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7-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刘小枫文集,研讨“罪”与“欠”的现象学差异与政治神学差异。
内容简介
作者于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研讨“罪”与“欠”的现象学差异与政治神学差异,历时十余年,本书收入的六篇论文均是作者力作,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和宗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 记
- 舍勒论负罪之在与信仰之在
- 一 舍勒与海德格尔的“在体”之争
- 二 舍勒现象学中的身体
- 三 负罪之在
- 四 信仰之在的现象学观
- 祈求与上帝的应答——奥斯威辛后祈求实践的神学反思
- 一 奥斯威辛与祈求的危机
- 二 上帝的预定、全能与祈求的应答
- 三 “奥斯威辛之后的神学”的祈求观
- 四 在上帝的苦楚的爱中祈求
- 五 祈求实践中的语言问题
- 灵知人马克安的现代显灵
- 保罗书信中的“身体”初探
- “身体”的生存论语义
- 保罗书信中“身体”用法的语境特征
- “身体”的在体状态
- “身体”与“肉体”
- 《约伯记》的文学形式与个体信仰
- 一 《约伯记》的母题究竟是什么?
- 二 作为智慧思想的德行业果报应观
- 三 撒旦与德行业果观(框形叙述)
- 四 罚与德行业果观
- 五 无辜受苦与德行业果观
- 六 诉歌、无辜申辩与个体信仰
- 七 上帝发言与德行业果观
- 八 智慧诗(28章)与德行业果观
- 九 教育手段与德行业果观
- 十 神义论与德行业果观
- 哲人王俄狄甫斯
- 前台戏[1-150行]
- 第一戏段
- 第二戏段[513-862行]
- 第三戏段[911-1085行]
- 第四戏段(1110-1185行)
- 退场戏[1223-1530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