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集中展示正史版本研究这一传统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的研究主要是依托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而展开的。这些文章大多以细致的文本校勘为基础,在版本源流的视角下对正史版本问题进行考察。其成果不仅是修订工作的保障,同时,与尾崎康先生《正史宋元版之研究》重实物鉴定的取向相得益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弁言
  •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叢刊
  • 《漢書》宋人校語之原貌與轉變——以宋祁、三劉校語爲主
  • 一、清儒的質疑
  • 二、《漢書》宋祁、三劉校語之原貌探析
  • 三、蔡琪本“劉氏校本云”辨疑
  • 四、從抄本到編輯刻版——校語轉變原因之蠡測
  • 五、結語
  • 《漢書》版本之再認識
  • 一、引言
  • 二、“景祐本之遞嬗”
  • 三、慶元本文本及所附校語於景祐本一系之影響
  • 四、大德本及其覆刻本
  • 五、再論汲古閣本之來源
  • 六、關於明汪文盛本
  • 七、結語
  • 《晉書》版本演化考(修訂版)
  • 一、引言
  • 二、校勘與異文分析
  • 三、從小注推論南宋建刊本與北宋本
  • 四、從宋元本類到明清本類的變化
  • 五、明清本類諸本源流
  • 六、局本的底本與校本
  • 七、小結
  • 《晉書》兩種宋刻二十七字本的考察(修訂版)
  • 一、楊本、蔣本葉面的調换問題
  • 二、蔣本爲楊本覆刻本
  • 三、結論
  • 《舊唐書》至樂樓抄本與葉石君校本考略
  • 一、至樂樓抄本的流傳
  • 二、葉石君的藏書與校書
  • 三、《舊唐書》葉石君校本的流傳
  • 四、葉石君校本叙録
  • 五、葉石君校本之價值
  • 明代嗣雅堂鈔本《唐書》的文獻價值
  • 一、嗣雅堂鈔本《唐書》的流傳與版本叙録
  • 二、嗣雅堂鈔本《舊唐書》的文獻價值
  • 三、《舊唐書•經籍志》校勘舉要——以嗣雅堂本異文爲例
  • 結語
  • 静嘉堂所藏《舊五代史》鈔本述略
  • 一、引言
  • 二、静嘉堂本概貌
  • 三、文本面貌初探
  • 四、静嘉堂本來源
  • 五、小結
  • “規範”與“馬腳”——對《舊五代史》影庫本粘籤、批校的若干認識
  • 《新唐書》宋版系統考辨
  • 一 《新唐書》宋刊十四行本
  • 二 十四—十六行本:丁丙舊藏本與雙鑒樓舊藏本
  • 三 十行本:魏仲立宅刊本與瞿鏞藏宋刻元修本
  • 四 九行本
  • 結語
  • 《新五代史》宋元本溯源
  • 一、《新五代史》早期版本的面貌
  • 二、傳世《新五代史》宋元本源流及其文獻價值
  • 從兩《五代史》、《舊唐書》的修訂説新時代的古籍整理
  • 一、底本和參校本的選擇與文本的寫定方式
  • 二、新材料與前人研究成果的搜集和利用
  • 三、出校原則
  • 餘論
  • 《金史》版本源流考
  • 一、前言
  • 二、《金史》百衲本與至正初刻本
  • 三、傳世至正初刻本之源流
  • 四、洪武覆刻本與南監本
  • 五、南監本之後的幾種主要刊本
  • 六、結論
  • 北宋校刻南北朝七史事發微
  • 一、七史校成時間與目録序
  • 二、《陳書》《宋書》初刻時間
  • 三、七史之校刻始末及刻印遲緩之緣由
  • 試論武英殿刻《二十四史》版本源流及其歷史作用
  • 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校刻始末
  • 後世翻刻、石印、排印諸本情況
  • 再整理《四庫全書》本
  • 歷史作用
  •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校刊始末考
  • 一、清初對明代監本《二十一史》的修版重印
  • 二、乾隆武英殿刊刻《二十二史》
  • 三、《遼》《金》《元》三史之改譯與重刊
  • 四、《舊五代史》之輯刊
  • 五、《明史》之修訂與《明史考證》
  • 六、道光間《二十史》之修版
  • 七、版片之存貯
  • 八、餘論
  • 編後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