲午
  • 同遊道場何山二首
  • 同遊勝林亭次韻
  • 同葉翰林游虎丘分韻得丘字
  • 同葉內翰遊南峯竊觀壬辰舊題詩謹次嚴韻
  • 葉翰林有徐熙桃竹方尺許索詩輒賦一首
  • 仲嘉錄示新齋聯句用韻書懷奉寄一首
  • 夜寒大風洶洶不能寐用前韻作一首
  • 遷居城北蝸廬
  • 北山小集卷第四
  • 古詩四
  • 蔡州葉翰林寄示近詩次韻八首
  • 題葉翰林閲駿圖
  • 元夕塊坐因用葉翰林去年見寄元夕詩韻寫懷
  • 西安謁陸蒙老大夫觀著述之富戲用蒙老新體作
  • 昨夕風月頓清獨坐中庭夜分不寐翛然四顧寂無人聲如在塵外作詩一首以寫一時之適
  • 數日春物甚麗坐閲歲華偶成古句
  • 陳君學正草堂成提點大夫梅十五丈有詩且蒙借示見邀同作謹次元韻因以叙懷〔一〕
  • 十月五日集季野家歸作
  • 戲示江恊律漢
  • 再和一篇以答固窮之句
  • 江再和戲答四篇
  • 季野見和次韻二首季野與予嘗爲左右史,先後知潤州
  • 次韻葉內翰游西余山用袁奉議韻甲辰
  • 次韻江司兵寄示所和趙司錄相從飲解嘲之句
  • 空相僧舍書事癸巳
  • 戲贈江仲嘉司兵
  • 次韻和江司兵淛江觀潮〔一〕
  • 送趙子晝奉議歸睢陽用熊倅韻〔一〕
  • 同趙奉議離吳興江仲嘉與其兄仲舉送百餘里醉中戲作此句一首
  • 蝸廬有隙地三兩席稍種樹竹已有可觀戲作七篇
  • 黃嘉父朝請公彥示詩以不數面爲言且索近著次韻謝答一首
  • 和楊彝甫靜妙軒
  • 過毛達可友給事覽壁間舊詩次韻二首
  • 北固懷古
  • 焦山
  • 和葉翰林湖上夜歸古句
  • 北山小集卷第五
  • 古詩五
  • 秋華無幾尚有紫薇相對里巷間
  • 傅冲益寄淮口阻風及清淮道中詩二首又次漣水一首用其韻和寄時冲益罷九域編脩東歸
  • 周萃秀才惠詩次韻酬之一首
  • 秋雨三首
  • 過紅梅閣一首
  • 周憲之用余送趙子雍詩韻作屬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 劉朝散長源淮夫劉先生彝之子孝悌有賢行年六十一且致仕侍其親義興爲賦詩一首
  • 題蔣永仲蜀道圖
  • 寄開化李令光四首
  • 同叔問諸人以橘栗柿蔗爲題以東南之美爲韻余得橘美字韻一首
  • 仲嘉分題得詩分韻得經字是日仲嘉以事先歸代作一首
  • 建除一首酬林德祖虙癸丑〔一〕
  • 仲嘉被檄來吳按吏用非所長既足歎息而或者妄相窺議益足笑云戲作十二辰歌一首
  • 聞仲嘉叔問繼以職事行縣道遊茶山及諸勝境作寄一首
  • 園居荒蕪春至草生日尋野蔬以供匕筯今日枯枿間得蒸菌四五亦取食之自笑窮甚戲作此詩一首
  • 同趙叔問江仲嘉遊法華法華之勝唯曲水會有客先焉還飲舟中分韻賦詩得山字一首
  • 同江仲嘉納凉飛英寺
  • 九月七日夜夢王元規詰旦其弟元矩適相訪感而作詩一首
  • 南窻夜集叔問戲取樟木腦然雪爲燈因與仲嘉叔問聯句一首
  • 九日塊坐無聊越州使君季野舍人見過敝廬會方回承議亦至因遊章公山林登覽甚適越州置酒暮夜乃歸作詩一首
  • 夜宿丞舍即事呈蔣大匠存誠蘇少監元老
  • 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書懷
  • 北山小集卷第六
  • 古詩六
  • 趙叔問過别留夜話偶閲鮑溶詩有感用韻作
  • 方時敏見和再作屬時敏
  • 得小圃城南用淵明歸田園居韻六首丁未
  • 偶書二首
  • 感春三首用退之韻
  • 和柳子厚詩十七首庚戌
  • 戲書古句題山居
  • 五月二日同叔問過彌陁閣觀山中飛瀑
  • 戲題錢守宋漢傑泉巖古刹和韻戊申
  • 某前日謁見國史侍讀尚書獲款燕談蒙出示周楊子書報許藏山中得巖壑之勝過冷泉亭者歎想不已俾某賦詩退成七言古句一首上呈戊申
  • 山居
  • 歙溪硯
  • 春日與汪彥章藻趙叔問相約遊樟林閣樟林閣蓋郡豪冢舍背城郊墟無與比者因詠靖節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爲歡之句偶書五言呈同遊二公
  • 晨起梳頭髮白且稀有感
  • 叔問縱步郊野得竹栽二小叢携以見分
  • 觀白公蘭若寓居詩如寫余懷但不能晨游夜息如彼自由耳輒用韻作
  • 比者彥文少卿一再枉過且有卜鄰之約投老山林深尉孤陋兹者誤蒙召旨固已具述多病不才乞侍祠宫觀矣辱况佳篇佩戢厚意謹次韻奉酬
  • 和蔣尚書園第新亭二首
  • 以夜宿匠舍詩示晁以道説之乃以古句爲謝次韻酬之一首
  • 北山小集卷第七
  • 古詩七
  • 借葉內翰畫令小江模寫
  • 自仲嘉云亡未始見夢舟行夜入吳興境有夢如平生感而賦詩四首
  • 初到書局以萬七千錢得一老馬盲右目戲作古句自嘲一首
  • 神霄宫知宫陳應常邀鄉人集道堂余不果往毛彥時有詩諸公皆和見率同作次韻一首
  • 以蔣永仲畫雙松爲故人壽
  • 詩送趙承之祕監鼎臣安撫鄧州三首
  • 和酬梅悦之大夫澤送行古句
  • 和同舍千葉緋桃
  • 同舍以筆墨更相遺有詩見邀同作
  • 松鶴圖
  • 晁無斁將之錄示近詩有和其兄以道説之詩次韻以致區區兼簡以道
  • 復次韻酬葉翰林見寄
  • 次韻寄謝公表韓公朝請
  • 次韻寄謝存之曾公學士
  • 和葉翰林送李從事
  • 次韻和潁昌葉翰林〔一〕七首。《汎舟潩水》,《目病廢讀書》,《生第三兒》,《月飲杏花下》
  • 故人張達明澂餉舒术將以古句次韻酬之〔一〕
  • 雪中與禮部同舍過葆真宫
  • 虎圖
  • 春日與會要同舍會飲西園
  • 和滕子濟考古圖
  • 和蔡待制放蟬一首
  • 龍尾硯同毛彥時隨聯句
  • 泛舟鑑湖同趙來叔子泰趙叔問聯句
  • 會要官集西池同舍翁挺作詩次其韻
  • 道山堂後小桃著花頗有幽態
  • 北山小集卷第八
  • 古詩八
  • 分題得舡子和尚一首同宗正江少卿緯彥文、周比部武仲憲之、趙編修子晝叔問
  • 避寇村舍戲踏杷顛仆
  • 漸寒補治籬壁防盗戲書
  • 叔問觀韋蘇州詩至蕭條竹林院風雨叢蘭折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迹絶燕居日已久夏木紛成結几閣積群書時來北窻閲以爲適與景會寫以寄余因用韻書懷云
  • 傷前輩諸賢無存者復用前韻
  • 自寬吟戲効白樂天體
  • 次韻和叔問古風送曾吉甫提刑
  • 贈别吳忱宣德并序
  • 焦秀才出舊作送李世弼佐古詩李侯舊見知今亡矣覽之愴然爲和一首
  • 酬焦秀才一首
  • 送林德祖致仕東歸并序
  • 送太府宋少卿京赴邠州守一首
  • 周太博携詩見投作詩酬之
  • 少作
  • 北山小集卷第九
  • 律詩
  • 和虞長洲遊虎丘
  • 移竹庚辰
  • 和友人陳傳道師仲司錄遣興之作〔一〕
  • 沙塞松江和韻
  • 曉起回文
  • 餘杭法憙院荆文公書堂文公康定中讀書於此辛巳
  • 送蔣主簿入都赴試一首壬午
  • 罷吏客郡城已數月滯留忽已歲暮浩然興歎作一首
  • 寒夜遣懷一首
  • 髙郵旅泊書懷寄淮東提舉蔡成甫觀兼呈鄭使君弇三首癸未〔一〕
  • 喜雨呈鄭髙郵
  • 人日書懷兼寄吳中三二友甲申
  • 許主簿見和過有推借再作奉呈
  • 用前韻作招許主簿
  • 謹追和諸父留題雲門聲闍梨經閣詩一首
  • 適軒庚寅歲郭慎求見邀同作
  • 謝江仲舉惠酒乙酉
  • 次韻張祠部見示丙申
  • 章僕射山林
  • 次韻張祠部敏叔游滄浪蘇子美故園
  • 次韻鄭大夫半隱亭
  • 哦詩夜坐缾罍久空無以自勞寄吳興趙司錄江兵曹
  • 九日寫懷
  • 次韻葉翰林見寄乙未
  • 傅國華從使遼東已事還朝拙詩送别二首
  • 窮居苦雨
  • 謝張敏叔餉陸子泉
  • 張敏叔得請謝事欽仰髙躅謹成口號〔一〕
  • 晚雨菊次韻和張敏叔
  • 葉內相赴淮西〔一〕
  • 江仲嘉仕吳興雅重道場山長老惠顔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顔以是日告寂
  • 觀王君玉侍郎集有酒胡詩次韻〔一〕
  • 九日陪章湖州致平援登道場山汎舟溪上
  • 次韻趙叔問對雪共酌有懷江仲嘉之作
  • 癸巳歲除夜誦孟浩然歸終南舊隱詩有感戲効沈休文八詠體作
  • 避寇村舍戊申
  • 哭王元規
  • 和答何蒙聖刪定
  • 江仲嘉書稱去常山靈真洞半里許得林壑殊勝予記昔過謝原道中亂峯峭壁間竹樹薈蘙今仲嘉所稱得非此耶因寄百二十字
  • 鄒侍郎挽詞二首辛卯
  • 與蔣子有道丁丑相從吳下之適感而賦詩甲午〔一〕
  • 暴書會和陳正字磷觀御製書二首
  • 送傅舍人國華使髙麗二首
  • 送朱職方希亮出使利州路二首
  • 和江仲嘉見寄壬辰二首
  • 何蒙聖挽詞二首
  • 北山小集卷第十
  • 律詩
  • 酬潁昌葉內翰見招丁酉
  • 旅舍寫懷
  • 酬葉翰林喜某除官東觀庚子
  • 送葉善卷致仕歸吳衛尉丞葉勸 庚子
  • 和同舍雪晴即事
  • 和同舍上元迎駕起居辛丑
  • 和同舍夏日四詩辛丑
  • 車駕幸祕書省口號壬寅二首
  • 和田龍圖升之登秋宴口號二首
  • 林德祖有詩寄光祿蔣卿夢錫瑎及送朱博士駿發終篇皆見及次韻寄懷
  • 和江子我端友戊申
  • 齒落
  • 種蓮
  • 别後有懷子我追用巾字韻作寄
  • 殷浩廢處信安偶覽衢州圖經故居尚有遺址有感予懷書四十字
  • 觀梅
  • 觀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於吾心者因爲八詠
  • 哭徐節之學士慎言
  • 又六言
  • 叔問錄示樂天篘字韻詩余和以簡叔問
  • 興龍節日有感二首
  • 龍圖閣待制知亳州事傅公挽詞四首
  • 黃修中大夫挽詩
  • 致政程承議挽歌詞伯禹侍郎瑀之父
  • 太守富樞密見示題趙叔問回光庵詩次韻奉和因叙比蒙屈顧郊居愧謝之意
  • 又和呈叔問
  • 用韻述懷
  • 送莊大夫綽赴鄂州守〔一〕
  • 偶成四十字上呈彥章內翰叔問侍郎
  • 彥文見和謹用韻作二首
  • 再作述懷
  • 再和寄彥文
  • 某啟伏蒙宫使資政左丞以某末疾漸平寵况新詩仰荷眷私欽誦不足謹依嚴韻攀和四首少叙盛德仍述鄙懷伏惟采覽某再拜
  • 叔問覽北山小集用葉左丞韻辱惠佳篇推與過情良深愧戢謹次韻奉酬二首
  • 鄭希尹大夫會吳中諸老唯方子通不至余作詩呈希尹
  • 避寇還舍一首戊申
  • 得趙叔問衢婺道中書作寄己酉
  • 和答江彥文送行長句辛亥二首
  • 會稽旅舍言懷
  • 次韻江子我見寄長句余時初忝祕書少監
  • 苦雨
  • 比閲藏經偶成短偈仍寄同志者〔一〕
  • 丙辰八月六日作
  • 戲呈叔問
  • 彥章屢顧郊居作詩叙謝
  • 鬱鬱澗底松戲作省題
  • 與叔問預約繼九老之會
  • 日日辛巳
  • 山近
  • 看鏡辛巳
  • 丁巳九日携酒要叔問登通道門樓而江彥文寄玉友適至因用己未歲吳下九日詩韻作
  • 戊午歲九日復與叔問登城樓再用前韻作
  • 靈山觀
  • 題靈山息軒
  • 舟行過吳江有感
  • 葺蝸廬吳下用葉翰林見寄詩韻作
  • 和白樂天二首寫懷仍効其體
  • 和趙子雍游石園
  • 謁蔡開府延客周歷堂宇覽觀山林巖洞之勝頓失袢暑退作律詩一首
  • 和王給事易簡殿試舉人五首
  • 和何文縝禮部種竹一首
  • 某皇恐上啟伏承太師均佚之暇修真養浩日與造物者游謹成拙句上塵鈞覽
  • 北山小集卷第十一
  • 絶句
  •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 登富陽觀去聲山亭三首
  • 壬子春暮罷職西省以宫觀東歸道由富陽默記舊詩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韻作因簡叔問并諸故人三首
  • 題蔣崇德彝所藏明皇夜游圖二首
  • 即事
  • 山中次葉翰林韻五首
  • 七夕六首
  • 江仲嘉行邑將歸見寄絶句次韻八首
  • 葉翰林令畫僧作偃松於石林堂壁有詩余次韻四首
  • 寄謝葉翰林見招二首
  • 題許徽猷韓幹二馬
  • 觀大洪淳公送覺上人頌演爲四首
  • 和潜老秋日山中三首
  • 三峯草堂二首
  • 觀元章帖有寄王寶文絶句戲和
  • 避寇儀真六絶句
  • 泊舟儀真江上連日風雨作六言遣悶四首
  • 題太守錢侍郎所藏薛少保獨鶴圖和韻三首
  • 題錢守宋漢傑清夢圖二首。錢守用余所收隆師小軸六言韻作見要,題此
  • 戲題畫卷
  • 答和江子我四首
  • 庭菊爛開招子我共賞而空無酒飲聞瓜洲酒美遣酤數升殆如灰汁戲作三絶句因以酬九月四日戲贈之作
  • 次韻和江子我道中絶句七首丁未
  • 駐蹕楊州以提點刑獄公廨爲尚書省禮部在西北隅卷書樓下甲戌年余嘗寓止焉今寓直其下有感
  • 戲題郭慎求所寄書尾
  • 題隆師山水短軸二首六言用蔣仲遠尚書韻
  • 己酉二月二日車駕渡楊子江四日匆遽離鎮江余與妻孥徒步趼足飢走至吕城道中口占
  • 題叔問燕文貴雪景二首戊申
  • 新作紙屏隆師爲作山水筆墨略到而遠意有餘戲題此句末句蓋取所謂柴門鳥雀噪游子千里至也時守秀州,屢乞宫觀歸山居,未遂
  • 聞家山方丈蘭畹滋榮喜而作詩
  • 會稽喜得家書辛亥
  • 戲簡陸學士宰
  • 試端溪古硯偶書二首〔一〕
  • 舟行即事二首
  • 歸至山居戲集古句
  • 即事
  • 九日夜月色如晝山林清絶念無與共此賞者聞元長宗正仲長隱居陪端殿樞公過彥文太常因游招福戲簡彥文三首
  • 余常愛杜牧之晚花紅艷靜髙樹綠隂初之句還山居適當此時諷味不已有槩於余心者用爲韻作十絶
  • 偶作三首
  • 書壽昌驛丁亥
  • 宿章戴
  • 用葉翰林韻題趙叔問燕文貴山水
  • 壬子七月十六日夜月蝕五首
  • 叔問作崇蘭館圖畫叔問去非與余相從林壑間二公各題二絶句余同賦四首
  • 同叔問逃暑蔡氏山林
  • 即事
  • 寄彥文
  • 得叔問書報柳元禮許寄鶴二首
  • 遣興二首
  • 寄潜老求菊栽丁未
  • 過徐節之宅有感三首丙辰
  • 苦雨
  • 書事呈叔問
  • 寄彥文仲長
  • 六言屬叔問
  • 賀仲長得子
  • 曉起
  • 李泰發雪中見過有絶句次日會叔問舍和酬三首
  • 何瞻聖博士兖新年八十口號奉賀三首
  • 偶觀樂天酬楊八絶句有槩於心者因追和贈叔問二首
  • 籃輿行清輝門外即事
  • 新正未得與彥文相見聊寄二絶句爲壽
  • 即事有感再用前韻二首
  • 彥文見和新正爲壽絶句推借過厚再和呈二首
  • 叔問見和寄彥文絶句過蒙推借謹次韻奉酬二首
  • 寂照軒即事二首
  • 小雨默坐北軒諸山如失須臾雨止紫翠突兀眼中似尉老人岑寂也二首
  • 數日江上頗有春色偶成絶句遣興五首庚辰
  • 寄朱元益
  • 癸未秋金陵懷古三首
  • 和翁祕監彥深喜雪絶句四首〔一〕
  • 秋深向寒數日泥補墻垣入此室處用東窻即事韻作四首
  • 北山小集卷第十二
  • 賦騷
  • 採石賦
  • 松江賦
  • 後松江賦
  • 神遊賦記夢
  • 懷居賦并序
  • 小山賦爲鄒志完侍郎作〔一〕
  • 臨芳觀賦
  • 獻占〔一〕
  • 廣游
  • 懷忠并序
  • 臨池并序
  • 北山小集卷第十三
  • 論一
  • 老子論一
  • 老子論二
  • 老子論三
  • 老子論四
  • 老子論五
  • 列子論上
  • 列子論中
  • 列子論下
  • 莊子論一
  • 莊子論二
  • 莊子論三
  • 莊子論四
  • 莊子論五
  • 北山小集卷第十四
  • 論二
  • 維摩詰所説經通論八篇
  • 北山小集卷第十五
  • 雜著一
  • 房太尉傳論
  • 侑坐元龜序
  • 復古編序
  • 賀方回詩集序
  • 漢儒授經圖序
  • 題酈生長揖圖
  • 題杜范歐公帖
  • 題温公帖石刻
  • 題八師經後
  • 天辨
  • 龍亢侯傳
  • 西漢詔令序
  • 北山小集卷第十六
  • 雜著二
  • 宣和御書贊
  • 宣和御畫贊
  • 鄧安惠公贊
  • 實相齋銘
  • 寂照軒銘
  • 唐三隱賢贊
  • 列仙圖贊凡二十八人
  • 文殊維摩畫贊
  • 題三界四禪天圖偈句
  • 圓照大通二本禪師真贊
  • 妙湛睿老真贊
  • 題米元章墓
  • 馮宣徽畫贊
  • 畫馬贊
  • 郭恕先畫贊
  • 閏唐待詔顧德謙畫入貢圖贊
  • 賀方回畫笥有龔髙畫二其一戴勝殆非筆墨所成其一鼫鼠尤妙形態曲盡有貪而畏人之意方回言髙蜀人與趙昌同時妙於毛羽其先世所藏數十幅今唯此二畫見邀各題數語其上
  • 山隂圖贊
  • 陸宣公祠堂贊
  • 晋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王逸少贊有序
  • 唐秘書監太子賓客賀季真贊有序
  • 蓮社圖十八賢贊陶潜、謝靈運、陸修靜附
  • 真靜齋銘
  • 常清靜庵銘
  • 題阿蘭若偈
  • 題醉學究圖
  • 鐵關石硯銘
  • 麟臺故事後序
  • 三髙堂詩序
  • 題陳襄薦士狀草并手詔及本傳後
  • 北山小集卷第十七
  • 雜著三
  • 勝樂堂銘
  • 靜虛堂銘
  • 圜研銘
  • 又研銘余以遺江仲嘉
  • 爲趙叔問研銘
  • 鏡銘
  • 幻住庵銘爲富樞季申作
  • 普光明閣銘
  • 榮節婦傳贊
  • 祭鄒侍郎文
  • 祭江仲嘉襃文
  • 王八侍郎祭文
  • 祭林德祖文
  • 祭徐申典樂文
  • 陸宣公祠堂祭文
  • 常州華嚴教院上梁文
  • 山居上梁文
  • 常州會三從官致語胡、鄒、陳
  • 記夢
  • 祭趙侍郎文
  • 北山小集卷第十八
  • 碑記一
  • 雙林大士碑
  • 衢州常山縣重建保安院記
  • 衢州開化縣雲門院法華閣記
  • 衢州開化縣靈山寺大藏記
  • 杭州於潜縣治平寺重建佛殿記爲蔣尚書作
  • 鎮江府鶴林天寧寺大藏記
  • 照堂記
  • 安養庵記
  • 衢州溪橋記爲王八侍郎作
  • 常山瑞相記
  • 北山小集卷第十九
  • 碑記二
  • 常州州學獎諭勑碑
  • 晉故使持節侍中中書監大都督楊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并幽梁益雍凉十五州諸軍事衛將軍太保錄尚書楊州刺史建昌縣公贈太傅追封廬陵郡公謚文靖謝公碑〔一〕
  • 江氏小山祖墓記
  • 常州新修市易務壁記
  • 漫堂記
  • 衢州開化縣新學記
  • 京西北路提舉常平司新移公宇記
  • 寓齋記
  • 衢州大中祥符寺大悲觀世音菩薩閣記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
  • 禮部賀隂雲不見日蝕表
  • 謝冬衣表
  • 賀甘露表
  • 賀收復涿易二州表
  • 賀直河引回河勢表
  • 賀管押常勝軍郭藥師進嘉禾表
  • 賀駕幸祕書省太學表
  • 謝賜御書御畫并宣召觀書畫表
  • 秀州謝上表
  • 秀州賀天申節表
  • 進新修紹興勑令格式表
  • 中書舍人謝表
  • 提舉江州太平觀謝表
  • 集英殿修撰謝表
  • 徽猷閣待制謝表
  • 太上皇帝升遐慰表
  • 寧德皇后上仙慰表
  • 衢州發賀天申節表
  • 辭免開府儀同三司表宣和年代作
  • 代宣和殿學士表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一
  • 啟書
  • 謝著作佐郎啟
  • 蔡少師問候啟
  • 秀州回朱司業啟
  • 祕省回館職啟
  • 復集英殿修撰謝宰執啟
  • 復待制謝宰執啟
  • 回劉吏部賀冬啟
  • 回劉吏部賀正啟
  • 答鄭教授書
  • 答羅竦貢元書
  • 呈寄居官員咨目
  • 回柯暘刑部簡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二
  • 外制一
  • 拱衛大夫宣州觀察使劉公彥差同管客省四方館閤門公事
  • 朝奉大夫起居舍人侯延慶除右文殿修撰與郡
  • 席益徽猷閣待制與郡
  • 孟庾除户部尚書
  • 知岳州袁植贈直龍圖閣
  • 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宫吕好問守本官致仕
  • 秦某與緋章服除直祕閣與郡
  • 席益差知温州
  • 劉寧止復舊職
  • 九月二十三日三省同奉聖旨郭偉依已降指揮再任
  • 迪功郎張滉改官
  • 尚書右僕射秦檜封贈〔一〕
  • 端明殿學士正議大夫致仕黄裳
  • 葛勝仲復顯謨閣待制
  • 梁楊祖復徽猷閣學士
  • 陸宰復直秘閣
  • 責授單州團練副使宋□叙朝請大夫〔一〕
  • 楊康國特贈徽猷閣待制
  • 翰林學士汪藻龍圖閣直學士與郡
  • 吏部侍郎黎確龍圖閣待制與郡
  • 吏部侍郎髙衛龍圖閣待制與郡
  • 同知樞密院事富直柔明堂大禮赦恩封贈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三
  • 外制二
  • 參知政事李回明堂大禮封贈
  • 同知樞密院富直柔加食邑實封
  • 知樞密院張浚加食邑實封
  • 參知政事李回加食邑實封
  • 翰林學士汪藻
  • 吏部侍郎黎確
  • 吏部侍郎髙衛
  • 兵部尚書胡直孺
  • 龍圖閣待制知廣州林遹
  • 工部侍郎韓肖胄
  • 吕好問
  • 給事中洪擬明堂大禮封贈
  • 户部尚書孟庾
  • 資政殿大學士中大夫提舉萬壽宫兼侍讀王綯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四
  • 外制三
  • 吏部員外郎胡世將校書郎劉一止除監察御史九月二十八日
  • 文林郎河南府孟汝唐州鎮撫使司幹辦公事任直清與改合入官除直祕閣仍賜緋章服九月二十八日
  • 參知政事李回除資政殿學士江南西路安撫大使令謝辭上殿十月二日
  • 武節大夫河南府孟汝唐州鎮撫使翟興武功大夫遙郡防禦使
  • 給事中洪擬除吏部尚書
  • 汪藻龍圖閣直學士知湖州
  • 黎確龍圖閣待制知漳州
  • 髙衛龍圖閣待制知撫州
  • 左司員外郎趙子晝太常少卿
  • 刑部員外郎錢稔大理少卿
  • 降授朝奉大夫姚舜明左司郎官吏部員外郎仇悆右司員外郎
  • 潘良貴考功郎官樓炤兵部李易屯田張礿刑部張匯比部郎官
  • 孟庾除參知政事
  • 中奉大夫龍圖閣待制知撫州髙衛磨勘轉中大夫
  • 直龍圖閣前知婺州傅崧卿除秘書少監
  • 吏部員外郎廖剛起居舍人
  • 陸長民孫近吏部郎官王珩户部郎官胡蒙度支郎官
  • 龍圖閣學士朝議大夫致仕翟汝文翰林學士
  • 朝奉郎徽猷閣待制知婺州李光尚書吏部侍郎主管右選
  • 李彌大尚書吏部侍郎主管左選
  • 王氏封和義夫人
  • 掌衣蘇氏典寶宋氏典綵
  • 河東轉運判官直祕閣王毖贈正議大夫
  • 瑞昌縣玉仙鄉税户迪功郎周仁厚與改承務郎
  • 王庶轉兩官除徽猷閣直學士
  • 朝奉大夫直秘閣趙開除直顯謨閣
  • 吳玠明州觀察使
  • 明州觀察使吳玠起復前件官職差遣
  • 胡唐老賜謚
  • 德安府復州漢陽軍鎮撫使陳規除徽猷閣待制
  • 德安府通判李忬直祕閣
  • 故中書侍郎贈開府儀同三司張慤謚忠穆
  • 謝文瓘贈徽猷閣待制與兩資恩澤
  • 吏部尚書洪擬除龍圖閣待制知温州
  • 謝克家差知泉州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五
  • 外制四
  • 通議大夫馮躬厚磨勘轉通奉大夫
  • 左仆射吕頤浩〔一〕
  • 資政殿學士張守
  • 起復鎮潼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充醴泉觀使孟忠厚
  • 參知政事孟庾
  • 宣和皇后封贈三代
  • 知樞密院宣撫制置使張浚封贈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六
  • 外制五
  • 給事中胡交修
  • 權户部侍郎柳約
  • 端明殿學士左中大夫馮澥靖康元年任左丞封贈
  • 知宣州李彥卿除刑部郎官
  • 黄叔敖除給事中中大夫
  • 朝奉大夫胡安國除中書舍人兼侍講
  • 綦崇禮磨勘授奉議郎依前徽猷閣直學士
  • 通議大夫試兵部尚書兼侍讀胡直孺贈端明殿學士
  • 向宗厚除祠部郎官兼權太常少卿
  • 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新差主管迎奉景靈宫萬壽觀會聖宫章武殿神御所岑筌除內侍省押班〔一〕
  • 婁寅亮除監察御史
  • 陳戩差知明州
  • 武功大夫文州團練使兼閤門宣贊舍人知泰州張榮特授防禦使
  • 翰林學士翟汝文兼侍讀
  • 富直柔罷同知樞密院事依前中大夫差提舉臨安府洞霄宫
  • 方孟卿除右司諫右司郎中
  • 林叔豹除秘書省正字
  • 陳剛中特與改合入官
  • 校書郎林待聘司封員外郎
  • 朝奉大夫秘閣修撰方誾都官員外郎
  • 禮部侍郎李正民除徽猷閣待制知吉州
  • 龍圖閣學士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觀路允迪守本官職致仕
  • 前江西安撫使司主管機宜文字葉夏卿除直秘閣知饒州
  • 越州奏從事郎黄大知狀母洪氏年九十一歲乞依明堂赦書推恩封太孺人
  • 朝奉郎向伯奮弟奉議郎仲堪乞依赦回授封叙與祖父母
  • 翟汝文除翰林學士承旨
  • 中大夫吳敏新除觀文殿學士知潭州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宫以祖母老辭潭州
  • 尚食直筆楊一娘賜名從信特除知內尚書省事
  • 樞密直學士通議大夫知遂寧府席貢贈五官
  • 贈通議大夫鄭驤謚威愍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七
  • 外制六
  • 江西路招討使張俊申具到掩殺李成等功狀竒功統制官親衛大夫文州防禦使楊沂中等統領官恊忠大夫温州觀察使張翼等將官起復左武大夫忠州刺史郭吉等使臣武顯大夫武勍等各轉五官并遙郡
  • 朱贇等轉武功大夫遙郡刺史
  • 第一等統領官左武大夫貴州刺史曹滌將官親衛大夫史德等使臣右武大夫劉全等四官第二等統制官拱衛大夫忠州防禦使魯珏將官武功大夫齊閏使臣武功大夫閤門宣贊舍人張子厚三官遙郡等三等使臣武功大夫康州防禦使田友及两官
  • 使臣横行已上
  • 陣亡官趙謹等贈五官恩澤兩資,更與一名進義副尉
  • 武翼郎閤門宣贊舍人范温轉武功大夫康州刺史依前閤門宣贊舍人
  • 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張公濟右司郎中朝請郎劉嶠樞密院檢詳
  • 秘書丞劉大中尚書吏部員外郎新授國子監丞汪廷直屯田員外郎
  • 安化州殿侍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監察御史蒙光仲等加安化州三班借差餘如故
  • 朝請郎直秘閣知明州吳懋轉朝奉大夫
  • 顯謨閣直學士中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宫魏憲特授太中大夫
  • 左司員外郎江躋除殿中侍御史
  • 李邈贈節度使
  • 婕妤張氏封贈
  • 吏部員外郎潘良貴左司員外郎
  • 張浚故妻信安郡夫人樂氏贈武陵郡夫人
  • 張浚書寫奏狀張槔授承務郎
  • 張守知紹興府
  • 宣撫處置使司參議官寶文閣直學士程唐復閣學士
  • 江東提刑程瑀太常少卿
  • 正月六日三省同奉聖旨陳汝錫身爲守臣不行寬恤手詔特責授汝州團練副使漳州安置
  • 侍御史沈與求御史中丞
  • 左司員外郎姚舜明直龍圖閣江淮荆浙等路發運副使
  • 端明殿學士中大夫馮澥遇建炎元年赦恩轉太中大夫
  • 中大夫徽猷閣待制王昇太中大夫致仕
  • 太常少卿程瑀給事中
  • 吏部侍郎李光吏部尚書
  • 吏部侍郎李彌大户部尚書
  • 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綦崇禮吏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
  • 給事中胡交修顯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
  • 李綱除觀文殿學士荆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
  • 福建轉運判官張觷考功員外郎
  • 起居舍人廖剛權吏部侍郎
  • 故武功大夫康州防禦使提舉江州太平觀陳淬贈四官拱衛大夫遙郡觀察使與兩資恩澤
  • 李友聞復集英殿修撰差提舉江州太平觀
  • 給事中黄叔敖兼侍讀權吏部侍郎廖剛兼侍講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八
  • 內制 進故事
  • 綦崇禮辭免吏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不允詔緣學士院獨員,勅差撰
  • 擬試武臣節度使除開府儀同三司制已下六道擬試
  • 觀文殿學士除保大軍節度使制
  • 宗室開府郡王檢校太保加食邑制
  • 資政殿大學士安撫大使奉國軍節度使制
  • 交阯國王加恩制
  • 戒百官勤修職事詔
  • 移蹕至臨安府手詔右僕射令作,余以是翰林學士職事,不果納
  • 進故事罷講日,講筵官、翰林學士、兩省官輪進
  • 北山小集卷第二十九
  • 進講
  • 論語卷第三 講義第十五授十月十三日
  • 孟子卷第一 講義第三授
  • 論語卷第三 講義第十七授十月十九日
  • 孟子卷第一 講義第五授
  • 論語卷第三 講義第十九授十月二十三日
  • 孟子卷第一 講義第七授
  • 論語卷第三 講義第二十一授二月二十一日
  • 孟子卷第一 講義第九授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
  • 墓銘一
  • 寶文閣直學士中大夫致仕太原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四百户食實封一百户贈正議大夫王公墓誌銘
  • 朝散郎直秘閣贈徽猷閣待制蔣公墓誌銘
  • 宋故朝議大夫新知秀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武功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袋葉公墓誌銘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一
  • 墓銘二
  • 先妣遷奉墓誌
  • 宋故右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富君墓誌銘
  • 承議郎信安江君墓誌銘
  • 儒林郎睦州建德縣丞程君墓誌銘
  • 宋故德興縣君宋氏墓誌銘爲王侍郎彥舟作
  • 朝議大夫郭公宜人周氏墓誌銘
  • 宋奉議郎孺人曾氏墓誌銘
  • 嘉興周君墓誌銘代江仲嘉作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二
  • 墓銘三
  • 宋故安人戴氏墓誌銘
  • 宋故尚書吏部員外郎鄭公安人錢氏墓誌銘
  • 宋故焦山長老普證大師塔銘爲傅國華作
  • 宋故南安軍大庾縣尉贈朝奉大夫南城鄧公墓表
  • 宣義郎知常州江隂縣朱君墓誌銘
  • 通直郎湖州司刑曹事顧君墓誌銘代江仲嘉作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三
  • 墓銘四
  • 衢州開化縣龍華院意上座塔銘
  • 朝散大夫行尚書司封員外郎致仕毛公墓誌銘
  • 江仲舉墓誌銘
  • 莆陽方子通墓誌銘
  • 江器博墓誌銘
  • 承奉郎致仕楊君墓銘
  • 宋故中散大夫知虢州軍州管勾學事兼管內勸農使賜紫金魚袋李公墓誌銘爲傅冲益作
  • 宋故徽猷閣直學士左中奉大夫致仕常山縣開國伯食邑九百户贈左通奉大夫趙公墓誌銘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四
  • 行狀
  • 延康殿學士中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宫信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實封一百户贈正奉大夫王公行狀
  • 故武功大夫昭州團練使驍騎尉徐公行狀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五
  • 狀劄一
  • 吳江縣申乞准赦放秋苗議狀
  • 吳江回申講求遺利狀
  • 乞罷著作佐郎恩命申尚書省狀
  • 乞許六參官赴二十六日起居建炎三年二月隨駕初到杭州
  • 省官奉聖旨令都司勘當以聞
  • 論淮南撫諭
  • 論徐廌禦賊賞
  • 乞早行越州告變人賞
  • 三年三月初乞郡或宫觀劄子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六
  • 狀劄二
  • 辭免太常少卿申尚書省狀
  • 四月二十二日車駕經由秀州賜對劄子
  • 寄李樞密論事劄子
  • 寄李丞相劄子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七
  • 狀劄三
  • 十月五日車駕經由上殿劄子
  • 乞免秀州和買絹奏狀
  • 論本州冗員及權官等事尋准尚書省劄子:奉聖旨,鹽倉監官減三員
  • 乞差陳沔充將領
  • 論撥還平江府定慧院官田
  • 乞留鄧根通判秀州
  • 辟官奏狀
  • 申呈兩府劄子
  • 申御營使司乞先次勒停使臣宋卸狀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八
  • 狀劄四
  • 紹興元年三月四日上殿劄子
  • 四月納相府劄子
  • 修城乞度牒
  • 申宰執劄子〔一〕
  • 二月納富樞密劄子
  • 納相府劄子
  • 五月納相府劄子
  • 再論省官劄子
  • 論事劄子會罷職,不果上
  • 初召到越州呈宰執論事劄子
  • 進麟臺故事申省狀
  • 納宰執論事劄子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九
  • 狀劄五
  • 辭免召試中書舍人狀
  • 辭免除中書舍人狀
  • 舉自代狀二十四日授告,二十五日告謝,賜章服,二十七日正謝
  • 繳詞頭狀
  • 繳李處勱再任詞頭奏狀
  • 繳宋□詞頭奏狀
  • 轉對狀
  • 辭免權侍講狀
  • 十月十三日上殿
  • 繳詞頭奏狀
  • 繳宣州起復司户參軍狀
  • 繳江東大使司辟持服人狀
  • 劄子十二月十一日上
  • 應詔薦士狀
  • 十月三日納宰相劄子
  • 北山小集卷第四十
  • 狀劄六
  • 府第納宰相劄子
  • 申省狀
  • 乞住講月分不支職食錢奏狀
  • 申堂改正王擇仁轉官不合命詞狀
  • 乞貼改勑黄劄子
  • 繳蘇易轉行横行奏狀
  • 繳任源管押成都府等路內藏庫金銀疋帛等奏狀
  • 正月二十九日上殿劄子
  • 繳錄黄奏狀
  • 繳錄黄狀
  • 二月二十日實封奏二十二日承省劄備坐白劄子上言云云。奉聖旨,罷中書舍人,提舉江州太平觀
  • 附錄一
  • 詩文補佚
  • 題閻立本畫
  • 飽山閣記
  • 宋故朝奉郎賀公墓誌銘
  • 附錄二
  • 行狀傳記
  • 宋故左中奉大夫徽猷閣待制新安縣開國伯食邑九伯户致仕贈左通奉大夫程公行狀
  • 宋史列傳·文苑七·程俱
  • 附錄三
  • 序跋
  • 北山小集序
  • 後序
  • 跋一
  • 跋二
  • 跋三
  • 跋四
  • 跋五
  • 跋六
  • 跋七
  • 跋八
  • 附錄四
  • 年譜
  • 程北山先生年譜
  • 附錄五
  • 版本著錄
  • 遂初堂書目 别集類
  • 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 别集類下
  • 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九 經籍考六十六 集·别集
  • 宋史卷二百零八 艺文七
  •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六 藝文志四
  • 內閣藏書目錄卷三 集部
  • 國史經籍志卷五 集類
  • 宋詩鈔初集 北山小集鈔
  • 繡谷亭薰習錄 集部一
  •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壬集 别集類二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五六 集部·别集類九
  •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十六 集部四
  • 蕘圃藏書題識卷八 集類二
  • 百宋一廛書錄
  • 文選樓藏書記卷六
  • 天一閣書目卷四之二 集部
  • 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三一 集部·别集類
  •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二一 集部三·别集類
  • 開有益齋讀書續志 集部
  •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三 集部三·别集类二
  • 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二九 集部
  • 皕宋樓藏書志卷八十 别集類一四
  • 藝風藏書記卷六 詩文第八上
  • 藝風藏書續記卷六
  • 書林清話卷八
  • 書林清話卷九
  • 鐵琴銅劍樓藏書題跋集卷四 集部
  • 八千卷樓書目卷十五 集部
  • 天一閣藏書經見錄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卷四十七 别集類五
  •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目錄
  • 宋集珍本叢刊第三十三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