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撰文推荐,认知科学家告诉你关于个体无知与集体智慧的真相。

内容简介

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掌握了艰深的技术:我们学会了生火,创建了民主制度,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让基因对号入座……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犯错大王,时常做出愚蠢的行为,大多数人甚至连马桶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弄不清楚。我们何以知之甚少却成就颇高?

《知识的错觉》指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没有谁拥有超级大脑,所幸人类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我们的日常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中获取经验与智慧。

所以,让人类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的,并非个人理性,而是无与伦比的集体思考。也正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知识的错觉。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常高估自身的理解力,为何政治偏见与迷思总是根深蒂固,为何个人精英主义式的教育和管理总是无疾而终。

对“无知”的了解,是我们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的一种*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理性地对待技术,更客观地面对烦冗的信息,与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共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无知怎么破解?没人知道
  • 前言 无知与知识共同体
  • 第一章 我们知道什么
  •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思考
  • 第三章 我们如何思考
  • 第四章 我们的认知为何会出错
  • 第五章 身体记忆卡和世界存储器
  • 第六章 他人的智慧
  • 第七章 与技术共事
  • 第八章 科学的错觉
  • 第九章 政治的错觉
  • 第十章 聪明新定义
  • 第十一章 变得更聪明
  • 第十二章 做更聪明的决策
  • 结语 无知不可避免,错觉亦有价值
  • 致谢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群体与个人认知的大统一模型#每天解读一本书

    2019 年年初发售的书,虽然有尤瓦尔赫拉利的推荐,我读之前认为不过是新的一本对认知科学的概述,读完之后发现真是捡到宝了!


    全书主要就围绕无知、错觉以及知识共同体三个主题,给出了一个关于我们思维的 “大一统” 模型,而这之中它并不批判错觉与无知,因为放到群体智能的视角,它们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必然存在的原因,而列举它们为的是告诉我们 “人类不能做什么” 和 “我们可以做到哪种地步”,为轴心时代一直备受推崇的理性划定了界限,也让我看到在绝对理性之外,哪怕是看似 “错误” 的思考模式所独有的价值。
    阅读这本书要先了解作者的前提假设 - 思维是行动的延伸,为的是让我们的行动更有效率,这与我此前解读《笛卡尔的错误》时的感悟有些相似,为此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具身认知,强调了智能并不只存在于大脑中。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来看待思维中创造和预测的优势,以及种种错觉和无知,就更能理解作者的逻辑。
    一、人类社会是个知识的分布式网络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知识共同体的概念,我将这个概念做了些自我的理解,那就是人类社会其实是一个知识或者说技术的分布式网络,蜜蜂、蚂蚁的社会网络用形态的分化储存技术,而人类社会则更为精细,将技术拆解为知识存储在了整个社会之中,所以你只需要懂得如何打开水龙头和打维修电话就可以使用自来水管道,你也不必了解计算机原理就可以用它来完成工作。
    而依我所见,这也提供了一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生产力指数增长的解释视角,那就是知识的分布式网络算法效率的提升,提高了有效知识传递和整合的速度,就像传统数据库面对大规模数据处理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整合,而 Hadoop 这样的分布式网络的应用使得大数据分析再一次上升到了新的规模,人类社会的知识结构经历一场从图书馆式的分类存储到碎片化每个人身上按需搜索的升级,整体看起来更为混乱实际上却更为有效了。
    二、个体的限制成就了群体的成功
    从知识共同体的概念出发,隐含了作者的一个假设,智能存在共同体之中,而非个体身上,我们很认为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很可能大部分来自社会网络,不信?想想有多少知识是从别人、媒体或者书籍那得来,有多少你认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早已有人发现。每个人在知识共同体中就是一个存储单元,有限的存储能力虽然是个体的缺陷,却是保障群体智能稳定的基础,使得人类社会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元胞自动机,让人类社会本身具备了 “计算” 能力,随着存储单元的增加(人口),算法的优化(信息化),计算能力就像 cpu 不断升级换代,呈现了人类群体之上的摩尔定律,而在这之中人类思考中的直觉思维(《思考快与慢》中的快思考)以及高估自己所知的错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使得我们更轻信他人的结论,但是也让我们通过他人的知识弥补了自己的无知,更重要的是这在群体层面构成了一种简单的知识计算结构,每个人只需要处理自己这个步骤的计算,我们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分析水龙头的设计是不是最优的,我们要做的是喝上干净水之后去干别的事情。
    三、识别偏误超越限制
    由于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源于群体思考,如果这种群体思考的范围不够广泛,那么直觉的判断与对知识高估的错觉就会不断被放大,大的来说很多科学家坚信列举事实真相就能改变公众舆论本身就是学界群体思维的谬误,将自己业内的方法当作了普世的真理;小的来说一个最了解核辐射危害的人却在实验中用螺丝刀去分离放射源的,因为人在一知半解中还容易相信自己对情况一直都有着掌控,当然这些问题有时也有好处,没有它们也不会有那些在技术还不成熟时就冒险航海探险的英雄。
    不过如果你还是想尽量减少这些谬误,就要解决 “如何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和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 - 解释性深度错觉测试,简单的说来就是面对一个情况或问题,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了解就去尝试解释它的原理,这之后再重新判断自己是否了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纠正我们判断中的错误。
    一个实验让人们尝试去补全图二中自行车的图片,近一半人无法完成(图三是一些人给的答案),而即便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也并没有表现得更好,更关键的是专业骑手也很难拿满分。当你觉得自己掌控全局时,让自己解释一下原理和情况,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多少未知还需要补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本书主要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讨论我们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让我们了解个体思考的局限性。《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为本书作序。本书核心内容:1. 我们究竟有多无知。2.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知识的错觉?3. 为什么说我们如果脱离了群体,就没办法独立思考?4. 个体和集体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懂得挺多的,但其实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但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是知识的错觉。在知识的错觉影响下,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轻率地对复杂问题做出判断,固执己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依赖集体的智慧,需要依靠群体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只有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在面对争论和冲突时多一份谦卑,才更有利于我们与他人进行良好的社会协作。第一,知识的错觉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和知识储量,这会产生很多危害,破坏社会协作。第二,人们容易产生知识错觉的原因,大多数的知识其实是在外部的世界里,在别人的脑子里,我们共享一个知识共同体,通过调用外界的知识来形成协作,这种调用太平常,太方便,以至于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活在知识的错觉里。第三,人类的大脑是以适应群体思考为目标而进化的,如果脱离群体,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独立思考的,我们需要用包容的心态,保持谦卑,才能更好地和他人协作。第四,分别从个人和集体这两个角度论述做出更好决策的方法,影响个人决策,要从改变环境入手,影响集体决策,要重视团队的力量,让团队成员共享信息,默契配合,最后提升知识共同体的智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的错觉就是,我们总是把从别人那里拿来的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

        这本书讲的是 “谷歌效应”。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上获取经验和智慧。但是,我们又难以分清知识是内在掌握的还是取自他人的,这便造成了知识的错觉,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


        “谷歌效应” 这个说法呢,又是来自《知识大迁移》这本书。
        但,我一直都记得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讲了一个很特别的知识点,人类共享意向性。
        简单来讲就是,人类不仅可以共事,还知道彼此正在共事这件事。但是,其他机器和动物却不行,比如蜜蜂,工蜂并不知道自己是工蜂,雄蜂也不知道自己是雄蜂;工蜂虽然干着保护巢穴、采集花蜜和花粉等工作,但这是进化而来的天然行为,工蜂自身并不知道这些。
         
        明确点来说,共享意向性是指,共享欲望、愿望、希望或谋虑等需求。共享意向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合作共事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才能。

          2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