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值得终生阅读的佛学经典。只要人的心里有不安全感存在,就一定会有信仰。

内容简介

佛陀在2500年前到底说了什么,能赢得世人如此的尊敬与景仰?甚至包括如爱因斯坦等现代怀疑论科学家们都如此?他到底说了什么,能感动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如何才能成为佛教徒?

《正见》 以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核心的四法印见地,帮助读者检验自己是否有佛法的正见,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解脱万千烦恼,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目录

  • 版权信息
  • 简体中文版序
  • 推荐序(一) 生命的真谛
  • 推荐序(二) 一场没有戏的好戏
  • 译者序
  • 自序
  •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 婴儿摇鼓及其他分心物
  • 追寻真理可能像件坏事
  • 佛陀的发现
  • “在目前是”
  •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 不稳定性
  •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它
  • 明了的利益
  • 情人眼里出西施
  • 无常是好消息
  • 老沙弥的故事
  •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 个人快乐的定义
  •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 习气:自我的盟友
  • 与自我作战
  • 那么爱呢?
  • 第三章 一切是空
  • 抓住空性
  • 我们有限的逻辑
  •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 明了的利益:续集
  • 第四章 涅槃超越概念
  • 天堂:终极的假期?
  • 快乐不是目标
  • 快乐的陷阱
  •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 什么样的感觉?
  •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 结论
  •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 出离中的丰富
  •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 修持祥和
  • 后记
  • 感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纷扰的尘世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我们每天焦虑、匆忙,我们惧怕不确定性,充满不安全感。可是,我们内心深处却充满疑虑,真的吗?我们需要这样吗?如果不这样,我们又能怎么解脱出来?佛法在要义上很简单,却不易很单纯的说。它的复杂、广大和深远,既是大家对佛法起希求之心的缘故,也是阻碍大家进一步了解佛法的障碍。这么多佛经和宗派,哪一种是真的属于佛法的正见呢?语言和文字能够传递信息,也会因为本身局限而误导,更不用提千百年的流传,会有多走样。释迦摩尼本人也预见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提出了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凡所符合这四法印的,都是佛法的正见。可是这简单的四句话,却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就能说清楚的。这么深刻的概念,也很容易被说得形而上云山雾罩。而宗萨的《正见》,正是在这点上做到了极致。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用我们熟悉的现象类比,来阐述了这四个正见的内涵。这本书,不是来说服大家笃信佛法,也不是教坐禅技巧,而是真正指出了佛教与其他见地不同的独特部分。这不是一本读完就放回书架上的书,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修持的、可行也合理的、一部实实在在可以指导生活和行为、并且需要践行才有作用的见地。在这里,你会看到,因为不了解诸行无常,因此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被拨浪鼓吸引了注意力而忘记了哭闹的婴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你也会慢慢理解,我们不断生发的念头和情绪,都无自性;你也会看到,是我们的执着困住了自己,而为什么一切都是空性的;你也会理解,快乐是不是最终的目标,涅槃依然是二元对立,无上涅槃是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这些语言,简介明晰,充满力量,直指人心,说到了心里。非常推荐阅读,在纷扰的尘世里,获得内心的自由。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愿它带来某些好奇

      🌸 有趣的人作为活佛,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一位有趣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譬如,他是三部电影的导演;他还曾身着女装行走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 有趣的书有趣的人当然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写一本关于严肃话题的书,这本书就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多本佛学著作之一。🌸 关于正见本书所说的 “正见” 大概就是关佛教的四法印(四真谛)的正确理解: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槃寂静:涅槃超越概念。🌈 关于顿悟这四个道理,看似不复杂,但正确理解却不容易,以我的感受,将是一辈子的功课。我有个感觉,有些道理很早就听过,过去很多年,在某种经历、某种机缘又会记起,然后获得顿悟。为了这个顿悟时刻,几年或几十年前所看的那一本书、一段话,才真的产生了价值。为了将来的顿悟,此刻可以阅读本书。🌈 本书的文字新的世界用新的语言和新的思想去传播经典的东西,我觉得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做到了。他的语言有趣,对于可能收到的批评,作者说:“然而虽然我非常欢迎批评,但是我想那只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他的类比精确,例如:“四真谛好比茶叶,而所有其他用来实践这些真谛的方法,诸如修行、仪式、传统以及文化装饰物,就好比杯子一般。技巧和方法是可见而有形的,但真谛却不是。我们的挑战,是在于不要被杯子迷住。”🌸 收获缘于好奇作者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全书的结尾,“愿它带来某些好奇心。” 我,正是因为读了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而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而佛学的思想对自己也产生了无法抹去的影响。

        转发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因情绪

        每日一书:《正见》。“一切情绪皆苦”,不要向外找寻他们痛苦的原因。它是更个人化的 —— 它是我们的心和情绪。在这个世纪当中,追求物质的强大力量,已经让这种出家众的身影变得稀少了。能维系实际支持并供养出家众的传统,会带来世界的和谐。珍视这种系统,本身就是和谐的行为。儒家所提供的是常识,因此实际的中国人喜好儒家,而道与佛提供的却是超越常识的智慧。它不能带来即刻的获利,但是如果中国人能看到拥抱智慧的长远利益,我有信心中国人会再度拥抱佛教。一件事物的存在,需要依赖其他事物的存在,因此没有什么是真正独立的。由于事物与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如果某一成分(例如一只桌脚)有一点点的转变,整体的完整性就会改变而不稳定。人类不仅仰赖有组织的宗教,也仰赖世俗智慧 —— 甚或政治口号 —— 来获得快乐,去除痛苦。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必须在正义与和平之间做一个选择,我选择正义。” 但究竟是谁的正义?我们应该遵循哪一个人对正义的诠释?极端主义只不过是选择一种正义,而排除所有其他的正义。而我们也不需要有超自然的天赋才能了解空性。这和教育,以及愿意观察事物所有的部分与隐藏的因缘有关。有了这种洞见,我们就会像布景设计师或摄影助理在看电影。专业者能看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他们看见摄影机如何安置,以及其他观众不知道的电影技巧,因此对他们而言,这幻象被拆解了。但专业者在看电影的时候,还是可以尽情享受。这就是悉达多超然的幽默。佛经中鼓励的第一种行为,就是修持布施。首先你以不昂贵的东西,诸如水、花等开始,引入布施的习惯,然后渐渐进展到(意念上)供养我们的家庭、住宅,甚至整个宇宙。这种布施可能看起来非常宗教化或仪式化,但它的要义是消除我们对恒常的概念。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新经典文化

        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096)。先后与马尔克斯、奈保尔、川端康成、东野圭吾、保罗·柯艾略等上千位全球一线作家建立起良好且稳固的合作关系,曾历时7年引进《百年孤独》,创造了中国版权引进史上的奇迹。引进《窗边的小豆豆》在2017年占据全国书市1%的份额,创造了图书年销量的世界奇迹。为国内2亿人次以上的读者带来了包括《解忧杂货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多部大师代表作。这些作品常常以超越母语版本的业绩,深受作家、版权经济、业界同行的尊敬。